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越吵越凶,妇人哭得更厉害了:“你们别吵了!娘年纪大了,就想看着你们好好的,你们怎么还打起来了……”
赵琰看着两人,突然开口:“你们别吵了,我问你们,你们娘现在在哪?”
左边的男人愣了愣,语气缓和了些:“在我家呢,刚睡下。”
“你们打架的动静这么大,就不怕吵醒娘?”
赵琰笑问道:“你们娘要是知道你们为了接她住,打得头破血流,她能开心吗?”
两人对视一眼,都低下了头。
右边的男人挠了挠头:“我……我就是想让娘住得舒服点,我家房子大,有阳光。”
“我家也有阳光!”
左边的男人立刻反驳,又想吵起来,却被妇人拉住。
叶晨欣走过去,递给妇人一张纸巾:“大姐,别难过了,他们也是为了你好,就是方法不对。”
她又看向那两个男人:“其实不一定非要让娘只住一家啊,你们可以让娘在两家轮流住,这周在这家,下周在那家,这样你们都能照顾娘,娘也能看到你们。”
“对啊!”
苏海燕也附和道:这样你们还能经常见面,不用为了接娘的事吵架。
你们娘看到你们和和气气的,肯定比住大房子还开心。”
两个男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
左边的男人挠了挠头:“我……我刚才太冲动了,不该跟你打架。”
“我也有错!”
右边的男人叹了口气,无奈道:“不该跟你抢,我们就按这位姑娘说的,让娘轮流住。”
妇人看到两人和好,终于破涕为笑:“这就对了,你们是亲兄弟,哪能说打就打!”
她又对着赵琰等人道谢:“谢谢你们啊,要是没你们,我们还不知道要闹到什么时候。”
“举手之劳而已!”
赵琰笑了笑:“你们赶紧把这里收拾一下,别影响了生意。”
众人离开饭馆时,那两个男人已经开始收拾碎碗碟,妇人在旁边帮忙,偶尔还能听到他们的笑声。
火女看着他们的背影,对着叶晨欣轻声道:“他们虽然打架了,但是对娘真好。”
“一点也没错!”
叶晨欣点点头:“其实他们都是孝顺的孩子,就是没好好沟通。”
回到旅馆时,老板娘正在院子里晾衣服。
看到他们回来,笑着问:“刚才是不是听到吵架声了?”
“那是镇上的李家两兄弟,都是孝顺孩子,就是总为了接娘住的事闹别扭。”
“你认识他们?”赵琰问道。
“当然认识!”
老板娘笑着说,“他们娘是镇上的老裁缝,我身上这件毛衣就是她做的。”
“那两兄弟,一个开饭馆,一个开杂货店,都想让娘住自己家,怕娘没人照顾。”
“原来是这样!”
苏海燕恍然大悟:“我们还以为……他们是为了别的事吵架呢。”
“没想到,这两人听你们这么一说,倒也是真的孝顺!”
钟黎点点头:“倒也没错!”
“反正……这都是他们乡里乡亲的私事,我们可管不了那么多呢!”
老板娘把最后一件衣服晾好,转身对众人说:“明天早上镇上有集市,你们可以去逛逛,有卖山货的,还有卖手工品的,热闹得很。”
“要是喜欢吃酸笋,记得早点去,去晚了就被抢光了。”
听老板娘这么一说,跟前几人都蠢蠢欲动起来。
对于他们来说,感激或许不算是什么大事,可是……
感受这热闹的氛围,却是不可多得的一种享受。
毕竟他们总在生死边缘徘徊,好不容易有一次机会感受热闹喧哗的人群,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众人就被窗外的鸡鸣声吵醒。
火女一骨碌爬起来,穿上新毛衣,对着镜子照了又照:“好看吗?是不是特别显白?”
“好看好看!”
叶晨欣笑着帮她理了理衣领:“快走吧,去晚了酸笋就没了。”
火女闻言,眼珠子都要瞪出来。
她立刻就激动地点头回应道:“还是去吃好吃的比较重要。”
“走,麻溜地走!”
火女的话,惹来众人一阵欢笑。
没办法,在他们看来,这火女能有这样的姿态,也确实很难得了。
只是……
这感觉,或多或少,仍是有些搞怪。
集市就设在小镇最宽的一段石板路上,摊位一个挨着一个,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
有卖新鲜山货的,香菇、木耳、竹笋堆得像小山。
还有卖小吃的,各种香气飘满了整个集市。
“快来买啊!刚腌好的酸笋,十块钱三斤!”
一个摊主拿着喇叭喊,周围围了不少人。
火女拉着叶晨欣挤进去,一下子买了五斤:“我们多买点,路上也能吃。”
轩辕坤则在一个卖木雕的摊位前停下,拿起一个小狼雕像,雕得栩栩如生:“这个不错,给琰哥买一个,他不是喜欢这些东西吗?”
赵琰看到雕像,眼睛一亮:“这雕得真好,多少钱?”
摊主笑着说:“二十块钱,这是我自己雕的,用的是后山的黄杨木,结实得很。”
裴秀则在一个卖草药的摊位前,买了些金银花和薄荷:“这两种草药煮水喝,能清热解毒,路上带着正好。”
众人逛了一上午,手里都拎满了东西。
火女手里拿着烤玉米,一边吃一边逛,嘴角沾着玉米粒,被苏海燕笑着擦掉:“你看你,吃个玉米都能弄一脸。”
中午时分,众人在集市上找了家小吃摊,点了当地特色的米糕和豆浆。
米糕是用糯米做的,撒了点白糖,软糯香甜。
“真好吃!”
火女一脸享受,舔了舔嘴唇:“比城里的早餐好吃多了。”
摊主是个中年男人,听到火女的话,激动地笑了起来:“我们这米糕是用山泉水做的,豆浆也是自己磨的,没有添加剂,当然好吃。”
“你们要是喜欢,下午可以去我家看看,我家还做米酒,你们可以买点带回去。”
听对方这么一说,这帮人倒是相互对视一眼。
火女是为了吃的。
可赵琰几人却是为了这一口酒。
没办法,好酒他们都喝过,可是……要喝上好的米酒,那就真的得从源头入手了。
很快,众人按照摊主说的地址,找到了他家。
那是一座小小的吊脚楼,院子里摆着几个大坛子,里面装满了米酒。
摊主的妻子正在院子里晒辣椒,看到他们来,热情地招呼他们坐下。
很快,她还端来一碗米酒:“尝尝,这是今年新酿的,甜得很。”
火女尝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比旅馆的还好喝!我们买两坛吧!”
众人买了两坛米酒,又买了些辣椒和酸笋,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回到旅馆时,老板娘已经做好了晚饭,有酸笋炒腊肉、清炒野菜,还有一大锅鸡汤。
众人围坐在桌子旁,大口地吃着饭菜,喝着米酒,心里满是不舍。
直至最后,推杯换盏下,这米酒见风倒的后劲,让他们一个个倒下,真正感受到久违的熟睡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