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踏入南京城,陈理和明升两人就皮笑肉不笑地向着王颛拱了拱手,说道:“我等二人自行回府,还请国主自便。”
王颛神色阴沉地盯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忽然冷笑一声。
按照江湖规矩,大明皇太子成婚虽然属于十分重大的盛典,但是高丽身为外藩,只需要备好礼物就行,并不需要王颛这个高丽国主亲自来大明庆贺。
而王颛之所以亲自来大明,就是因为再也无法忍受陈理和明升这两个王八蛋。
强抢高丽民女,抢回家也不睡,过几天就放掉,理由是想要见识见识真正的新罗婢。
殴打官员,打完了还要逼着被打的官员说谢谢,理由是教教高丽官员们做官的礼仪。
逼着高丽建造迎恩门,理由是大明皇帝的旨意对高丽是无上天恩,高丽君臣必须到迎恩门外跪迎,才能彰显高丽君臣对大明的敬畏之心。
跟这些比起来,像什么喝醉了擅闯高丽王宫,殴打守卫,调戏宫女,见到王颛这个高丽国主也不行礼,这些乱七八糟的破事儿都只能算是不值一提的旁枝末节。
尤其是陈理那个王八蛋。
某次醉酒之后闯入高丽王宫,不仅调戏宫女,还调戏了王颛的妃子。
面对忍无可忍的王颛,陈理竟然撩起头发,露出脖颈,一个劲儿的叫嚣:“来,照着你家侯爷的脖子砍,也好让本侯见识见识你们棒子的胆识。”
当时就有按捺不住的高丽王宫侍卫抓住陈理并且抽刀在手,只等王颛一声令下,就能直接砍了陈理的狗头。
王颛甚至能够想象出自己当时的模样——脸色铁青,缩在袖子里的双手反复紧握成拳又松开,最终却只能无可奈何地叹息一声,哑着嗓子让侍卫放开陈理。
像极了臣前无能的国主。
但是!
陈理那个王八蛋竟然放声狂笑,随后又夺过侍卫手里的长刀,一刀砍了侍卫的脑袋,“本侯给你们机会,你们也不中用啊!”
王颛记得很清楚,当陈理手中流血的刀尖指向自己时,自己竟然不自觉地退开一步。
而且王颛的心里也很清楚,除非哪天自己中用了,真敢一刀砍死陈理,否则的话,这种丢人至极、耻辱至极的场景,大概会一辈子都在脑子里反复涌现。
那么问题来了。
自己真敢一刀砍死陈理和明升那两个王八蛋吗?
答案是不敢!
如果是洪武元年,哪怕是洪武二年,甚至是洪武三年,自己都敢一刀砍死陈理和明升那两个王八蛋。
因为高丽的实力不弱,光是优秀的战马就有十万余匹,朱皇帝绝对不敢把高丽推向胡元。
但是从榷场出现以后,高丽的优秀战马就越来越少。
从十万变成八万。
从八万变成五万。
再从五万变成三万。
最后的结果就是马厩空荡荡,战马在大明。
高丽已经失去了挺直腰背,向大明说“不”的底气。
哪怕陈理和明升那两个王八蛋在高丽如何嚣张跋扈,如何羞辱自己这个高丽国主,自己都只能隐忍。
因为朴成性曾特意写信说明,陈理和明升这两个王八蛋是大明皇帝送到高丽居住的,而在大明那个以疯癫而闻名的驸马的推动下,高丽王京城里更是驻扎了一个大明的千户所,专门负责保卫大明驻高丽使节和陈理、明升这两个王八蛋。
如果自己真的一怒之下砍了陈理和明升,那个千户所会毫不犹豫的冲向高丽王城。
所以,哪怕再怎么忍无可忍,自己也只能一忍再忍。
顶多就是在梦里,在闲下来走神的时候,幻想一下陈理和明升这两个王八蛋被押到高丽宗庙砍头的景象。
想到这儿,原本还脸色铁青的王颛忽然莫名其妙地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
王颛抹了抹眼角,再次哈哈大笑两声。
终于把这两个王八蛋给送回大明了!
等大明太子的婚礼过后,自己便可以寻找机会,伺机向大明皇帝告状诉苦,让大明皇帝把陈理和明升这两个王八蛋送去别的藩国定居。
瞧着王颛略显疯癫的模样,朴成性心里当即便咯噔一声。
王上这是怎么了?
也犯了疯病?
这他娘的哪儿行啊!
人家杨癫疯可以随便犯疯病,因为他是大明皇帝的女婿。
你王颛算个什么东西,竟然敢在大明的京师里犯疯病?
万一被人传扬出去,高丽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你让大明皇帝和太子怎么看待高丽?
你让大明的文武百官怎么看待高丽?
还有,大明诸多藩国又会怎么看待高丽?
现在的高丽可不是七年前控弦十万的高丽,仅仅只是一句“望之不似人君”,你这个高丽国主就算干到头儿了!
朴成性的心里忐忑不安,王颛却又忽然止住了笑声,扭头望着朴成性问道:“我们住在哪里?为何还不见明国前来接待的官员?”
接待?
朴成性很想问问王颛,你他娘的究竟知不知道自个儿姓啥?
你要是姓朱,是大明的亲王,内藩,那么礼部、宗人府都会派人来接待。
可你王颛姓王,只是大明的外藩!
要是搁以前,鸿胪寺会派人前来接待,安排你入住会同馆,就连你带的随从也会安排入住乌蛮驿,光禄寺还会安排好你和随从的一日三餐,礼部还会安排一场宴会。
问题是自从他杨癫疯做了鸿胪寺少卿以后,接待外藩的规矩就被改了——凡有外藩入京,须先到鸿胪寺报备。
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意思就是,你王颛得先自己去一趟鸿胪寺,说明你入京的事由、预计的停留时间、带了多少随从,然后,鸿胪寺才会安排你住会同馆等事宜。
朴成性向着王颛拱了拱手,低声道:“王上,臣已经安排好了,还请王上移驾会同馆,到时会有明国官员迎接王上。”
王颛原本还饱含期待的一颗心,慢慢地沉入了谷底。
明国皇太子大婚之喜,明国依旧如此对待我等外藩。
高丽……在大明眼中,高丽究竟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