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巅之上,突然狂风呼啸,吹得人几乎站立不稳。
然而,在这狂风之中,却有一阵凌厉的撞击声不断响起,仿佛是两把绝世神兵在激烈交锋。
只见剑气纵横交错,如同闪电一般划破夜空,在坚硬的岩石上留下一道道深深的剑痕。
这些剑痕或长或短,或深或浅,每一道都显示出了这一场激战的激烈程度。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那震耳欲聋的打斗声才渐渐停歇下来。
只见秦然手持长剑,稳稳地立在原地,他的眼神锐利如鹰。
而在他不远处,黑衣人卫庄则是依靠着山壁,侧身而坐,他的黑色长袍随风飘动,呼吸略显急促。
“呼...”,
“师弟,看来你已经得到老师几分真传了。”
卫庄微微一笑,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师哥过奖了,你的剑术也愈发精进了。”
“我这不过是机缘巧合罢了,倒是你,这几年剑术可一点都没有落下。”
秦然笑着回答道。
他能有如今的实力,一大部分功劳是那些名贵的丹药。
而卫庄没有这些丹药提升功力,仅仅凭借自身的努力踏入问我境,让秦然还是很钦佩的。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对彼此实力的认可。
沉默片刻后,卫庄突然抬起手,轻抚了一下拇指上的玉扳指,然后缓缓将其摘下。
这枚玉扳指通体碧绿,晶莹剔透,一看便知是一件稀世珍宝。
而上面雕刻着两个古朴的文字,象征意义更是非凡。
“鬼谷”。
卫庄突然将玉扳指抛向了秦然,“这个扳指,应该更适合你才对。”
这枚扳指,不仅是一件珍贵的宝物,更是象征着鬼谷掌门的身份。
秦然望着那枚如流星般疾驰而来的扳指。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他完全没有预料到。
他急忙伸出双手,稳稳地接住了这枚扳指。
扳指入手,一股温润的触感传来,秦然低头仔细端详起来。
这扳指代表着什么秦然很清楚,但是他知道自己的秉性。
秦然实在不是当鬼谷掌门的那块料。
收徒授业、传道解惑,这些对于他来说都是难以承担的重任。
他更愿意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拘束。
所以,秦然毫不犹豫地决定将这枚扳指还给卫庄。
他抬起头,看着不远处的卫庄,笑着说道,
“师哥,这个东西,你还是自己留着吧。”
说着,他手臂一挥,将玉扳指轻轻地抛给了卫庄。
卫庄见状,眉头微微一皱,显然对秦然的举动有些意外。
他伸手接住扳指,凝视着秦然,缓声道,
“今日你胜了,按照规矩,此物当归你。”
秦然当然明白鬼谷的那个不成文的规矩——只有胜者才有资格执掌鬼谷。
但他对此并不在意,他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个位置,而卫庄和盖聂才是更合适的人选。
“时间还早呢。”
秦然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看着卫庄,继续说道,
“难不成师哥认为,从今往后,你便不如我了?”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挑衅,显然是有意激怒卫庄。
因为他深知卫庄的性格,绝对不会轻易认输。
更何况,卫庄如今也已经踏入了问我境,距离那传说中的天人境,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果然,听到秦然的话,卫庄冷哼一声,
“哼!”。
卫庄心里明白,秦然这是在用激将法,但他并不在意。
他对自己的实力有着绝对的自信,相信只要自己潜心修炼,迟早有一天能够勘破问我境,踏入那传说中的天人之境。
更何况,现在的秦然还没有进入天人境,两人之间的差距还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想到这里,卫庄缓缓站起身来,他的身姿挺拔如松,气势磅礴。
他直视着秦然的眼睛,缓缓说道,
“你我以十年为期。”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十年之后,桃谷一战。”
卫庄接着说道,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决然和自信。
最后,卫庄举起右手,展示出那枚象征着胜利的扳指,说道,
“胜者,拥有这枚扳指。”
看到卫庄如此说,秦然心中的豪情如同一股熊熊燃烧的火焰,瞬间被点燃。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空气中回荡,
“既然是十年之约,光是我们两个又有什么意思?”
“不如再加上盖聂师哥,如何?”
这个提议被秦然说出,卫庄略微沉默了一下,并未太过意外。
只见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便如你所愿!!”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却充满了力量。他的回答干脆利落,没有丝毫的犹豫。好似早就猜测到秦然会这么说一样。
此时,虽然在场的只有秦然和卫庄两人,但是他们都坚信,如果盖聂在这里,他也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答应这个提议。
因为这是他们三人身为鬼谷弟子的宿命
而秦然之所以会答应卫庄的提议,其实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他希望通过这场十年之约,能够让卫庄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功力和剑术上,而不是继续卷入反秦的争斗之中。
秦然知道,以卫庄的天赋和实力,只要他专注于修炼,必定能够成为一代剑术大师。
“海槽帮将不会参加会稽郡内的任何战事。”
卫庄面无表情地说道,他的声音冰冷。
“师弟,你好自为之吧。”
卫庄说完这句话后,便转身离去,他的身影迅速消失在秦然的视线中,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
对于卫庄来说,与东瓯国的合作不过是权宜之计。
他对这个边陲小国并没有太多的兴趣,甚至可以说是从心底里看不起。
在他看来,东瓯国入侵大秦,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注定是一条死路。
看着离开的卫庄,秦然微叹,他知道短时间内,卫庄不会放弃复秦的。
不过秦然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卫庄一定会做出改变,毕竟正常情况下,攻破墨家机关城的正是流沙和帝国的合作之下才做到的。
而现在秦然最关心的是剡城的战况。
他无法确定叛军是否会按照自己的预期行动。
秦然立刻动身前往剡城。
只要自己的布置没有出现太大的纰漏,叛军就不敢全力进攻。
毕竟,他们也会有所顾忌,担心遭到反击。
另一边,剡城城下,战况正如秦然所预料的那样发展着。
当秦然的援军如神兵天降般抵达时,翁亭等人顿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他们不敢全力攻城,生怕被身后的秦军偷袭,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唾手可得的胜利。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翁亭决定派遣一员大将领兵一万,前去剿灭身后的秦军,以绝后顾之忧。
然而,这股秦军却异常狡猾,一触即退,根本不给他们交战的机会。
等到反秦大军想要继续攻城时,这股秦军又如同幽灵一般出现在他们身后,如此来来回回地拉扯,让翁亭等人疲于奔命,苦不堪言。
不过翁亭等人也得到一个好消息,身后的秦军中并没有秦然的身影,他被围困在了峡谷之中。
这个消息对于翁亭等人来说,无疑是惊喜。
他们原本就对攻城之事犹豫不决,如今得知秦然被困,更是不准备再继续攻城。
一众反秦大军的高层们纷纷将注意力从攻城转移到了秦然的生死上。
在他们看来,只要秦然死在这里,那么城内的守军必然会失去主心骨,士气低落,不可能再坚守下去。
到那时,他们便可不费吹灰之力地攻下剡城,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标。
然而,就在他们沉浸在喜悦之中时,一个犹如晴天霹雳般的消息突然传来。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这本应是一个平静的时刻,但这个消息却让所有人都震惊不已。
海槽帮的刺杀行动竟然失败了。
这是一个让人始料未及的结果,因为他们原本以为这次行动必定能够成功,将秦然置于死地。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秦然不仅没有被刺杀,反而实力更上一层楼。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惊雷,在江湖中引起轩然大波。
天下间本就鲜有敌手的秦然,如今更是无人能敌了。
“天人境?”
当这个词汇在人们口中传开时,许多人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怎么可能!!”有人惊呼道,
“他年纪轻轻,难道就已经达到了鬼谷子的实力了吗?!”
反秦势力中有不少江湖人士,他们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完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天人境,对于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简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传说。
他们从未想过,一个如此年轻的人竟然能够达到如此境界。
“完了完了!!”
有人惊恐地喊道,声音中充满了绝望和懊悔。
“海槽帮不是号称东南沿海第一杀手组织吗?!!”
另一个人难以置信地说道,仿佛对海槽帮的失手感到十分震惊。
“怎么会失手呢?”
“早知道如此,还不如不去刺杀。现在好了,反而让秦然的实力更进一步。”
有人开始对这次刺杀行动的失败感到懊悔不已。
“这以后,天下间还有谁能杀得了他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现在全都后悔起来。
这次出兵,本来就是为了配合海槽帮刺杀秦然,可谁能想到,海槽帮竟然会失手。
如今刺杀计划失败,大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时间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秦然没杀成,剡城没攻下。
再耽搁下去,秦然亲自前来掌兵,别说取得什么战果了。
恐怕所有人都要交代在这。
想到这里,翁亭脸色漆黑。
“撤兵!”
“退回诸暨,从长计议。”
翁亭心中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
或许该听项氏一族的话,这次不该贸然起兵。
只不过现在他们骑虎难下。
好不容易聚起数万大军,还攻破了数座大城。
这等战果可是各地反秦势力这几年来最大的一次了。
可现在随着秦然的到来,恐怕要灰飞烟灭了。
随着翁亭下令,数万大军开始缓缓向着诸暨城方向撤去。
当秦然赶来之时,这里战事已经结束。
“上将军!!”
秦军将领见秦然安然无恙也是长舒一口气。
“即刻整顿兵马随我回援大越城!”
秦然面色凝重的下令道。
他的目光仿佛能透过人群看到大越城的战况。
随着这里的敌人如潮水般撤退,战场上的紧张气氛稍稍缓解,但秦然的心中却并未放松。
因为他深知,大越城那里还有六万敌军,他们的动向不明,局势依然严峻。
此时大越城下,东瓯国的大将满脸愁容,垂头丧气,步伐沉重地走进了吴仲谋的大帐。
“什么?”
吴仲谋听到大将的禀报后,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满脸惊愕。
“这个秦然简直太猖狂了!!”
“竟然妄想用他的一句话就让我东瓯国放弃十几座城池,灰溜溜地撤回去?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吴仲谋的声音在大帐中回荡,震得帐顶都微微颤动。
他对秦然的要求感到无比愤怒和不屑。
尽管得知刺杀失败,吴仲谋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失望。
在他看来,秦然就算实力再强,也不可能以一人之力斩杀数万大军。
战场之上,拼的不是个人武力,而是谋略。
这一点,吴仲谋对自己很是自信。
“大帅,秦然说的不像是假话。”
“我们还是从长计议吧。”
亲眼目睹血腥一幕的东瓯大将吞吞吐吐的劝说道。
如果可以,现在他就想返回东瓯。
“哼!!”
“我看你是被吓破了胆。”
“传我命令。”
“攻下大越城,任由将士们劫掠三日!!!”
为了尽快攻破城防拿下大越城,化被动为主动,吴仲谋下达了一个提升士气的命令。
而听到这个命令的东瓯国将士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 即使是傍晚,还在不断地强攻城墙。
惨烈的厮杀不断。
大越城下,已经不知道堆积了多少具尸首。
城内的守军状况也不算好。
面对强攻,秦军每日的伤亡也在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