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惊变之后,陈奇瑜才意识到,自己的判断从最开始就是大错特错,自己在这整个事情、整个过程中都犯了大错、铸就大罪!】
【但是他不愿意就这么承认自己的过错,他开始推锅——第一步,宣称这都是宝鸡知县的过错,是他不愿意看到朝廷招抚起义军,是他是个坚定的剿杀派,所以他阻挠招抚、偷偷杀降,最终导致已经选择投降的起义军再度反叛!都怪他!】
【第二步,宣称这也都是陕西巡抚的过错……】
“……”许多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好像心里面有很多话想要说出口,有很多想法和感触想要发泄出来,但是一张嘴却根本说不出来一个字……
不少人都被这种不上不下的感觉搞得相当不爽,但奈何,就是说不出什么话来。
能说什么?什么都说不出来。
这种推卸责任的事情那其实也不少见,推卸责任嘛,又不是官员的专属,是个人都会,许多人都可能这么干、或者遇到过这种事情,但很神奇的是,不论是他们自己干的还是遇到过这种事情,都没有这一次这么无语过。
主要是这个陈奇瑜推卸责任的过程也实在……啊……
一下子反应过来自己这边犯了大错,责任海了去了,所以立刻决定推卸责任——但是你怎么就能第一个选中宝鸡县的知县呢?人家和这件事情有什么关系???
整个围困起义军、招降起义军、真的招降以及后来起义军诈降突围成功的过程中,根本就和宝鸡县没有半毛钱关系啊!又不是在宝鸡县发生的这些事情,宝鸡县知县也就是一个县令而已,根本不可能指挥或者左右这些朝廷军队、军中将领、乃至总督。
非要说的话,宝鸡县唯一和这件事情有关的,不过是在起义军的突围道路上而已,起义军突围成功后,选择了一个方向飞快跑路,而宝鸡县,就是不幸地正巧在这条路上……
而起义军也没有直接路过此地,他们选择了攻城,且获得了成功。
仅此而已。
非要说的话,只能说是命运。
所以,宝鸡县知县有什么过错?就算是要推卸责任,为什么就直接把人家给拉出来了???
就因为人家运气不好,而且只是个知县,不是大官,背后可能也没有多少靠山?
但是哪怕如此,柿子挑软的捏,可是至少也得逻辑通顺吧?这宝鸡县知县根本说不通啊!
哦,还说这是宝鸡县知县不想要招降,所以杀降,所以破坏了招抚,最后导致起义军降而复叛,而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诈降……
问题是,你这个总督、你率领的朝廷军队是干什么吃的?怎么就能被一个小小县令钻到了空子,来了个杀降?
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陈奇瑜这个总督、他麾下的军队和军中的大大小小的将领,就理当都承担责任,并且背上一个无能的帽子!
至于说陕西巡抚,也是一样的道理。
“冤啊,太冤了……”沉默半天之后,终于有人说出了话来,只不过不是吐槽或者怒骂,而是有些有气无力的慨叹。
“这要推卸责任,怎么不也应该往军中的其他将领头上推么,就说我安排了但是他们没有听指挥,或者是他们偷偷杀降引发变动……”另一个人在随后道。
这推卸责任,真的怎么也想不到宝鸡县知县啊,正常人一想,不应该是先往其他将领的头上推么。
“或许,是因为这些将领都不是软柿子,要是他这么一推,或许人家不一定能够把他拉下来的同时还把自己洗干净,但是至少也能够把他拉下来?”
“人家毕竟也是军中的,一直和他相处下来,说不定知道不少关于他的事情呢,,其中有些把柄也不一定。”
“那皇帝会相信陈奇瑜这鬼话吗?”
这个问题一出,一群人又陷入了沉默。因为这个问题在他们心里面好像是有答案的,只不过这个答案吧……
【远在京中的朱由检并不知道真实情况如何,也不知道这整个招抚的事情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且,招抚这件事情又是被汇报上来、经过他本人过目和批准的,于是,他选择了相信陈奇瑜的话。】
【朱由检下令,逮捕了宝鸡知县、陕西巡抚等人,并且任命了新的陕西巡抚。】
【这件事情在朱由检那里就算是过去了。】
【当然,在陕西这边的官员这里可没有就这么过去!】
【大家在同一个地方为官,或者有些同僚情谊,或者有些利益往来,或者有些姻亲关系,或者有些兔死狐悲之感,或者有些担心皇帝还要继续清洗陕西官员的恐惧……以及,对陈奇瑜这么随便甩锅完全不顾他人死活的愤怒和恐惧——等到日后再有什么错误,你陈奇瑜是不是还要把责任推到我们头上?】
【这件事情必须搞明白!必须闹明白!而且,最好把陈奇瑜这么个看起来很得皇帝信任的人给踢下来!】
【除了陕西地区的官员外,还有朝中的不少官员,大家的理由也和陕西官员一样。】
【于是,陕西巡按、以及朝中的好些官员,纷纷上疏,指责这是陈奇瑜的罪责,是他误了大事!】
【多方上疏之下,朱由检才决定把陈奇瑜革职拿下。】
“他还真的相信了???竟然真的把宝鸡县知县还有陕西巡抚等人给抓了,然后把陈奇瑜放过去了???”赵匡胤惊呆了。
他完全不能理解朱由检到底是怎么想的,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这陈奇瑜的鬼话,逻辑都不通顺,怎么他就能相信了?之前对起义军的情况不够了解,所以做出了错误判断也就罢了;但是陈奇瑜这一通甩锅,明显是胡乱甩锅,陕西巡抚或许还能有所牵连,但是宝鸡县知县明显就不对了。
既然明显不对,要换成是赵匡胤,那他就会顺带怀疑整个奏报的真实性。
但是朱由检怎么竟然就这么选择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