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处宁静祥和的乡村田园中,隐藏着一个曾经强大的家族——项氏一族。
他们远离尘嚣,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但实际上,他们一直在暗中关注着天下局势的变化。
而东瓯国也时刻关注着会稽郡的局势,他们深知大秦虽然已经一统天下,但各地仍有许多人心存不满,对秦朝的统治心怀怨恨。
这些人虽然暂时选择蛰伏起来,但他们都在默默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以图东山再起。
因此,当东瓯国入侵之后,他们迅速采取行动,秘密派遣使者与会稽郡内那些反秦的势力取得联系。
这些使者以丰厚的利益为诱饵,向反秦势力许下承诺,不仅答应给予他们大量的财富和资源,还保证东瓯国不会占领会稽郡这片土地。
相反,一旦东瓯国人离开,这片疆土将重新交还给反秦势力,由他们自行治理。
在这样诱人的条件下,会稽郡内的众多反秦势力纷纷心动,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借助东瓯国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于是,这些反秦势力联合起来,共同找到了项氏一族,希望项梁能够挺身而出,带领他们光复大楚,恢复昔日的荣耀。
然而,项梁的目光如炬,他对局势的洞察力堪称毒辣。
在项燕战死、四十万楚军被秦人击溃之后,他深深地领悟到一个残酷的现实,只要始皇帝还在世,天下人就绝对没有任何翻身的机会。
因此,当众多反秦势力纷纷前来劝说项梁时,他毫不犹豫地全部回绝了。
他深知这些人各怀鬼胎,有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有的则是被一时的义愤所驱使。
而项梁心中明白,与这些人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
不仅如此,项梁还特别提醒他们要警惕东瓯国的野心。他
深知这个番邦国家表面上与反秦势力合作,但实际上却心怀叵测。
就算反秦事业最终成功,东瓯国也绝不会兑现他们的承诺。
更重要的是,楚国虽然已经灭亡,但项氏一族绝不会勾结番邦异族来进攻自己昔日的城池,更不会杀害曾经的臣民。
项梁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绝不做这种背信弃义之事。
然而,众多反秦势力对项梁的拒绝并不理解,他们认为项梁是被大秦的强大所吓倒,早已失去了当年的锐气。
于是,这些人毅然决然地单方面与东瓯国合作,共同反抗大秦。
这一决策最终导致了会稽郡局势的再度崩坏。
“叔父放心,等我长大了,一定会重铸我项氏一族的荣光,光复大楚!!”
三岁孩童稚嫩的声音中透露出一股坚定和决绝,仿佛这个目标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他幼小的心灵之中。
项梁凝视着眼前这个年仅三岁的侄儿满意地点点头,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欣慰之情。
尽管孩童的稚气尚未完全褪去,但他那明亮的眼睛里却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决心。
这个三岁的孩童,不仅拥有远大的抱负,更令人惊叹的是他那超乎常人的力量。
他竟然能够轻松地拿起几十斤重的长戟,这无疑是一种天赋异禀的表现。
项梁深知,这样的神力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罕见,而他的侄儿显然是上天眷顾的宠儿。
“羽儿,你是我项氏一族未来的希望!!”
项梁将一切都寄托在他这个侄儿的身上了。
此刻的会稽郡却笼罩在一片紧张和恐惧的氛围之中。
秦然一行人缓缓地来到了郡中的一座小城前,远远望去,城门紧闭,城墙上戒备森严。
这座小城原本是一个宁静祥和的地方,但自从东瓯国入侵之后,整个郡内的城池都变得如同惊弓之鸟一般。
当秦然他们逐渐靠近城门时,突然间,一阵箭雨如蝗虫般飞射而来。
这些箭矢密密麻麻,带着凌厉的气势,直直地朝着他们袭来,最终箭矢落在了在距离他们几丈之外。
“止步!”。
“来者何人!!”
一声高呼响起,声音中透露出警惕与威严。
城墙上,一名甲士,手持长戟,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城墙下的来人。
战马之上的秦然听到这两声呼喊,眉头微微一皱。
他心中有些诧异,因为他身后的亲卫们都身着秦军的甲胄,城上的人理应能够认出他们的身份。
“大胆!”亲卫副将见状,立刻驱马向前,怒声喊道,
“看清楚了,这位可是关内候上将军兼任廷尉大人!!”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传到了城墙之上,让人不禁为之一震。。
“尔等速速打开城门!!”
秦然的名字,可谓是威震四海。他的战功赫赫,声名远扬,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朝堂之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当亲卫副将自报家门之后,城墙上立刻引起了一阵骚乱。
士卒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显然对城下来人的身份感到十分惊讶。
只不过,城门依然没有打开。
“有何凭证!”
城墙上的甲士并没有被亲卫副将的气势所吓倒,只是声音缓和了许多。
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按照常理来说,秦然应该身在齐郡,那里距离会稽郡有千里之遥。
而且,他们也没有收到任何消息,说秦然会被派到这里来。
亲卫副将见到这一幕,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意。
守将对他们上将军如此怠慢,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他正准备发作,却被秦然一把拦住。
秦然面沉似水,缓缓说道,“此乃惊弓之鸟罢了。”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透露出一种沉稳和自信。
秦然心里明白,守将如此谨慎,必定与当前的战事有着密切的关系。
想要证明自己的身份,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
只见秦然突然身形一动,从战马上飞身而起,直直地朝着城墙疾驰而去。
这一幕让守城的将士们都惊呆了,他们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地看着秦然在空中急速飞驰。
要知道,秦然所在的位置距离城墙至少有几十丈之远,这样的距离对于普通人来说简直就是天堑。
然而,秦然却如履平地一般,轻松地跨越了这段距离。
“他飞过来了!!”
城墙上的守军们惊恐地大喊道。
“小心!!”
有人惊恐地尖叫着,守军们立刻陷入了一片慌乱之中。他们手忙脚乱地拿起弓弩,纷纷将箭头对准了空中的秦然,准备随时发动攻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守军将领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他脸色一变,连忙高声大喊,
“快将弩箭全都放下!!”
守军将领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位能够飞身而来的人,极有可能就是上将军秦然本人。
毕竟,天下间能够拥有如此绝世武功的人寥寥无几,再加上他身后那支训练有素的亲卫铁蹄,想要伪装成秦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随着秦然如落叶般轻盈地落地,他的身影出现在众人面前。
他的出现,让周围的秦军都不禁为之一震。
只见秦然气定神闲地站在原地,周围的秦军手持长戟,如临大敌般将他紧紧地围在中央。
然而,面对这紧张的局势,秦然却毫无惧色,
“守将何人?”
秦然的声音并不大,但却如洪钟一般在空气中回荡,让人无法忽视。
他的语气平静而威严,仿佛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让他惊慌失措。
守将听到秦然的问话,连忙上前一步,双手接过秦然手中的令牌。
他仔细端详着令牌,片刻之后,脸色突然变得极为震惊,单膝跪地,
“末将眼拙,请上将军降罪!!”
他的心中充满了自责,因为他竟然没有认出眼前这位赫赫有名的上将军。
然而,秦然并没有怪罪这位守将。
他的目光扫过守将,然后落在了城门上,缓缓说道,“起来吧。打开城门,让他们入城。”
他的语气依然平静,没有丝毫的波澜。
守将如蒙大赦,他连忙站起身来,对着身后的士兵们喊道,
“快!打开城门!”随着城门缓缓打开,亲卫的队伍鱼贯而入。
进入城内后,秦然看着守将问道,“跟我说一下,会稽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守将听到秦然的问题后,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将自己所知道的所有消息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秦然。
在守将的心目中,秦然可是赫赫有名的战神,他的到来无疑给东瓯国和那些反贼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们的好日子恐怕就要到头了。
然而,当秦然听到会稽郡内的反贼们竟然与里应外合时,他的眉头一皱,显然对这个情况感到有些担忧。
沉默片刻后,秦然突然开口问道,
“项氏一族是否参与了此事?”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个问题的高度关注。
守将听到这个问题,稍稍迟疑了一下,然后回答道,“这一点,末将并未听说。”
他驻守的这座城池规模较小,所掌握的消息也相对有限,对于项氏一族是否参与其中,他确实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
秦然听了守将的回答,并没有继续追问下去,“但愿他们没有参与这件事吧。”
他的话语中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似乎对那个还是孩童的命运之人有着特殊的看法。
尽管这个人将来可能会成为大秦的掘墓者,但秦然现在并不太想对他出手。他相信这一次,这个孩子不会有机会问鼎天下。
无论如何,秦然决定暂时放下对项氏一族的疑虑,集中精力应对眼前的局势。
此时此刻,会稽郡内的形势异常严峻。
东瓯国的军队约有十三万之众,如汹涌的潮水般压境而来。
相比之下,秦军的主力却只有区区三万不到,人数上的巨大差距使得秦军在这场战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
而且在郡治被攻破之后,这三万秦军不得不分别撤退到附近的两座城池内固守,以抵御东瓯国的进攻。
然而,这两座城池的防御力量毕竟有限,面对如此庞大的敌军,它们能否坚守下去还是一个未知数。
更为糟糕的是,会稽郡内的反秦势力也趁机崛起,他们聚集起来的近五万兵马,无疑给秦军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如此一来,秦军所要面对的敌人总兵力已经接近二十万,而整个会稽郡所有的兵马加起来,也不过才五万左右,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局势岌岌可危。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然深知留在这座小城已经很难有所作为。
毕竟这里的兵力太过有限,难以与敌人正面抗衡。
而且根据最新的情报显示,敌人距离这座小城还有一段不短的路程,暂时还不会对这里构成直接威胁。
经过深思熟虑,秦然决定将几女和亲卫安置在这座小城中,确保她们的安全。
虽然这座小城规模不大,但至少能为她们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栖息之所,让她们不必再像之前那样风餐露宿。
“你们就留在这里吧,”
秦然安慰着几女,“虽然这座城池不大,但也算是有个安身之处了。而且这里还有热水,可以让你们好好洗个澡,放松一下。”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几女的关怀和体贴。
而明珠夫人她们也明白接下来的事很复杂,她们帮不上忙,非要跟在秦然身边只能给他添麻烦,所以全都同意了。
“你一定要小心啊。”
临行前,焰灵姬快步走到秦然面前,满脸忧虑地轻声嘱咐道。
她那双美丽的眼眸中流露出对秦然的关切之情,仿佛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
秦然感受到了焰灵姬的关心,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自信的微笑。
“放心,能伤到你夫君的人,恐怕还没有出生呢!”
他的声音,透露出一种无比的自信和霸气。
说罢,秦然动作潇洒地翻身上马,缰绳一拉,骏马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去,直奔大城方向。
与此同时,在这段时间里,手持秦然令牌的亲卫们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大秦控制下的各个城池之间。
他们在传达一个重要消息。
上将军秦然已经抵达会稽,亲自执掌军事大权!
这个消息如同春风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会稽郡,大秦的官吏和将士们听闻后无不欢欣鼓舞,士气大振。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反秦势力和东瓯国的人们却如同被寒霜打过的茄子一般,瞬间失去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