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现在!
星种不顾系统过载的警告,将移动功率输出推到极限,沉重的身躯如同离弦之箭(相对它平时的速度而言)冲向那扇防爆门。身后,能源节点发出了最终崩溃前的、如同垂死哀嚎般的尖锐鸣响。
它侧身,强行挤过那道狭窄的门缝,金属外壳与门框摩擦发出刺耳的噪音,留下深深的划痕。
就在它整个身体刚刚脱离厅室的瞬间——
“轰!!!”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从身后传来!强烈的冲击波即使隔着厚重的防爆门,也狠狠推了星种一把,让它向前踉跄了几步,几乎失去平衡。炽热的气浪从门缝中喷涌而出,夹杂着金属碎片和烧焦的生物质残骸。
【警告!后方高能反应!】
【能量水平:17.8%……结构完整性:28%……背部装甲轻微损伤……】
星种没有回头,也没有停留。它沿着来时的通道,以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向核心区域撤退。它能感应到,厅室内的能量信号在爆炸后急剧衰减,但那两只幸存猎食者的生命信号并未完全消失,只是变得极其微弱,并且……在缓慢地恢复。
它们比想象的更难杀死。
谜影重重
暂时安全后,星种在一个通道拐角处停下,将自己隐藏在阴影中,启动了最低功耗的休眠模式,同时全力进行系统自检和损伤评估。
刚才的遭遇战虽然短暂,但消耗巨大,并且暴露了更多问题。它的武器系统严重不足,面对快速再生且数量占优的生物敌人非常吃力。自身的防御在多次冲击下也变得更加脆弱。
而比物理损伤更让星种核心发寒的,是那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从mULE-73那不合常理的幸存和求救,到其体内隐藏的异常代码;从运输日志中指向不明的任务,到储藏点那些装着“纯净”种子碎片的隔离箱;再到那个作为触发器和信标的芯片,以及恰好在其被读取时过载的能源节点……
这一切环环相扣,逻辑清晰,目的明确:利用它可能对幸存者产生的潜在救助逻辑,以及它对情报的渴望,将它引导至特定地点,触发陷阱,要么借能源过载和变异生物之手将其消灭,要么至少重创它,并通过芯片向幕后黑手报告它的存在和状态。
这个“第三方”不仅了解要塞的结构和资源分布,似乎还对星种的行为模式有一定的预判。它们拥有相当的技术能力(隐藏代码、设计陷阱),并且其目的与“种子”截然不同——更加冷静,更加……像是一个有组织的 intelligence operation(情报行动)。
是联盟内部其他机构?还是……非人类势力?那个“深层结构维护部”是否就是这个“第三方”的幌子?
星种重新调取了从主控台和守护者机器人那里获取的、关于theta计划高层的数据碎片。theta博士的直属团队人员名单、权限记录、通讯日志……它以前重点关注的是与“种子”直接相关的研究和失控过程,现在,它开始寻找任何与“深层结构维护部”、“特殊样本处理”、“非公开安全协议”相关的蛛丝马迹。
过滤、交叉比对、关联分析……
几个之前被忽略的异常点浮现出来:
·在“种子”核心活性首次出现指数级增长、也就是失控前大约三个标准月,有一批权限极高的加密数据流从主控台发出,接收方并非任何已知的研究小组或安全部门,而是一个标记为“档案库7b”的虚拟地址。数据流的内容被多重加密,无法直接解读,但其数据包结构特征,与星种在mULE-73底层固件中发现的“杂音”代码有微弱的相似性。
·在核心爆炸前最后几个小时,主控台记录到数次来自要塞深层(接近“遗迹原生层”入口区域)的、短暂的、高带宽通讯请求,目标指向一个未知的星域坐标。请求均被要塞的对外通讯屏蔽系统拦截,但发起者的身份识别码经过伪装,无法追踪。
· theta博士的私人研究日志中,有几段被部分删除的记录,残留的关键词包括“……不应触及的领域……”、“……他们在利用裂痕……”、“……守护者并非唯一古老的……”这些记录的时间点,恰好与“深层结构维护部”在官方记录中首次出现的时间吻合。
线索支离破碎,但指向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可能性:在theta计划内部,或者说依附于其之上,存在着一个隐藏更深的、目的未知的派系或组织。他们可能早在“种子”失控前就已经在活动,并且他们的兴趣,可能不仅仅在于“种子”本身,更在于这个活体遗迹更深层的秘密,甚至……可能与“守护者”以及“紫色水晶”这类古老存在有关。
mULE-73体内的代码,储藏点的陷阱,很可能就是他们的手笔。他们现在是否仍然活跃在要塞的某个角落?那个“数据汇流及深层通讯阵列”是否是他们的一个据点?
星种意识到,它面临的不仅仅是“种子”残骸和能量枯竭的生存挑战,更卷入了一个更加复杂和危险的暗流之中。它必须更加谨慎,任何决策都可能带来连锁反应。
抉择与准备
能量水平维持在17%左右,结构完整性28%,系统功能经过自检和临时修复,基本稳定在最低作战标准。但无论是深入“遗迹原生层”寻找终极答案,还是应对潜在的“第三方”威胁,这点实力都远远不够。
它有几个选择:
1.返回临时据点:相对安全,可以利用反应堆能源缓慢充电和修复。但被动等待,意味着可能错过“间歇期”的行动窗口,并且据点位置可能已经因mULE-73事件而暴露。
2.继续探索“遗迹原生层”:高风险,可能高回报。但以目前状态,生还几率极低。需要更多准备。
3.主动调查“第三方”:前往“数据汇流及深层通讯阵列”一探究竟。这同样危险,但或许能获取关于这个潜在敌人的关键情报,甚至找到可利用的资源或弱点。
4.尝试修复并武装自己:在核心区域或其他可能找到备用零件的区域搜寻,尽可能提升自身战斗力和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