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过去之后,签售会的前三天,陈明哲的焦虑达到了顶点。
这天清晨,方临珊醒来时,发现身边的床铺空着。她揉着眼睛坐起身,看见书房门缝里透出一线光亮。
墙上的挂钟显示早上五点二十七分。
“阿哲?”她推开书房门,看见陈明哲正对着电脑屏幕发呆,文档页面一片空白。
轮椅旁边的垃圾桶里塞满了揉皱的纸团,有几个还滚到了地板上。
听到声音,他猛的合上笔记本电脑,动作大得差点碰翻旁边的水杯:“吵醒你了?”他的声音沙哑得不像话,眼下挂着两片明显的青黑。
方临珊走过去,发现他膝盖上摊着一本读者留言册,扉页已经被指尖摩挲得起了毛边:“又在看读者留言?”她轻声问,手指抚过他紧绷的肩膀。
青年的肩膀颤了一下,没有回答。屏幕上还亮着粉丝群界面,一看里面的聊天内容,全都是关于三天后线下见面会事情。
“要不......”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轮椅扶手:“就说我临时有点事,去不了了。”
“好吧,要不要去,你自己决定。”到现在这一刻,方临珊居然觉得,一直劝他,一直鼓励,也不一定是好的方式方法。
搞不好,在他那儿,就成了给他压力。
窗外传来夜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陈明哲低头看着自己的腿,盖在毯子下的膝盖轮廓平坦得刺眼。
他想说点什么,却发现所有借口都在方临珊了然的目光下无所遁形。
“我去给你热杯牛奶。”小姐姐最终叹了口气,转身走向厨房。
陈明哲盯着她的背影,胸口像是压了块石头。他知道自己像个懦夫,可只要一想到签售会上那些或好奇或怜悯的目光,胃里就翻涌起一阵酸水儿。
叮咚——
门铃声突然响起,在寂静的早晨显得格外刺耳。陈明哲和端着牛奶回来的方临珊面面相觑。
“这个点儿会是谁......”方临珊皱着眉走向玄关。
门一开,李欣风风火火的身影就闯了进来。她穿着一件大风衣,上面还沾满了灰尘,头发也乱蓬蓬的,像是刚从什么灾难现场逃出来。
“抱歉,这个点儿打扰!”她气喘吁吁地举起一个纸袋:“我刚截稿,想着必须立刻给你送来!”
陈明哲愣在原地,看着李欣像阵旋风般冲进书房,把纸袋里的东西哗啦倒在桌上——居然是几十张手绘的明信片,上面画着各式各样的人像。
“我读者群组织的,”李欣抹了把额头的汗:“说是要带到见面会给你惊喜,但我等不及了!”
方临珊拿起一张明信片,下意识的问了一句:“他们画的都是谁呀?”
“是每个粉丝在自己心里幻想出来的“一叶白帆的模样啊。””
闻言,陈明哲的手指微微发抖。
他也拿起了一张,上面画了一个带眼镜的人像,背面留言道:“今年高考作文引用了您的句子,我考上理想大学啦!”
“这些......”小伙子刚要说些什么,却被李欣打断了。
“明哲,你去见面会吧,见见你的读者,不要让他们猜,或者看着你的书想象你的样子。”
晨光渐渐爬进窗户,给三人镀上一层柔和的轮廓。李欣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对了,这个给你。”
陈明哲定睛一看,居然是一个神经科医生的名片。
“我大学同学,也是我之前的同事,更是你的书迷。”李欣眨眨眼:“我跟他说了你的情况,他说现在手上有一个神经再生项目,临床实验中,如果你愿意可以去试试。”
话音未落,方临珊的牛奶杯突然晃了一下,几滴乳白色的液体溅在桌面上。
小伙子盯着那张名片,眼前浮现出父亲车祸前最后那个笑容——那天早晨,父亲也是这样举着游乐园门票,说“阿哲生日快乐”。
“我......”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轮椅扶手:“我不知道能不能......”
“怕什么?”李欣突然站起身,风衣下摆扫过地上的明信片:“我辞职写文的时候,全院都说我疯了。”她指着自己的胸口:“但现在呢?我的书救了更多的病人!”
阳光越来越亮,照在李欣倔强的脸上。陈明哲突然想起她书中那个放弃手术刀拿起笔的女医生角色——原来她写的也是自己。
“签售会那天,”李欣说着,弯腰捡起一张明信片:“我和你是同一场,到时候,我就站在你身边。”
闻言,陈明哲猛地抬头,撞上方临珊不知所措的眼神,她手里的牛奶杯映着晨光,像一轮小小的月亮。
“知道了。”他最终轻声说道,手指抚过那些明信片:“我去。”
李欣一听便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这才像话!”
之后,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她整理了一下激动的情绪,才离开了陈明哲的家。
转身时,风衣划出一道利落的弧线,高跟鞋踩在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方临珊望着她风风火火离去的背影,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儿,却又说不上来个所以然。
“你还会陪我去吗?”
陈明哲的声音将她的思绪拉回来。
她转过头,看见他正仰着脸看她,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轮椅扶手,眼底闪烁着她熟悉的忐忑与期待。
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他身上,为他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与方才李欣站立处的阴影形成鲜明对比。
但她没有立刻回应他,而是蹲下身体,捡起那些散落的明信片。
捡着捡着指尖一顿,抬起头,看见阳光穿过恋人的发梢,在他苍白的脸上投出细碎的光斑。
此刻的他,睫毛微微颤抖着,像是怕听到什么令人失望的回应。
“会啊。”她直起身,将那些明信片轻轻的放在他膝头:“要知道,我可是你最忠心的书迷。”
哪怕只是以普通读者的身份坐在观众席最后一排,她也要陪他完成这场意义重大的见面会。
就像所有热情的书迷一样,在台下为他每一次精彩的发言鼓掌,在他紧张时投去鼓励的目光。
在他需要时悄悄递上一瓶拧开瓶盖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