早在大秦鼎盛二年正月初二,距离鼎盛帝杨起三十四岁生辰还有六日,整个皇宫便已沉浸在紧张而有序的筹备之中。
钦天监官员早早便前往祭天台,在缭绕的香烟中,向天地神明祭告皇帝生辰之事,祈求上苍庇佑鼎盛帝福寿安康、大秦国运昌隆。太庙之内,亦有专人虔诚地向列祖列宗禀报,烛光摇曳,映照着庄重的身影。
皇宫上下开始精心布置。各宫殿的廊柱间挂满了鲜艳的红绸,随风轻舞,似是在传递着喜庆的讯息。
那象征着吉祥的红灯笼,一盏盏整齐地排列在宫殿屋檐下,将整个皇宫装点得熠熠生辉。
在举行庆典的主殿——乾元殿内,能工巧匠们按照严格的规制摆放好了各种礼器和仪仗。
巨大的青铜鼎置于殿中,炉内燃着檀香,香气弥漫;精美的编钟、编磬等乐器整齐排列,静待奏响。
礼部尚书刘晨日夜操劳,确定参与庆典的人员名单,从皇室宗亲到文武百官,再到附属国使节,每一个名字都被仔细核对。
同时,安排好他们在庆典中的位置和职责,绘制出详细的座次图。
各地官员听闻皇帝生辰将至,纷纷搜罗当地的奇珍异宝、特产名品。
西域的良马、南海的珍珠、塞北的皮毛……源源不断地送往京城。
周边藩属国也不敢怠慢,派遣使者带着本国的特色礼品,跋山涉水前来朝贺。
正月初八这一日,天色未明,乾元殿外已是灯火通明。文武百官身着朝服,神色恭敬地在午门外集结。
他们按照品级高低,井然有序地排列着,虽在寒夜中等待,但无人言语喧哗,唯有偶尔传来的衣袂摩擦声。
随着一声清脆的钟鸣,宫门缓缓打开。鸿胪寺官员引领着百官依次进入乾元殿。
官员们步伐沉稳,目光平视前方,沿着既定的路线前行。进入殿内,只见殿中烛火辉煌,映照得整个宫殿宛如白昼。
百官到达指定位置后,整齐跪地。
鸿胪寺少卿高声喊道:“排班——”众人立刻调整姿势,排列得更加整齐。
“进——”随着这一声令下,百官向前挪动一小步。
“跪——”官员们齐刷刷地跪下,额头触地。
“叩首——”
文武百官整齐又恭敬的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每一次叩拜都整齐划一,声震殿宇。
最后,众人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那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宫殿内久久回荡。
在百官朝拜之时,鼎盛帝杨起身着明黄色的龙袍,袍上绣着栩栩如生的金龙,在烛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他头戴冕旒,在一众仪仗的簇拥下,缓缓登上乾元殿的宝座。
此时,钟鼓齐鸣,乐声悠扬,彰显着皇帝的尊贵与威严。
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微微点头,“众爱卿平身!”
礼部左侍郎曲辉手捧贺表,恭敬地走到殿中,展开贺表,高声宣读:“惟我鼎盛帝陛下,英明神武,治国有方。
自登基以来,大秦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今逢陛下三十四岁诞辰,臣等恭祝陛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大秦江山永固,万代隆昌!”
宣读完毕,百官再次跪地,齐声高呼:“臣等恭祝陛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我大秦江山永固,万代隆昌!!!”
“哈哈哈哈哈———”
杨起龙颜大悦,目光扫视着殿内众人,轻声说道:“众卿平身,与朕同庆此喜!”
“谢陛下!”文武百官这才起身,回归各自班列。
紧接着,内宫众人前来朝贺。梅太后在宫女的搀扶下,仪态端庄地走进乾元殿。她身着华丽的宫装,虽已年至六十,却依然透着一股雍容华贵之气。
皇后陈可卿、皇贵妃刘冰清、白贵妃白弦音、华贵妃薛宝钗、淑贵妃荀悦、丽妃齐云霞、宁妃苏涵儿依次跟在其后,她们个个妆容精致,服饰华美。
众人走到殿中,齐齐向皇帝行礼。梅太后率先说道:“吾儿生辰,哀家愿吾儿岁岁康健,大秦岁岁繁荣。”
鼎盛帝杨起起身,恭敬地扶起太后,说道:“多谢母后祝福,儿臣定当不负大秦。”
皇后陈可卿盈盈下拜,柔声说道:“陛下生辰,愿陛下福寿无疆,大秦国泰民安。”
皇帝微笑着点头,示意皇后起身。
其他妃嫔也依次献上祝福,皇帝一一回应,殿内气氛温馨而祥和。
随后,皇子公主们也从各自的生母妃嫔身后上前。十二岁的大皇子杨景和如意公主杨曦携手走到大殿中间,他们身姿挺拔,举止端庄。
大皇子躬身行礼,说道:“父皇生辰,儿臣愿父皇龙体安康,万寿无疆!!”
如意公主盈盈下拜,娇声说道:“父皇生辰快乐,愿父皇永远年轻。”
八岁的二皇子杨象和百花公主杨柔蹦蹦跳跳地走上前,二皇子奶声奶气地说:“父皇,生辰快乐,我长大了要像父皇一样厉害。”
百花公主则献上自己亲手绘制的一幅画,说道:“父皇,这是我画的,祝您生辰快乐!”
四岁的三皇子杨皓被乳母抱着走进殿内,他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奶声奶气地喊着:“父皇,生辰快乐。”皇帝看着可爱的儿女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一将他们扶起,给予亲切的鼓励和赏赐。
朝拜仪式结束后,乾元殿内开始举行盛大的宴会。殿中摆满了精美的食案,案上摆满了珍馐美馔。山珍海味、琼浆玉液,应有尽有。
皇帝坐在主位,举起酒杯,说道:“今日是朕生辰,与诸位同饮此杯,共庆佳节。”众人纷纷起身,举杯共饮。
宴会上,乐师们奏响了欢快的乐曲,舞伎们身着绚丽的舞衣,翩翩起舞。
她们身姿轻盈,如彩蝶般在殿中穿梭,为宴会增添了无尽的欢乐气氛。
酒过三巡,皇帝杨起开始赏赐众人。
他先看向梅太后,说道:“母后多年来悉心教导,儿臣感激不尽,特赐上等的南海明珠十颗,以表儿臣心意。”梅太后微笑着点头致谢。
接着,杨起又看向皇后陈可卿,说道:“皇后贤良淑德,协理后宫有功,赐黄金千两、绸缎百匹。”皇后起身谢恩。
对于各位妃嫔、皇子公主以及文武百官,杨起也都根据他们的身份和功绩,赏赐了不同的物品。
众人纷纷跪地谢恩,感激皇帝的恩赐。
宴会接近尾声时,宫中的高僧和道士们走进乾元殿。高僧们身披袈裟,手持法器,开始诵经祈福。
那低沉而悠扬的诵经声,在殿内回荡,仿佛能洗涤人的心灵。道士们则身着道袍,进行斋醮仪式,焚香念咒,祈求神灵庇佑皇帝和大秦江山。
杨起闭目聆听,神情庄重。众人也都安静地跪在一旁,沉浸在这庄严的氛围之中。
庆典结束后,鼎盛帝杨起又安排专人对藩属国的使节进行回礼,回赠了大秦的丝绸、瓷器等珍贵物品,并表达了对他们前来朝贺的感谢。
礼部官员则开始对整个生辰庆典进行总结,详细记录下活动的流程、参与人员、花费等情况,将这些文件仔细归档,以备日后查阅。
今日的生辰庆典,圆满结束,整个皇宫沉浸在欢乐与祥和之中,而大秦的盛世,也似这热闹的庆典一般,正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