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第一个傍晚,刘汉云背着装满资料的书包,站在市图书馆门口等林白玉。巷口的烤红薯店还没出摊,倒是有个卖西瓜的小贩推着车经过,吆喝声裹着西瓜的甜香,在晚风中飘得很远。
“这里。”
林白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刘汉云回头,看见他手里提着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两本厚厚的《灵气数学模型》,还有一个用布裹着的东西 —— 解开布一看,是个自制的星图板,木板上用墨笔描着星座的连线,边角还贴着几张荧光贴。
“上次你说想对照星图算灵气周期,我找爷爷要了块旧木板,自己画的。” 林白玉把星图板递给他,指尖沾着点墨渍,“晚上在图书馆顶楼能看到星星,咱们可以试着把灵气数据和星象对应上。”
刘汉云接过星图板,木板带着淡淡的松木香,墨笔的线条虽然不算工整,却看得出来很用心。他想起寒假里林白玉给的腊梅书签,想起春天的迎春花瓣,忽然觉得,林白玉总是用这种最朴素的方式,把关心藏在细节里。
进了图书馆,他们直奔顶楼。傍晚的风很凉快,吹走了白天的燥热。刘汉云把笔记本电脑放在长椅上,调出之前采集的灵气数据,林白玉则展开星图板,借着夕阳的光调整角度:“你看,北斗七星的位置变化,和修炼班同学凌晨三点的灵气峰值几乎同步,咱们可以用这个做个动态模型。”
两人凑在电脑前,一边对照星图一边调整数据,偶尔有晚归的图书馆管理员经过,都会笑着问一句:“又在研究你们的‘灵气数学’啊?” 刘汉云总会点点头,心里满是踏实 —— 以前他总怕别人觉得 “用数学研究修炼” 很奇怪,现在却发现,认真做一件事的时候,根本没人会嘲笑你。
天色渐渐暗下来,星星一颗接一颗地冒出来,落在星图板的荧光贴上,像是把夜空搬进了手里。刘汉云看着屏幕上逐渐成型的动态模型,忽然想起去年夏天,自己还躲在网吧里,对着电脑屏幕麻木地敲击键盘,那时的夜空,好像从来没有这么亮过。
“饿了吗?” 林白玉突然开口,从帆布包里掏出两个三明治,“早上我妈做的,还带着点温度。” 他又拿出一瓶橘子汽水,拧开瓶盖递给刘汉云,“上次你说喜欢这个味道,我特意带的。”
刘汉云咬着三明治,面包里夹着新鲜的番茄和煎蛋,味道很家常,却比任何网吧里的泡面都香。他喝了口橘子汽水,气泡在舌尖炸开,甜丝丝的味道混着晚风,格外舒服。
“对了,” 林白玉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一张纸条,上面是一串地址,“我查了,下个月市里有个‘跨学科创新展’,咱们可以把模型报上去,说不定能让更多人知道,数学和修炼也能结合。”
刘汉云接过纸条,指尖捏着那张薄薄的纸,忽然觉得心里有团小小的火苗在跳动 —— 以前他总觉得自己 “放弃修炼就没了价值”,现在却能带着自己做的模型,站在更大的舞台上,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好啊,” 刘汉云笑着点头,“咱们这几天再把模型完善一下,争取拿个好成绩。”
夜深的时候,他们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走在图书馆门口的小路上,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蝉鸣声从路边的槐树上传来,和脚步声混在一起,格外热闹。林白玉忽然停下脚步,指着天上的北斗七星:“你看,那颗天枢星的位置,正好对应模型里灵气最稳的点,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找到了自己的轨道。”
刘汉云抬头看向夜空,北斗七星在墨蓝色的天幕上格外明亮,像是一盏盏小灯,照亮了脚下的路。他想起这一年来的变化 —— 从网吧到图书馆,从迷茫到坚定,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原来人生真的像星图一样,只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就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轨迹。
快到巷口时,烤红薯店的灯亮了起来,甜香飘满了整条街。刘汉云拉着林白玉跑过去,买了两个热气腾腾的烤红薯:“上次说好请你的,这次终于兑现了。”
林白玉接过烤红薯,剥开一点皮,热气裹着甜香冒出来,他咬了一口,笑着说:“比我想象的还好吃。”
刘汉云也咬了一口,红薯的甜意在嘴里散开,暖到了心里。他看着巷口的路灯,看着手里的烤红薯,看着身边的林白玉,忽然觉得,这个夏天,这个夜晚,就是最好的时光 —— 有喜欢的事,有在意的人,有看得见的未来,还有一颗不再迷茫、装满了光的心。
“明年夏天,” 刘汉云忽然开口,“咱们还来这里,还看星图,还吃烤红薯,好不好?”
林白玉点了点头,眼里映着路灯的光,格外亮:“好,一言为定。”
夏夜里的风还在吹,蝉鸣声还在响,烤红薯的甜香还在飘。刘汉云握着手里温热的烤红薯,心里满是踏实和期待 —— 他知道,未来还有很多个夏天,还有很多个像这样的夜晚,而他会带着这份热爱,带着身边人的陪伴,继续走下去,把自己的星图,画得越来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