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皇长孙朱由校出生后,魏忠贤便把目光与主意打在了皇长孙朱由校的身上。】
【在后宫之中,没有靠山,就注定没有了未来。】
【此时的魏忠贤,已经不是刚入宫时的魏忠贤,在走向贪污,腐败,以及贿赂,这条道路时,魏忠贤就知道自己,必须的想尽办法往上爬。】
【魏忠贤在得知,是自己的结拜兄弟魏朝,负责管理与养育皇长孙朱由校时,立即就找上了魏朝。】
【在魏忠贤的贿赂下,魏朝也没多想,便为魏忠贤谋来了在东宫担任典膳的差事,并专门负责起,王才人与朱由校的饮食。】
(东宫典膳,为正六品太监,但是太监的品级与其真正掌握的权势,并无最直接关系,一直都要看太监背后,都有什么样靠山或政治势力有关。)
(并且典膳这一职位的太监有很多,不同的皇子嫔妃,都有专门负责典膳的太监。)
【魏忠贤凭借着,多年在甲子库积累下来的财富与人脉,在担任王才人与朱由校的典膳太监后,以自掏腰包的形式,改善了王才人与朱由校所面临的生活困境。】
【因此,后世也有人猜测,皇长孙朱由校没有“早夭”很可能与魏忠贤担任其典膳的因素有关。】
【毕竟大明朱家的皇室子孙,是华夏千古历史进程中,因“早夭”而亡的记载,也是极高的一个王朝皇室。】
【尤其是大明王朝中期之后,“早夭”的皇子就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天启帝明熹宗朱由校的子嗣,全都是“早夭”而亡。】
【在天道历史进程中,如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共有26子,仅有一子早夭。】
【明惠帝朱允炆,2子无早夭。】
【明成祖朱棣,4子中仅有1子早夭。】
【明仁宗朱高炽,10子中1人早夭。】
【明宣宗朱瞻基,2子均成年,无早夭。】
【明英宗朱祁镇,9子中3人早夭。】
【明代宗朱祁钰,仅1子,并且早夭。】
【明宪宗朱见深,14子中5人早夭。】
【明孝宗朱佑樘,2子中1人早夭。】
【明武宗朱厚照,无子嗣。】
【明世宗朱厚熜,8子中6人早夭。】
【明穆宗朱载坖,4子中1人早夭。】
【明光宗朱常洛,7子中5人早夭。】
【明熹宗朱由校,3子全部早夭。】
【明思宗朱由检,7子中4人早夭。】
【大大明十六帝当中,无子嗣的明武宗朱厚照,是大明诸帝中,自明宣宗朱瞻基之后,最有军事能力的大明皇帝。】
【同样,也是大明诸帝当中,最不遵守“传统儒家君道”的大明皇帝。】
【更是大明宦官与文官集团,都最为痛恨的大明皇帝。】
【因为明武宗朱厚照,是大明诸帝中,最为厌恶大明传统皇权,各种规矩的大明皇帝。】
【在天道历史进程中,明武宗朱厚照,曾给自己取化名“朱寿”,并又以皇帝名义“册封”朱寿为“镇国公”。】
【其目的,就是想以“朱寿”之名,摆脱“皇帝”身份带来的礼制约束。】
【明武宗朱厚照,更想以“武将”“统帅”的身份摆脱大明朝堂文官的束缚,由自己来重现大明王朝的武功威望。】
【想树立起,一个大明王朝在武治军事上,更强盛的王朝形象,以震慑一切虎视眈眈的外敌。】
【而,在天道历史进程中明武宗朱厚照,没有现实其愿望,并且明武宗朱厚照之死,也是充满了疑云。】
【并且在天道历史进程中,明武宗朱厚照与明熹宗朱由校,的死因皆是相同的,都是意外落水后,救治不及,突然驾崩而死。】
【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据关于明武宗朱厚照的史料记载,皆是“荒淫怠政,背离君德”为主。】
【但是,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时间长达16年,驾崩时才年仅31岁,这正是人生当中,最为身强力壮之期。】
【然而,在大量史料书籍中,以“荒淫怠政”为主的明武宗朱厚照,却无一子嗣,让无数后人,为其“百思不得其解”或是“疑云重重”。】
【除了明武宗朱厚照之外,大明诸帝中,最惨的大明皇帝,有明代宗朱祁钰,以及明熹宗朱由校了。】
【明代宗朱祁钰,因北京保卫城,而得大明帝位,也因无后,被夺了帝位后,一个月后,仅30岁暴毙。】
【而明熹宗朱由校,其在位情况,几乎与明武宗朱厚照,高度相同,而结局,也是高度的相同。】
【明熹宗朱由校,一共生有3子2女,并全部早夭,无一能活过一岁。】
【其中,长子朱慈燃,在天启三年(1623)出生,出生时便是死胎。】
【次子朱慈焴,天启三年生,次年夭折,年仅1岁。】
【三子朱慈炅,天启五年(1625)生,因在天启六年(1626)的天启大爆炸惊吓而死,年仅1岁。】
【其余两名皇女,也均早夭而亡。】
诸天万界民间:
有人诧异道:“这后世的大明皇帝生的皇子,都这么容易早夭?他们是缺营养了,还是缺没有人保护?”
有人喃道:“这说明了这后世的大明皇宫,真的是太乱了。”
......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愕然:“咱的标儿,在天道历史进程中,没有当上皇帝?”
“在天道历史进程中,标儿比咱早死就算了,难道连长孙朱雄英也早死了?”
“然后,就有朱允炆接了咱的皇帝位,然后老四就造了允炆的反?”
......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明武宗朱厚照,在位16年,被其‘荒淫怠政,背离君德,却无子嗣。”
“还有那么多的皇子早夭,这大明的后宫,真是混乱不堪。”
“大明后世的皇室子嗣如此稀少,又怎么可能再出一位能像刘秀与刘备那样的人物?”
“看来,大明制度,真的是出了大问题。”
“而那明武宗朱厚照,在天道历史进程中,看出了一些问题,想重振大明武威,结果还是失败了。”
最后明成祖朱棣冷言道:“这大明的天下,是朱家的,还是那群腐儒的。”
......
大明武宗界,
明武宗朱厚照大笑:“哈哈,这天道终于是舍得透露出一些关于朕的历史信息了。”
接着明武宗朱厚照目露光芒道:“一群腐儒,利用祖制与君道纲常,束缚着朕。”
“在这天道盘点结束后,朕看谁还敢,跳出来给朕上君皇纲常之道?”
......
大明宣宗界,
明宣宗朱瞻基皱眉:“朕的两个儿子,都当上了大明皇帝,难道是与那‘土木堡之变’有关?”
“还有,祁钰是因为北京保卫城,而得大明帝位?那祁镇当时在做什么?”
“最后,把祁钰帝位夺走的,明宪宗朱见深又是谁的儿子,是祁镇的吗?”
最后,明宣宗朱瞻基疑惑的喃道:“在天道历史进程中,在朕死后,大明王朝的剧变是谁造成的?”
“若是大明没有于谦,没有北京保卫战的话,那大明是不是真的会,提前就覆灭了?”
“那么,朕在这一世,又该如何破局?”
......
大明英宗界,
明英宗朱祁镇皱眉:“在天道历史进程中,夺了朕的皇帝之位者,是祁钰?”
......
大明代宗界,
明代宗朱祁钰喃道:“朕唯一的一个儿子,在天道历史进程中,最终还是早夭了?”
“原因是什么?这又是为何?”
“而朕,在天道历史进程中,也是因为无子嗣延续之后,才被朱见深夺了皇位的吗?”
......
诸天万界晚明时代。
民间:
有百姓喃道:“同样是我们华夏中原汉人的皇帝,我们大明皇室,似乎比不上大汉刘氏啊!”
“想想那刘备,乃是大汉的皇室宗亲多少代的后裔子孙了,结果还让他差点就能光复大汉了。”
“每每读起《三国演义》时,我都为刘备而感到可惜。”
“而我们的大明朱家皇宗,似乎没有再出现过一个,能像刘备这样的英雄人物了吧,之后的皇子,几乎全都是那些腐败文官手中的傀儡。”
“唉,皇子传承这一方面,与大汉相比,大明皇室真的是,相差太远了。”
......
大明熹宗界。
明熹宗朱由校喃道:“朕的子嗣,在天道历史进程中,竟然全部早夭。”
随后,明熹宗朱由校冷冷道:“看来朕,还是顾虑太多,也太优柔寡断与仁慈了。”
......
【在魏忠贤担任王才人与皇长孙朱由校典膳期间,魏忠贤通过精心准备饮食,以及时不时赠送玩具等方式,很快就讨得王才人的欢心,也逐渐获得朱由校的信任。】
【并且在这期间,魏忠贤发现,皇长孙朱由校,非常依赖乳母客氏,而自己的结拜兄弟,早已与客氏发展成了“对食”关系。】
【此时的魏忠贤,已不是一名刚入世的小太监。】
【尤其是在万历四十二年(1614),在皇长孙朱由校九岁时。】
【那长达二十八年的“国本之争”在皇太后李氏的干预下,落下了帷幕,皇长子朱常洛终于被立为太子储君。】
【这一情况的发生,也让魏忠贤也终于起了与结拜兄弟魏朝,争夺客氏的念头。】
【客氏虽是农妇身份进的宫,但的容貌也是非普通宫女可比。】
【在《明季北略》,以及《客氏传》中大肆渲染客氏的妖艳形象,就可以看出一二,称客氏“桃面依旧仿若二八少女”,“体态丰盈”,“姿容妖媚”。】
【于是,魏忠贤便通过精心烹制膳食取悦客氏,逐渐获得其好感。】
【虽说魏朝在后宫宦官中的起点要比魏忠贤很多,但魏忠贤毕竟有过婚育史,又有过市井混混的经历。】
【在取悦客氏方面,魏朝根本就不是魏忠贤的对手。】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魏忠贤通过各种小手段取悦客氏之外,魏忠贤更是花费大手笔为客氏,高调设宴,大大的满足了客氏虚荣与攀比之心。】
【这一过程,在各种关于魏忠贤的野史笔记中,均有描述与记载。】
【如《明季北略》,《客魏始末纪略》,《梼杌闲评》,《客魏专权》等书籍中,记载魏忠贤,“挥金如土,以黄金为器,白玉为盘,宴请客氏于西苑”。】
【更有“六十肴一席,费至五百金”,以及“江南贡鱼,塞北的熊掌,六十道民间佳肴于一席。”的说法。】
【当魏忠贤对客氏展开追求时,就已经抱着“志在必得”的决心。】
【而魏朝虽然早于魏忠贤,与对客氏成为对食关系,但魏朝自终没真正行过房事,对客氏的需求,也不如魏忠贤琢磨的那么透彻。】
【而客氏,也更倾向于魏忠贤。】
【由此,魏忠贤与魏朝之间,由结义兄弟,进向反目成仇的恩怨,也就此在大明后宫之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