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万兵马对战两万不到的敌军,这本应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但如今却打到了如此惨烈的地步,己方不仅损兵折将,而且还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这让吴仲谋几乎要崩溃了。
“进攻!给我狠狠地打!”吴仲谋满脸怒容,双眼赤红,他不顾周围众人的劝阻,声嘶力竭地疯狂大喊道。
然而,他的命令并没有得到将领们的积极响应。相反,众多东瓯国的将领们纷纷围拢上前,七嘴八舌地劝说起来。
“大帅,我们还是撤吧!再这样打下去,我们的损失会越来越大啊!”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先退回吴县,凭借高大的城墙固守,才是上策啊!”
“就是啊,大帅,您要冷静啊!我们不能再继续冒险了!”
这些将领们显然已经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信心,他们现在只想尽快退回吴县,利用坚固的城墙来抵御敌人的进攻。
“混账!!”
吴仲谋怒发冲冠,满脸涨得通红,他的吼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云霄。
“你们要做什么?!!”
“放开我!”
吴仲谋挣扎着,试图挣脱将领们的束缚,但他们的力量太大,他根本无法动弹。
“秦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继续进攻下去,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吴仲谋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绝望和不甘,他的身体因为愤怒而颤抖着。
然而,被一众将领簇拥着的吴仲谋,此时已经失去了对局势的掌控。
他的呼喊和咆哮并没有引起将领们的共鸣,他们反而对他的话语充耳不闻。
“大帅!!”
“我们撤吧!!”
“你们这群滚蛋!贪生怕死!!”
吴仲谋怒不可遏,他的咒骂声在空气中回荡,“东瓯国的大业早晚毁在你们的手中!!”
但东欧国的将领们根本不给吴仲谋说话的机会,他们迅速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东欧国的士卒们听到命令后,心中都长舒了一口气。
他们原本就对这场战斗感到恐惧和疲惫,如今听到撤退的命令,纷纷如释重负。他们开始缓缓地向后撤退,脚步显得有些踉跄。
然而,就在敌人的攻势逐渐减弱、呈现出颓废之势时,秦然毫不犹豫地果断下达了反攻的命令。
尽管秦军的士卒们经过长时间的激战,体力早已透支到了极限,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依然迅速地响应了这道命令。
刹那间,大秦的士卒们如同一群被激怒的猛虎,以惊人的速度展开了猛烈的反攻。
那些还来不及撤退的东欧国士卒,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击打得措手不及,纷纷惨死在秦军如暴风骤雨般的进攻之下。
“快退!!!”
东欧国的将领们们惊恐地大喊,试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随着秦军的杀出,东欧国的军阵瞬间土崩瓦解,大量的士卒开始惊慌失措地向四周逃窜,完全失去了战斗的意志。
原本计划周详的围歼战,此刻却变成了一场闹剧。
最终,吴仲谋和一众东欧国的将领们,不得不率领着三万多残兵败将,狼狈不堪地退回了吴县。
这一战,他们损失惨重,几乎损失了一半的兵力。
而秦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同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早已无力继续追击。
虽然秦军的损失也接近一半,可是双方付出的代价却是完全不同。
吴仲谋怎么也没有想到,东欧国大军在这一战中竟然损失如此惨重,将近三万兵马都折损在了战场上。
而反观秦军,他们的伤亡人数却只有八千左右。
那些成功逃回吴县的东欧国将士们,直到此时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然而,这一战的消息却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整个会稽郡内传播开来。
那些仍然处于大秦掌控之下的城池,人们纷纷对这场胜利赞叹不已。
他们对秦军的上将军秦然更是赞不绝口,“不愧是上将军啊,居然能够如此轻易地击败敌军!”
“会稽郡这下有救啦!”
心向大秦的百姓们更是兴奋地欢呼起来,他们高喊着。
“这个秦然难道真的是不可战胜的吗?”
“有他在,六国恐怕永远都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啊!”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反秦势力。他们一个个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垂头丧气,满脸愁容。
在诸暨城内,翁亭等人得知前方的战况后,同样感到难以置信。
他们原本以为,自己在撤退之后,吴仲谋一旦得知这个消息,就会自然而然地撤军。
可谁能料到,吴仲谋不仅没有撤军,反而与秦军展开了一场激战,最终还落得如此惨败的下场。
“这个吴仲谋实在是太自负了!”
翁亭一脸凝重地皱起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
“秦然岂是那么好对付的?”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吴仲谋的不满和对局势的担忧,“这下好了,损兵折将,这会稽郡看来是守不住了。”
众人面面相觑,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吴仲谋的轻敌导致了如此糟糕的局面,让他们不禁对这个合作伙伴产生了质疑。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有人焦急地问道。
“东欧国要是被打出去了,剩下我们几座孤城,能守得住吗?!”
另一个人附和道,声音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是啊,这可怎么办!!”
一时间,众多反秦将领纷纷表示担忧,他们开始为自己的后路担忧起来。
毕竟,他们已经站在了明面之上,退路几乎被断绝了。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
“看来,也只有去见一下他们了。”
翁亭无奈地叹息一声,心中暗自思忖着。如今的局面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似乎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
他不禁想起之前曾经被项氏一族劝说过,让他们不要趁着这个机会起兵,而他们并未听从劝告。
事到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寻求他们的帮助了,看看他们对于目前的状况有什么好的建议。
毕竟大家都有同一个目标,那就是推翻暴秦。
相信项氏一族不会见死不救的。
而与此同时,在另一边,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秦然成功击退了吴仲谋的军队。他率领着大战过后的大军缓缓地退回了大越城。
进入城中后,秦然并没有丝毫的松懈,他深知这场战争远未结束。
经过短暂的休整,他立刻召集了将领们,共同商讨下一步的战略。
“经此一役,东欧国的实力已经大受损伤,他们恐怕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
秦然面色凝重地分析道。
众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都清楚地看到了东欧国在这场战斗中的颓势。
“传我命令,各城守军全部出动!”
秦然沉默片刻后突然下令,“在半个月内,必须拔掉除了吴县、诸暨、上虞这三座大城之外的所有小城!”
他的决定让在场的将领们都为之一震,但他们也明白秦然的决心和判断。
即使这三座大城目前仍被敌人牢牢掌控着,但秦然心里很清楚,在外部没有任何援军支援的情况下,东欧国绝对不可能长时间支撑下去。
秦然之所以会果断地下达这样的命令,完全是基于他对局势的准确判断。
他坚信,在接下来的短短几天时间里,东欧国和叛军必定会将他们的绝大部分兵力都收缩到那三座大城之中,而不会傻乎乎地去死守那些无足轻重的小城。
如此一来,这就给了秦军一个绝佳的机会。
“诺!!”
听到秦然的命令,众将领齐声应道,然后如离弦之箭一般迅速离去,执行各自的任务。
秦然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全身的疲惫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此时,秦然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结束会稽郡的这场战事,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往豫章郡。
因为他深知,那里才是南方各郡动乱的根源所在,如果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南方的局势就永远无法真正稳定下来。
而在会稽郡的一处偏僻的野外之地,有一个地方显得格外宁静。
这里,正是项氏一族隐居的地方。
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
然而,这份宁静却被一个不速之客打破了。
来者正是反秦大将翁亭。他此番前来,便是要与项氏一族商议义军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当翁亭说明来意之后,项梁心中虽然有些无奈,但还是接见了他。毕竟,项梁也不想眼睁睁地看着数万义军就这样覆灭。
“项将军!!”翁亭一见到项梁,便如同见到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半跪在地,恳切地请求道,“还请指点迷津啊!!”
项梁看着眼前这个满脸焦急的人,心中不禁叹了口气。他自然知道翁亭此次前来所为何事,之前他也曾劝说过众人,但他们却一意孤行,根本不听他的劝告,如今才导致了如此糟糕的局面。
“唉!!”项梁沉重地叹息一声,缓缓说道,“战事我都已经听说了。”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惋惜,“翁兄,现在的情况对你们已经非常不利了。”
项梁的话语让翁亭的脸色变得更加凝重,他知道项梁所言不假。然而,面对如此艰难的局势,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请项将军看在同为楚人的份上,救救大家吧!”翁亭满脸恳切地再次开口说道。
项梁听后,沉默了许久,一直没有说话。
翁亭见项梁迟迟不回应,心中愈发焦急难耐,额头上也渐渐渗出了一层细汗。
过了好一会儿,项梁才终于缓缓开口,“如今之计,恐怕只有一个办法了。”
翁亭一听,精神一振,连忙追问道,“将军快快请讲!”
项梁深吸一口气,面色凝重地说道,“放弃诸暨,将大军化整为零,遣散到民间去。”
翁亭闻言,不禁眉头一皱,面露难色。
项梁见状,赶忙解释道,“这虽然看似是个险招,但却是目前唯一能保存实力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被敌军一网打尽,以待他日东山再起。”
项梁的声音虽然低沉,但却充满了坚定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