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晚上八点,“野哥鉴宝”的直播间准时亮起。林野坐在书桌前,身后的博古架上摆满了这些年收集的文物复刻品——从半坡的彩陶片到三星堆的青铜面具挂件,每一件都被他擦得锃亮。他刚调整好镜头,弹幕就像潮水般涌了进来,密密麻麻的评论瞬间铺满屏幕。

“野哥今晚又带什么好东西?上次看你鉴三星堆青铜残片,我到现在还没缓过来!”

“前排蹲!我爷爷传下来个瓷碗,今天特意请假来排队,求野哥看看!”

“别挤!我带了个玉坠,据说是红山文化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林野笑着挥手,指尖在键盘上敲出一行字:“大家别急,一个个来。先提醒下,鉴宝只看真假和年代,不估价,也不帮找买家,咱们纯交流文化。”他刚说完,连麦申请就爆了,第一个连进来的是个穿格子衫的小伙子,镜头里举着个巴掌大的瓷碗,手都在抖。

“野哥好!这是我太爷爷传下来的,说是清朝的官窑碗,您帮看看?”小伙子把瓷碗凑近镜头,碗身画着青花缠枝莲纹,碗底有个模糊的“大清康熙年制”款识。

林野眯起眼,让他转着碗身慢慢展示:“先看釉色——康熙青花的釉色偏青灰,你这碗的釉色太亮,有点像现代化学料。再看纹路,缠枝莲的花瓣应该是‘尖头圆瓣’,你这花瓣边缘太圆滑,而且线条有点僵,不像老工匠的手劲。”他顿了顿,让小伙子拍碗底:“款识也有问题,康熙官窑的款识字体工整,你这‘康’字的竖笔歪了,而且款识周围的釉面有气泡,是现代仿品常见的特征。”

小伙子的脸瞬间垮了:“啊?那就是假的啊……我还以为能值点钱呢。”林野赶紧安慰:“别灰心,虽然是仿品,但做工还算精细,当个摆件也不错。而且咱们通过这个碗,能了解康熙青花的特点,这不也是收获嘛。”弹幕里立刻刷起“野哥暖心”,小伙子也笑着说“谢谢野哥”,连麦断开时还不忘关注直播间。

第二个连进来的是个中年大姐,镜头里摆着个红绳系着的玉坠,形状像只蜷曲的小猪,颜色是淡青色。“野哥,这是我结婚时婆婆给的,说传了三代,是红山文化的玉猪龙,您帮看看?”

林野让她把玉坠对着光:“先看玉质——红山玉猪龙多用河磨玉,质地温润,你这玉坠的光泽太透,有点像青海料,不是老玉。再看造型,红山玉猪龙的身体是‘c’形,头部有明显的猪首特征,耳朵和眼睛的线条很清晰,你这玉坠的头部太圆润,耳朵都快没了,更像现代的‘小猪佩奇’造型。”他又让大姐看玉坠的孔:“老玉的孔是双面钻的,会有台阶痕,你这孔是单面钻的,边缘很光滑,是现代工具打的。”

大姐恍然大悟:“难怪我戴了这么多年,总觉得和博物馆里的不一样!原来不是真的啊……不过没关系,婆婆的心意在就行。”林野点头:“对,文物的价值不止在真假,更在背后的故事。你这玉坠带着家里的回忆,比真文物还珍贵。”弹幕里刷起“人间清醒”,大姐笑着道谢,还刷了个小礼物。

连麦第三个是个戴眼镜的大叔,镜头里放着个巴掌大的陶罐,表面画着黑色的旋涡纹,颜色有点发暗。“野哥,这是我在老家地里挖出来的,看着像老东西,您帮看看?”

林野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这陶罐的纹样很像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他让大叔慢慢转动陶罐:“你这陶罐的纹样是旋涡纹,马家窑文化中期常见这种纹样。先看陶质,马家窑彩陶用的是细泥红陶,质地细腻,你这陶罐的陶质虽然粗糙点,但符合新石器时代的特征。再看纹样,旋涡纹的线条应该是流畅的,你这线条虽然有点断,但弧度很自然,不像现代仿品的僵硬线条。”他让大叔拍陶罐的底部:“底部有没有烟熏痕?马家窑彩陶很多是实用器,底部会有使用过的痕迹。”

大叔赶紧翻过来,镜头里能看到淡淡的黑色烟熏痕:“有!有烟熏痕!我之前还以为是脏了呢!”林野接着说:“再看颜色,马家窑彩陶的黑彩是用含铁的矿物料绘制的,时间长了会发暗,你这颜色正好符合。不过具体年代得看实物,从镜头里看,大概率是马家窑文化晚期的仿品,或者是同时期的地方类型彩陶,不是典型的马家窑精品,但也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大叔激动得声音都变了:“真的假的?那我这陶罐不是普通的破罐子啊!”林野笑着说:“对,就算是仿品,也能反映马家窑文化的特点。建议你联系当地的文物局,让专业人员看看,说不定能进博物馆展览呢!”弹幕里瞬间炸了,“挖到宝了”“野哥牛”的评论刷个不停,大叔连声道谢,还说要把陶罐捐给当地博物馆。

连麦间隙,林野喝了口水,刚想说话,就看到一条特别的弹幕:“野哥,我有个青铜罗盘,是爷爷传下来的,上面有奇怪的花纹,您能帮看看吗?”发弹幕的Id是“寻古者”,头像还是个模糊的罗盘图案。

林野心里一动——他自己也有个青铜罗盘,是爷爷留下的,上面的花纹和这个“寻古者”说的很像。他赶紧回复:“可以,你申请连麦,把罗盘对着镜头。”

很快,“寻古者”连了进来,镜头里出现个巴掌大的青铜罗盘,盘面刻着复杂的纹路,指针是银白色的,虽然有些锈迹,但整体保存完好。林野的眼睛一下子直了——这罗盘的花纹和他的罗盘一模一样,都是由云雷纹和几何纹组成的,而且盘面中央都有个小小的“山”字标记!

“你这罗盘是爷爷什么时候传下来的?”林野的声音有点激动,“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比如靠近某些古遗址时,指针会动?”

“寻古者”愣了愣,镜头里露出个二十多岁的姑娘,扎着马尾辫,看起来很文静:“对啊!我爷爷是个老考古队员,他说这罗盘能找古遗址,之前我去良渚遗址时,指针真的动了!您怎么知道?”

林野拿起自己的罗盘,对着镜头:“你看,我也有个一模一样的罗盘,也是爷爷传下来的。这罗盘的花纹是古代的‘地脉纹’,据说能感应地下的文物磁场。你爷爷有没有说过,这罗盘还有其他用途?”

姑娘赶紧点头:“有!爷爷说这罗盘还有个配对的青铜盒,里面装着张地图,能找到‘千年秘藏’,但我找了好几年,都没找到青铜盒。”

林野心里一震——他爷爷的日记里也提到过“青铜盒”和“千年秘藏”,还说这秘藏和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关。他刚想追问,就看到姑娘的镜头晃了晃,背景里出现个模糊的身影,好像有人在叫她。

“不好意思,野哥,我这边有点事,下次再聊!”姑娘匆匆说完,就断开了连麦,连Id都变成了灰色。林野看着屏幕,心里满是疑惑——这个姑娘的罗盘和他的一模一样,难道她爷爷和自己的爷爷认识?青铜盒又在哪里?

弹幕里也炸开了,“青铜罗盘”“千年秘藏”的讨论刷个不停,还有人说“野哥这是遇到同道中人了”“赶紧找她啊,说不定能解开谜团”。林野定了定神,敲出一行字:“大家别着急,我会试着联系这个‘寻古者’,有消息会告诉大家。接下来继续鉴宝,下一个连麦的是谁?”

虽然心里有疑惑,但林野还是继续鉴宝。接下来的几个连麦,有带古钱币的,有带铜镜的,林野都一一仔细鉴别,还顺便讲解相关的历史知识。比如看到一枚汉代的五铢钱,他就讲了汉武帝统一货币的故事;看到一面唐代的铜镜,他就讲了唐代铜镜的工艺特点。直播间的人数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几万人,涨到了十几万人,还有不少人刷礼物,说要支持“野哥传播文化”。

快到十点时,林野准备结束直播,突然看到“寻古者”又发了条弹幕:“野哥,我在三星堆遗址附近,罗盘指针动得很厉害,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吸引它!”后面还附了张照片,照片里是三星堆遗址的祭祀坑,旁边放着那个青铜罗盘,指针正指着祭祀坑的方向,微微颤动。

林野心里一紧,赶紧回复:“你别靠近祭祀坑,那里是文物保护区,很危险!你爷爷有没有说过,罗盘指针动得厉害时,要注意什么?”

“寻古者”很快回复:“爷爷说,指针动得厉害,说明附近有重要的文物,而且可能有危险,让我找个‘懂行的人’一起去。野哥,你能不能来三星堆?我觉得咱们的罗盘能找到爷爷说的青铜盒!”

林野看着屏幕,心里犹豫起来——他之前去过三星堆,知道那里的考古队有严格的规定,外人不能随便进入。但这个“寻古者”的罗盘和他的一模一样,而且青铜盒很可能和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关,他又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弹幕里的观众也在劝他:“野哥去啊!说不定能发现大秘密!”“支持野哥,我们等着看直播!”“注意安全,一定要带专业人员!”

林野深吸一口气,敲出一行字:“我会联系三星堆的考古队,申请去现场看看。‘寻古者’,你先离开祭祀坑,在安全的地方等我消息,别单独行动。”

“寻古者”回复:“好!我等你!”然后就没了动静。

林野关掉连麦,对着镜头说:“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关于青铜罗盘和千年秘藏的事,我会继续跟进,有消息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谢谢大家的支持,咱们下次再见!”

关掉直播后,林野立刻拿出手机,拨通了三星堆考古队郑队长的电话。电话响了几声就通了,郑队长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小林?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

“郑队长,我遇到个事,可能和三星堆有关。”林野把“寻古者”的事和青铜罗盘的情况说了一遍,还提到了青铜盒和千年秘藏。

郑队长沉默了一会儿,说:“你说的青铜罗盘,我好像听你爷爷提过。他当年在三星堆考古时,也带过个类似的罗盘,说能找古遗址。至于青铜盒,我没听说过,但三星堆的新祭祀坑还在发掘,说不定真有什么秘密。你要是想来,我可以帮你申请,但必须遵守考古队的规定,不能随便行动。”

林野赶紧说:“谢谢郑队长!我明天就出发,到了联系您。”

挂了电话,林野看着桌上的青铜罗盘,指针还在微微颤动,仿佛在呼应远方的三星堆。他心里知道,这次三星堆之行,肯定不简单,说不定能解开爷爷留下的谜团,找到那个神秘的青铜盒,甚至揭开中华文明起源的秘密。

他收拾好行李,把青铜罗盘放进背包,又带上爷爷的日记,准备明天一早就出发去三星堆。窗外的月光洒在书桌上,照亮了博古架上的文物复刻品,仿佛在为他的新冒险祝福。林野看着这些复刻品,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保护好文物,不让爷爷的心血白费,也不让千年秘藏落入坏人手中。

第二天一早,林野背着背包,坐上了去三星堆的火车。火车缓缓开动,窗外的景色渐渐变化,从城市的高楼大厦,变成了乡间的田野和丘陵。他拿出爷爷的日记,翻到关于青铜罗盘的那一页,上面写着:“罗盘寻脉,青铜藏秘,千年文明,待君开启。”林野摸了摸怀里的青铜罗盘,心里充满了期待——三星堆,我来了!

火车穿过秦岭山脉时,林野把脸贴在车窗上,看着外面飞驰而过的松柏,手里紧紧攥着青铜罗盘。罗盘的盘面微微发烫,指针偶尔会轻轻颤动,像是在与远方的三星堆产生某种呼应。他掏出手机,点开和“寻古者”的聊天框,对方早上发了条定位——就在三星堆遗址外围的游客服务中心,还附了张照片,照片里的姑娘举着罗盘,背景是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神树雕塑。

“我到广汉站了,你在服务中心等我,别乱走。”林野发完消息,把手机塞进背包,又摸了摸爷爷的日记。日记里夹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是爷爷年轻时在三星堆考古的样子,照片背景里能看到几个正在发掘的探方,和现在的三星堆新祭祀坑有些相似。

出了广汉站,林野打了辆出租车直奔三星堆。车窗外的路牌渐渐多了“三星堆遗址”的标识,路边的小店也摆着不少青铜面具造型的纪念品。他刚到游客服务中心门口,就看到个扎马尾辫的姑娘朝他挥手,手里还举着个青铜罗盘——正是“寻古者”。

“野哥!你可来了!”姑娘跑过来,把罗盘递到他面前,“你看,从早上开始,指针就一直指着祭祀坑的方向,比在良渚时动得还厉害!”

林野接过罗盘,和自己的放在一起——两个罗盘的盘面纹路一模一样,指针都朝着同一个方向颤动,连颤动的频率都几乎同步。“你叫什么名字?你爷爷以前是哪个考古队的?”林野问。

“我叫苏晓,我爷爷叫苏振海,以前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九十年代参与过三星堆的发掘。”苏晓说着,从包里掏出个笔记本,“这是我爷爷的工作笔记,里面提到过‘双罗盘寻秘藏’,说要两个罗盘一起用,才能找到青铜盒的位置。”

林野翻开笔记本,里面的字迹和他爷爷日记里的很像,都是工整的楷书。其中一页写着:“三星堆祭祀坑下有‘地脉节点’,双罗盘共振可显路径,青铜盒藏于‘神树对应处’,内有‘文明密钥’。”林野心里一震——爷爷的日记里也提到过“地脉节点”和“文明密钥”,还说这密钥能解开中华文明多元起源的谜团。

“郑队长在考古队等着咱们,先过去再说。”林野把笔记本还给苏晓,两人一起朝着三星堆考古队的临时驻地走去。路上,苏晓又说起爷爷的事:“我爷爷去世前说,青铜盒里的东西很重要,不能落入坏人手里,还说要找到‘林氏后人’一起保护,我猜你就是他说的林氏后人吧?”

林野点头:“我爷爷叫林建国,以前也是考古队的,和你爷爷应该认识。他们当年可能一起找过青铜盒,但没找到。”

说话间,两人到了考古队驻地。郑队长已经在门口等着,手里拿着个文件夹:“小林,苏丫头,你们来了。我已经跟队里申请好了,你们可以去新祭祀坑外围观察,但不能靠近发掘区,更不能碰文物。”他翻开文件夹,里面是三星堆新祭祀坑的勘探图,“你们说的罗盘指针指向的区域,正好是我们最近发现的一个‘异常探方’,那里的土壤磁场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我们正准备下周开始发掘。”

林野和苏晓跟着郑队长来到新祭祀坑附近。隔着围栏,能看到几个巨大的探方,考古队员们正戴着口罩,用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清理土壤。探方旁边放着不少装文物的密封盒,里面能看到一些青铜残片和玉器。

“就是那里!”苏晓突然指着一个探方,手里的罗盘指针剧烈颤动起来,林野的罗盘也跟着震动,两个罗盘的指针同时指向探方的西北角,“我爷爷的笔记里说,‘神树对应处’就是祭祀坑的西北角,和神树雕塑的位置成直线!”

郑队长顺着苏晓指的方向看过去:“那个探方我们已经做过物探,地下三米处有个金属信号源,形状很规则,像是个盒子,但不确定是不是你们说的青铜盒。下周我们会开始挖掘,到时候你们可以过来观察,但一定要遵守规定,不能干扰发掘工作。”

接下来的几天,林野和苏晓每天都来考古队驻地,跟着郑队长学习三星堆的考古知识,还帮着整理文物照片。苏晓的爷爷是老考古队员,她从小就耳濡目染,对文物修复很有兴趣,经常跟着修复室的老师学习清理青铜残片;林野则对着爷爷的日记,对照着三星堆的文物,试图找到更多关于青铜盒的线索。

一天下午,林野在整理爷爷的日记时,发现了一张夹在里面的草图。草图上画着个青铜盒,盒身上刻着和罗盘一样的“地脉纹”,盒子旁边写着一行小字:“青铜盒需双罗盘共振开启,内有‘星图’,对应‘天地人’三脉。”他赶紧把苏晓叫过来,两人对着草图研究起来。

“‘星图’?难道是古代的天文图?”苏晓皱着眉头,“我爷爷的笔记里也提到过‘星图’,说能通过星图找到其他文明遗址的位置。”

林野点头:“如果青铜盒里真的有星图,那可能不仅能解开三星堆的谜团,还能找到其他像良渚、石家河这样的文明遗址,这对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太重要了!”

就在这时,郑队长匆匆跑过来,手里拿着个对讲机:“小林,苏丫头,快过来!异常探方那边有发现!”

林野和苏晓赶紧跟着郑队长跑到探方边。只见考古队员们正围着一个刚露出的青铜盒,盒子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地脉纹”,和他们草图上的一模一样!青铜盒的表面有些锈迹,但整体保存完好,盒盖上还有两个小小的凹槽,形状正好和他们的罗盘匹配。

“这就是青铜盒!”苏晓激动得声音都在抖,手里的罗盘震动得更厉害了,“凹槽是放罗盘的地方,爷爷的笔记里说,双罗盘放在凹槽里,就能共振开启盒子!”

郑队长让队员们小心地把青铜盒抬出来,放在旁边的工作台上。他看着青铜盒上的凹槽,又看了看林野和苏晓手里的罗盘:“你们说的是真的?那要不要试试?但一定要小心,别损坏了盒子。”

林野和苏晓对视一眼,点了点头。他们小心翼翼地把罗盘放进凹槽里,两个罗盘刚放好,就发出一阵轻微的嗡鸣,指针开始快速转动起来。青铜盒上的“地脉纹”渐渐亮起,像是有电流在纹路里流动,盒盖缓缓向上打开,露出里面的东西——一张用青铜片打造的星图,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星星和线条,还有一些看不懂的符号。

“这就是星图!”林野激动得眼睛都亮了,“你看这些线条,应该是古代的天文坐标,对应着不同的文明遗址!”

苏晓凑近星图,指着上面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和良渚玉琮上的很像!还有这个,像石家河玉人像上的纹饰!”

郑队长也凑过来看,眼里满是惊叹:“这太不可思议了!这星图可能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天文图,对研究古代天文学和文明交流太重要了!我们得赶紧把星图送到实验室,进行保护和研究。”

就在队员们准备把青铜盒和星图送到实验室时,突然有几个穿着黑衣的人冲了过来,手里拿着工具,想要抢夺青铜盒!郑队长赶紧让队员们护住青铜盒,同时对着对讲机大喊:“保安!保安!有人抢文物!”

林野和苏晓也立刻挡在青铜盒前,手里紧紧握着罗盘。黑衣人们见抢不到青铜盒,就想动手推开他们,场面一下子混乱起来。就在这时,林野和苏晓手里的罗盘突然发出一阵强烈的嗡鸣,青铜盒上的“地脉纹”也亮得更刺眼了,黑衣人们被强光晃得睁不开眼,动作慢了下来。

保安们很快跑过来,把黑衣人们制服。郑队长松了口气,拍了拍林野和苏晓的肩膀:“幸好有你们!不然青铜盒就被抢走了。这些人可能是文物贩子,想要把青铜盒卖到国外,太可恶了!”

林野看着被制服的黑衣人,心里一阵后怕:“幸好罗盘和青铜盒能产生反应,不然真不知道怎么办。看来爷爷说的没错,青铜盒和罗盘不仅能找秘藏,还能保护文物。”

接下来的几天,考古队把青铜盒和星图送到了实验室,进行详细的检测和研究。林野和苏晓也参与其中,帮忙解读星图上的符号和坐标。他们发现,星图上的坐标不仅对应着良渚、石家河、三星堆等已知的文明遗址,还有几个未知的坐标,可能是尚未被发现的古代文明遗址。

一天晚上,林野和苏晓在实验室里对着星图研究时,苏晓突然指着一个未知坐标:“你看这个坐标,和我爷爷笔记里提到的‘金沙遗址’很像!说不定那里也有重要的文物!”

林野赶紧拿出地图,对照着星图上的坐标:“真的!这个坐标就在成都附近,离三星堆不远。咱们可以跟郑队长说说,申请去那里勘探一下,说不定能有新的发现!”

就在这时,郑队长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检测报告:“小林,苏丫头,星图的初步检测结果出来了,上面的符号是古代的‘巴蜀图语’,部分符号已经解读出来了,确实提到了‘金沙遗址’,还说那里有‘太阳鸟秘藏’!”

林野和苏晓对视一眼,眼里满是兴奋。苏晓说:“那咱们赶紧申请去金沙遗址勘探吧!说不定能找到‘太阳鸟秘藏’,解开更多的文明谜团!”

郑队长笑着点头:“我已经跟上面申请了,下周咱们就去金沙遗址。不过这次一定要注意安全,上次的文物贩子可能还没放弃,咱们得加强安保,保护好文物。”

林野看着星图上的“金沙遗址”坐标,又摸了摸手里的罗盘,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次金沙遗址之行,又会是一次全新的冒险,不仅能找到更多的文物,还能进一步揭开中华文明多元起源的谜团,完成爷爷和苏晓爷爷的心愿。

第二天一早,林野和苏晓就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去金沙遗址。博古架上的文物复刻品仿佛在为他们送行,青铜面具挂件反射着阳光,像是在预示着新的发现。林野把爷爷的日记和苏晓爷爷的笔记本放进背包,又小心翼翼地把青铜罗盘收好——这两个罗盘,不仅是他们寻找秘藏的工具,更是传承爷爷们遗志的信物。

火车朝着成都方向驶去,窗外的景色渐渐从丘陵变成了平原。林野看着手里的星图照片,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保护好每一件文物,找到所有的文明遗址,让中华文明的光辉照亮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祖先的智慧和辉煌。

他知道,新的冒险才刚刚开始,金沙遗址的“太阳鸟秘藏”正在等着他们,还有更多的谜团和挑战在前方等着他们去解开、去克服。但他并不害怕,因为他有苏晓做伴,有郑队长和考古队的支持,还有爷爷们留下的罗盘和笔记,这些都是他前进的动力。

火车渐渐靠近成都,远处的高楼大厦渐渐清晰起来。林野和苏晓收拾好东西,准备下车——金沙遗址,我们来了!

火车驶入成都平原时,窗外的稻田像铺了层绿绒毯,远处的龙泉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林野把星图照片铺在小桌板上,指尖划过标注“金沙遗址”的坐标,苏晓凑过来,手里的青铜罗盘突然轻轻震动,与他的罗盘形成微妙的共振。“你看,罗盘又有反应了!”苏晓眼睛亮起来,“离金沙遗址越近,震动越明显,说不定‘太阳鸟秘藏’就在遗址核心区附近!”

林野点点头,把爷爷的日记翻到新的一页,上面画着个简易的太阳鸟图案,旁边写着:“金沙之鸟,衔火映天,藏于水畔,伴玉而生。”他指着图案对苏晓说:“你爷爷的笔记里有没有提到过太阳鸟和玉的关系?”苏晓赶紧掏出笔记本,快速翻阅:“有!这里写着‘太阳鸟为图腾,玉为祭器,秘藏需以玉引之’——难道要找到特定的玉器,才能打开秘藏?”

两人正讨论着,火车缓缓停靠成都东站。刚走出站台,就看到金沙遗址博物馆的李馆长举着牌子在等他们,身后跟着两个穿深蓝色工装的考古队员。“林老师、苏老师,一路辛苦!”李馆长热情地迎上来,握手时指了指身后的商务车,“郑队长已经跟我打过招呼了,咱们先去遗址工作站,路上我给你们讲讲最新的勘探情况。”

车上,李馆长拿出平板电脑,点开金沙遗址的三维模型:“金沙遗址距今约3000-2600年,是古蜀文明的重要遗址,之前出土过太阳神鸟金箔、玉琮、玉璋这些国宝。最近我们在遗址西北侧的‘祭祀区水榭’附近做物探,发现地下两米处有个不规则的金属信号源,形态有点像鸟类,还有密集的玉质信号,和你们说的‘太阳鸟秘藏’特征很吻合。”

苏晓赶紧把罗盘凑近平板电脑,指针瞬间指向模型里的信号源位置:“就是这里!罗盘的反应和在三星堆时一样,说明下面肯定有重要文物!”李馆长眼睛一亮:“那太好了!我们本来计划下周开始挖掘,有你们的罗盘辅助,说不定能更精准地定位秘藏位置,还能避免破坏周边的遗迹。”

半小时后,车停在金沙遗址工作站门口。院子里摆满了刚清理出来的陶片和玉器残件,几个考古队员正围着一张长桌讨论。看到林野和苏晓,一个戴眼镜的年轻队员赶紧迎上来:“野哥!我是你的粉丝,上次看你直播鉴红山玉猪龙,我还记了笔记呢!”周围的队员都笑起来,瞬间拉近了距离。

走进工作站的会议室,李馆长把一张巨大的勘探图铺在桌上,指着西北侧的水榭区域:“这片区域以前是古河道,后来慢慢淤塞成了平地。物探显示,信号源就在水榭遗址的正下方,周围还有几个小型的玉质信号,可能是祭祀用的玉器组合。但这里的土壤层很特殊,上面是淤泥土,下面是砂层,挖掘时容易坍塌,而且文物在潮湿环境里可能已经出现了腐蚀,必须做好现场保护。”

林野掏出青铜罗盘,放在勘探图上,指针稳稳指向水榭遗址的中央:“我爷爷的日记里说,古蜀文明的秘藏多与‘水脉’对应,水榭遗址在古河道旁,正好符合‘藏于水畔’的描述。而且罗盘的震动很稳定,说明下面的文物保存得比较完整,没有出现严重的损坏。”

苏晓也补充道:“我爷爷的笔记里提到,金沙遗址的祭祀活动常用‘玉璧祭天,玉琮祭地’,如果秘藏周围有玉质信号,很可能是用来守护秘藏的礼器,挖掘时要格外小心,别碰坏了玉器和秘藏的关联结构。”

李馆长连连点头:“你们的分析太有用了!我们明天一早就开始挖掘,今天下午先做准备工作,你们可以跟着队员们熟悉一下现场,也看看之前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复制品,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和秘藏相关的线索。”

下午,林野和苏晓跟着年轻队员小周去了遗址现场。水榭遗址的轮廓已经清晰可见,木质的基柱残件还嵌在土壤里,周围拉着防护栏。小周指着地面上的标记线:“这里就是物探发现信号源的地方,我们已经用白灰画好了挖掘范围,明天会先清理表层的淤泥土,再慢慢往下挖。”

苏晓蹲下来,用手轻轻触摸土壤:“这土很湿润,里面还掺着些细小的贝壳,说明这里以前确实是河道。文物在这种环境里能保存下来,已经很幸运了,就是不知道金属信号源会不会生锈。”林野则拿出罗盘,在标记线周围走动,每走几步就停下来观察指针的变化——当他走到中央位置时,罗盘的震动突然变强,指针微微发烫,像是在呼应地下的文物。

“就是这里!”林野肯定地说,“指针的反应最强,秘藏应该就在这下方一米左右的位置,周围的玉质信号可能是围绕着秘藏排列的,形成了一个保护圈。”小周赶紧拿出笔记本记录下来:“我明天就按照这个位置调整挖掘方案,先从周围的玉质信号开始清理,再慢慢靠近中央的秘藏,这样能最大限度保护文物。”

晚上,工作站的食堂里热闹非凡。队员们围着林野和苏晓,好奇地问起三星堆青铜盒和星图的事,林野把星图照片拿出来,指着上面的未知坐标:“这些坐标可能对应着其他未被发现的古蜀文明遗址,等我们完成金沙遗址的挖掘,说不定能顺着星图找到更多的历史线索。”

小周兴奋地说:“要是能找到新的遗址,咱们就能更完整地还原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了!之前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到现在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比如它的制作工艺、象征意义,要是秘藏里有相关的文物,说不定能解开这些谜团。”

苏晓也笑着说:“我爷爷以前总说,古蜀文明是‘藏在历史里的瑰宝’,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挖掘、去解读。咱们现在做的事,就是在传承这份责任,让更多人了解古蜀文明的辉煌。”

第二天一早,挖掘工作正式开始。林野和苏晓穿着防水服,跟着队员们一起清理表层土壤。淤泥土又湿又黏,一铲子下去就会粘在工具上,大家只能用小竹片一点点剥离,手指很快就被泡得发白。李馆长在一旁指挥,手里拿着喷雾器,时不时往土壤上喷水,保持湿度,防止文物干裂。

挖到上午十点左右,小周突然喊起来:“这里有东西!”大家赶紧围过去,只见他用竹片轻轻拨开泥土,一片淡绿色的玉璧边缘渐渐显露出来。“是玉璧!”李馆长激动地说,“小心清理,别碰坏了玉璧的纹饰!”

林野和苏晓蹲在旁边,屏住呼吸看着——随着泥土一点点被扫去,完整的玉璧展现在眼前,玉璧的表面刻着细密的云雷纹,边缘还有几个小小的钻孔,虽然有些地方出现了细微的腐蚀痕迹,但整体保存完好。“这玉璧的纹饰和三星堆出土的很像,说明金沙和三星堆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林野忍不住说道。

苏晓也补充道:“我爷爷的笔记里说,金沙遗址的玉器工艺是在三星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件玉璧的钻孔工艺更精细,应该是金沙中期的作品,用来守护秘藏的可能性很大。”

接下来的两天,挖掘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队员们陆续清理出了三件玉璧、两件玉琮和一件玉璋,都围绕着中央的信号源排列,形成了一个圆形的“礼器圈”。每一件玉器都刻着不同的纹饰,玉琮上的兽面纹、玉璋上的鱼纹,都与古蜀文明的图腾息息相关。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满门殉国你悔婚,我娶嫂嫂你哭什么?穿成孩子他妈,盛总夜夜求壁咚绝对死亡规则惊!妖孽美人深陷男团修罗场剑雨仙侠闺蜜齐穿带崽跑路!世子急疯了综清穿:下岗咸鱼再就业盗墓:你们真的不是npc吗?别人修仙,我搞吃的魏梓芙女穿男:小正太娶妻又生子不死修仙人穿越,暴力夫妻互宠陨落神武霍格沃茨的女巫人在奥特:我为O50老大!鬼浅记自从有了神豪系统,姐天天上热搜修仙:从掌握变身开始老太重生:闪婚皇叔,前夫孽子悔成渣了李二傻的欢乐日长时空外卖:特工王妃的导演之路崩铁:不受命途影响的我,为所欲安答应:苟在清宫当咸鱼的日常司少的小祖宗又不安分了宝可梦:大地的暴君魔王是个雌小鬼?灵脉少年青色微醺生而为鬼,生吃个人我很抱歉与卿守,与君知恶魔霸总强宠,爱你就要狠狠虐圣域街溜子,从不干正事血魔横刀德善县主忙种田恶妇变好,冷厉糙汉怒撕和离书御兽神妃倾天下快穿小世界换新天神豪:惹不起巨星的姐姐是首富火影:开局变成创立斑,怎么办?萧凤是个好名字我在无限流游戏里嘎嘎乱杀!重生后,我被男主疯狂撩拨人在机变英盟,我是叱风云亲弟天啦!他变成了妹子冷情糙汉一开窍,娇软知青扛不住香尸诡婿暗夜,对她着迷缅甸丛林的现代帝国快穿:玄月的重生之旅
暴风中文搜藏榜:农门炮灰:全家听我谐音改剧情造化长生:我于人间叩仙门隐藏在霍格沃兹的占卜家欢迎来到成神之旅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乔念叶妄川溯灵圣体:林洛的复仇之路爱上和尚新婚夜,病秧子老公求我亲亲他魔极道初遇心上人我老婆竟然从北源区来找我了书画学院的修仙日常读痞幼的书快穿之夏姬家有表姐太傲娇参加摆摊综艺后肥姐成了顶流凶案真相我在八零建门派小师祖在炮灰宗门大力投资被赶出家门后,真千金疯狂掉马甲被当替身,踹渣男后闪婚千亿大佬荒年悍妻:重生夫君想要我的命创世幻神录贺年有礼傅总的小娇妻又甜又软假死后,彪悍农女拐个猎户生崽崽快穿: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废妃无双这个实教不对劲国密局都来了,还说自己不会抓鬼开局被甩,转身带崽闪婚千亿总裁仙途传奇:修仙家族郡主扛着狙击杀来了汪瑶修真传四合院:许大茂的新生夺舍圣主的我穿越到了小马宝莉乡野村姑一步步算计太傅白月光仙子师尊的掌控欲实在是太强了暴徒宇智波,开局拜师纲手诸天从噬灵魔开始龙族再起气运之子别慌宿主她好孕又多胎仙妻太迷人,醋夫神君心好累我的二次元之旅,启程了赛尔:没有系统的我,点满了科技修真界亲传们没一个正常人春历元年女尊:昏庸女帝的阶下囚满分绿茶满分嗲精满分作凌虚之上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带着芯片闯古代:王爷他嘴硬心软入夜沦陷橙橙如意外挂王妃,邪王的吃货妻快穿大佬:那些被迫当团宠的日子暴君,小公主又把您寝殿炸了靡日沉沦我,玄门祖宗,许愿超灵的!学霸穿成恶雌后,全兽世疯狂沦陷被渣爹抛弃?我靠兽语带飞祖国敲骨吸髓?重生另选家人宠我如宝穿到六零当团宠急!死后成了宿敌金丝雀怎么办囊中妖凤隐锦杀小厨娘的菜,今天又发光了吗被四个哥哥团宠后马甲掉了巡阴人渣男对我求而不得搬山诡录诡事密录丑雌一胎七崽?兽夫们跪求复合暗潮无间抛夫弃子后,我和前夫都重生了沪上大小姐,换亲随军后躺赢直播,然后碰瓷男主金枝藏羽年代炮灰,靠神豪系统科研强国娇娇庶妃软又媚,侯爷失宠求名位寒门贵子夫君,本宫徒儿有点多快穿:大佬她人美路子野一穿越,她就撩到帝国首富当老公疯批人设不能崩吃瓜!顶流影后被爆一胎三宝快穿之拯救黑化boss易川说贫穷剑修:从废材苟到飞升变成橙子后,同桌竟是深海女皇嫁给温先生第五年穿越年代,带着爹妈回乡当宠宝无相九灯我在美食副本篡位当BOSS囤货随母改嫁后,我成整个家属院团宠黑心女修,债主都在反派修罗场再动就亲你全系魔法师:逆天五小姐快穿:这个宿主她千娇百媚快穿之反派大佬又甜又撩我的迷弟是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