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答案,其实早就已经有了——这也是刘彻深深怀疑陈奇瑜科举的原因。
之前,在河南北部的时候,在大量起义军全都被围困起来的时候,他们做了什么?
那个时候,绝大部分起义军其实同样可以说是陷入了绝境啊!
但是他们做了什么?他们投降,但是诈降,抓紧机会搞到物资粮草,然后就突围了!
这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那里啊!
所以,有如此先例,陈奇瑜又是怎么能够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坚定认为李自成和张献忠他们这一次就是真的要投降的?
这要是认真分析的话,怎么看也不能得出这样的结果啊!
李自成张献忠这群人想要诈降,借着投降脱身的可能性,比他们真的老老实实投降的可能性高了不止一倍!
当然,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李自成等人根本没有打算真的投降,他们还是想要通过这个用惯了的方法,为自己搏得一条逃出生天的道路来。
这个方法其实还是在赌,但显然,李自成和张献忠等起义军在经过数年和明朝官员、明朝军队打交道后,确实对这些人都有了足够的了解,他们并不是盲目地在赌,而是有把握地去赌……他们也赌赢了。
陈奇瑜真的对于他们的心思毫不怀疑。
他没有被贿赂,但是他依旧毫不怀疑。
而朝廷上的那些人呢,譬如兵部尚书——这理论上也应该是朝堂之中对民变、对起义军的情况、对这些起义军的心愿心态等最为了解的人之一了,结果他也飞快相信了起义军要投降这件事情。
虽然兵部尚书这么快相信这件事情,和陈奇瑜上报上去的情况不无关系,他的上报内容带着他本人得到主观判断,必定会影响朝堂上众人的态度,可是吧……
要是真的抱有怀疑审慎的态度的话,刘彻不觉得不能从这个情况中看出点不对头来。
更不要说皇帝本人了。
皇帝嘛,当然不需要样样都行样样都会样样都精通,可以,但是没有也可以,皇帝最重要的是懂得用人,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能还有用人之才,最后还有高明手段。此外,就是对各方面虽然不需要精通,但是至少要了解基本知识。
再者,作为皇帝,虽然不能亲临一线,但是皇帝眼前是能够汇聚其他任何人都无法获得的大量信息的——天下的消息都要往回汇报,纵然不能在某一件事情上亲临一线,但优秀的皇帝,是可以通过眼前全国各地各种相关不相关的信息,综合拼凑联系起来一整个面的。
或许这边的州城有所隐瞒,但是这些官员想要隐瞒的信息,通过另一边一个州城的汇报反而被透露了出来……
当然,这一次起义军诈降倒还不需要联系这么多消息,朱由检只要保持一定的警惕心,就有概率能够阻止这样的后果的发生。
或者,他表示不能这么轻易招降,还需要多观察试探,进一步削弱起义军的力量;或者,他表示招降可以,但是要加强相关的防备镇守措施,比如要怎样怎样,明确要求陈奇瑜做出相应准备并且上报……
但是朱由检也没有做到。
啊,他看了汇报,进行了思考,和官员们应该也有过商讨,然后批准了!——对,除了兵部尚书外,明朝的其他核心大臣们难道也都表示赞同?那这群人的脑子全都是怎么长的?要是真的全都赞成的话,一群这样的核心大臣,明朝完蛋那才正常。
刘彻无语摇头。
不过很快,他就又想到了一个大问题:如果说这件事情是陈奇瑜,或者陈奇瑜和兵部尚书自行决定,那么接下来出了岔子,还比较好处理,或者说,朱由检或许还能正常处理——之所以是“或许”,是因为之前进京勤王的时候,那山西军队的遭遇,不是惩处兵部官员,而是抓了山西军队的主帅然后处死……
这让刘彻对朱由检的思维是否正常抱有怀疑。
但这一回,这是朱由检亲自批准过后的结果,那么,他能承认自己是错误的吗?能承认是自己最终拍板出了问题吗?能承认是自己相信错了人,自己任命的官员有问题吗?
……不过话说回来,上次山西军队那件事儿,虽然肯定兵部有问题,但也没说当时的调兵三天三个地方这个安排,没有经过朱由检的批准……
要是真的当时也经过了他的批准才下达命令……所以他才不愿意处理兵部官员?
【于是,崇祯七年六月,陈奇瑜代表朝廷,正式和这部分起义军达成了招安协议。】
【协议的具体内容是:起义军统计出具体人数,随后每一百人安排一个安抚官员进行监视,并且把这一百人送回原籍安置;这些起义军返回原籍的路途中,需要的粮草由当地官府提供;同时,朝廷军队也将会停止对这部分起义军的围剿,避免发生冲突。】
【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也是切切实实履行了协议的内容,他们统计人数并且上报,当时上报的人数是四万多人。】
【这一上报,陈奇瑜更觉得这部分起义军不是诈降,是真心投降了,于是更加放下心来,对起义军的警惕也放缓——起义军得以安顿下来,和朝廷军队一起喝酒吃饭,大家还可以互相骑着彼此的马匹行进,能够抵足而眠……】
【看起来非常和谐、非常美好、非常符合朝廷理想中场景的样子。】
【但是,也就是在这个安顿的过程中,在这个貌似和睦的场景中,起义军中,没有衣服铠甲的人获得了衣服铠甲,没有弓弩的人也有了武器,多日没有吃饭饥饿不已的人也吃饱了肚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个难关一渡过,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便毫不犹豫,在当天晚上,立刻发动众人,把所有安抚官员绑了起来,或者杀了,或者打了一顿,或者扔到了路旁,然后大军迅速开拔,飞快地就到了宝鸡地区,并且攻下了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