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完毕后,司马懿又语重心长地对众将领说道:“此次军备整顿,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你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督促手下的将士刻苦训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同时,要安抚好百姓,不可过度征调民力,以免引起百姓的不满。只有军民同心,我们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平定天下。”
众将领纷纷表示,定会按照司马懿的吩咐,认真做好军备整顿工作。
与此同时,在汉中的一处险要关口 —— 阳平关,赵云正身披铠甲,手持长枪,站在关墙上眺望远方。关墙之下,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山风吹过,卷起阵阵尘土,更显边关的苍凉与肃穆。赵云虽已年近七旬,但依旧精神矍铄,目光如炬,丝毫不见老态。
身旁的副将陈应走上前来,拱手道:“将军,近日曹魏在雍州和凉州一带动作频频,不仅大规模征兵,还在囤积粮草,看其架势,似乎是在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赵云闻言,眉头微微一皱,沉声道:“果然不出我所料,曹魏贼子贼心不死,始终觊觎着我蜀汉的土地。看来,司马懿那老狐狸已经开始行动了。我们必须加强阳平关的防御,同时密切关注曹魏的动向,一旦他们有任何异动,立刻上报丞相。”
“是,将军。” 陈应领命后,转身下去安排防御工作。
赵云则继续站在关墙上,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了当年跟随先帝刘备南征北战的岁月,想起了先帝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的遗志,想起了丞相诸葛亮为了北伐中原、恢复汉室所付出的心血。如今,曹魏又在策划新的阴谋,想要破坏蜀汉与江东的联盟,进而消灭蜀汉和江东。作为蜀汉的将领,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将士们!” 赵云突然转过身,对着关墙上的将士们高声喊道,“曹魏贼子正在整顿军备,想要入侵我蜀汉,破坏我们与江东的联盟,灭亡我们的国家!我们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阳平关是汉中的门户,只要我们坚守住阳平关,就能为丞相争取更多的时间,等到丞相做好北伐的准备,我们定能北伐中原,恢复汉室,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关墙上的将士们听了赵云的话,个个群情激昂,齐声喊道:“愿随将军死守阳平关!北伐中原,恢复汉室!”
喊声响彻云霄,在山谷间久久回荡。赵云看着将士们坚定的眼神,心中感到无比的欣慰。他知道,只要有这些英勇无畏的将士在,阳平关就固若金汤,曹魏贼子就休想前进一步。
在江陵,陆逊也正为应对曹魏的阴谋而忙碌着。江陵作为荆州的重要城池,是蜀汉与江东联盟的关键纽带,也是抵御曹魏进攻的重要防线。陆逊深知,一旦江陵失守,不仅荆州将陷入危险之中,蜀汉与江东的联盟也将面临破裂的危机。
此时,陆逊正坐在府中的书房里,与前来汇报情况的探子交谈。探子躬身说道:“将军,根据我们的侦查,近日曹魏的荆州刺史王昶在荆州北部边境增派了大量的兵力,同时还修建了许多防御工事。此外,曹魏的扬州刺史满宠也在扬州一带加强了军备,似乎是在防范我们江东的进攻。”
陆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思片刻后,说道:“看来司马懿的动作很快啊,一边派人前往江东挑拨,一边又在边境加强军备,想要对我们形成威慑。你继续派人密切关注曹魏的动向,一旦有任何新的消息,立刻向我汇报。”
“是,将军。” 探子领命后,悄然退下。
陆逊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景色。此时正值初夏,江陵城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但陆逊的心中却没有丝毫的轻松。他知道,曹魏的阴谋已经开始实施,蜀汉与江东的联盟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来人。” 陆逊高声喊道。
一名侍卫立刻走了进来,躬身道:“将军,有何吩咐?”
“立刻备车,我要去拜访李严大人。” 陆逊说道。
李严是蜀汉在荆州的重要将领,负责镇守白帝城,与陆逊共同抵御曹魏的进攻。两人平日里联系密切,经常交换情报,商议应对曹魏的策略。
侍卫领命后,立刻下去备车。不一会儿,马车便准备好了。陆逊登上马车,朝着李严的府邸驶去。
一路上,陆逊看着江陵城内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暗忖:江东与蜀汉结盟,不仅是为了共同抵御曹魏,也是为了江东百姓的安宁。若是联盟破裂,江东将再次陷入战乱之中,百姓们又将流离失所。我绝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很快,马车便来到了李严的府邸门前。陆逊下车后,李严早已亲自在府门前等候。两人相见,互相拱手行礼后,一同走进了府中。
来到书房,分宾主落座后,李严率先开口说道:“伯言兄今日前来,想必是为了曹魏的事情吧?近日我也收到了消息,曹魏在边境一带动作频频,似乎有不小的图谋。”
陆逊点了点头,说道:“正方兄所言极是。曹魏不仅在边境加强军备,还派了使者前往江东,想要挑拨我们与蜀汉的关系,破坏两国的联盟。司马懿这老狐狸,心思歹毒,我们必须小心应对。”
李严闻言,面色凝重地说道:“没想到司马懿竟然如此阴险。若是江东真的被曹魏挑拨,与我们蜀汉反目,那后果不堪设想。伯言兄,你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陆逊说道:“我此次前来,正是想与正方兄商议此事。我认为,我们首先要加强两国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消除彼此之间的疑虑。我已经修书一封,派人送往成都,向丞相说明曹魏的阴谋,希望丞相能与吴主孙权加强沟通,巩固两国的联盟。同时,我们也要加强荆州的防御,做好应对曹魏进攻的准备。只要我们两国同心协力,共同抵御曹魏,司马懿的阴谋就不会得逞。”
李严赞同地说道:“伯言兄所言甚是。我也会立刻加强白帝城的防御,同时密切关注江东的动向。一旦发现江东有任何异常,我会立刻与伯言兄联系。此外,我也会修书给丞相,建议丞相尽快与吴主孙权会面,共商应对曹魏之策。”
两人又商议了一些具体的防御措施和沟通细节后,陆逊才起身告辞。离开李严的府邸后,陆逊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他知道,只要蜀汉和江东能够始终保持团结,共同应对曹魏的威胁,就一定能够度过这次危机。
在成都,诸葛亮也早已得知了曹魏的阴谋。此时,他正坐在丞相府的书房里,看着手中来自汉中、江陵等地的情报,面色凝重。
“司马懿这老狐狸,果然是老谋深算啊。” 诸葛亮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一边派人前往江东挑拨,一边又在边境加强军备,想要双管齐下,破坏我们与江东的联盟,进而消灭我们蜀汉和江东。真是好狠毒的计策。”
身旁的参军杨仪说道:“丞相,如今形势危急,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应对曹魏的阴谋。否则,一旦蜀汉与江东的联盟破裂,我们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到那时,曹魏再出兵进攻,我们恐怕难以抵挡。”
诸葛亮点了点头,说道:“公威所言极是。如今,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加强与江东的联系,巩固两国的联盟。我已经决定,派尚书邓芝再次出使江东,面见吴主孙权,向他说明曹魏的阴谋,消除他对我们蜀汉的疑虑。邓芝曾多次出使江东,与孙权相识,且能言善辩,定能完成此次任务。”
杨仪说道:“丞相英明。邓芝大人确实是出使江东的最佳人选。只是,如今曹魏在边境一带加强了军备,我们是否也需要加强汉中、荆州等地的防御?”
诸葛亮说道:“当然需要。我已经下令,命赵云将军加强汉中的防御,尤其是阳平关、定军山等险要关口,绝不能让曹魏的军队越过汉中一步。同时,命李严将军加强白帝城的防御,与陆逊将军密切配合,共同守护荆州。此外,我还会在成都附近大规模征兵,扩充军队,囤积粮草,为未来的战争做好准备。”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司马懿想要利用我们与江东的矛盾,破坏我们的联盟,我们便要让他知道,我们蜀汉与江东的联盟是牢不可破的。只要我们两国同心协力,共同抵御曹魏,就一定能够粉碎司马懿的阴谋,保卫我们的国家和百姓。”
杨仪拱手道:“丞相深谋远虑,末将佩服。末将这就去传达丞相的命令,安排邓芝大人出使江东之事。”
“好。” 诸葛亮点了点头,“你去吧。记住,一定要让邓芝大人务必向孙权阐明我们的诚意和决心,消除他心中的疑虑。”
杨仪领命后,转身离去。诸葛亮则继续坐在书房里,看着手中的情报,心中暗暗盘算着应对曹魏的各种策略。他知道,这场与曹魏的较量,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政治上的较量。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满盘皆输。因此,他必须谨慎行事,确保每一步都走得稳妥。
几天后,邓芝带着诸葛亮的书信,率领使团从成都出发,前往江东。与此同时,赵云在汉中加强了各险要关口的防御,增派了兵力,日夜操练将士,做好了应对曹魏进攻的准备。陆逊则在江陵进一步加强了荆州的防御,派探子密切关注曹魏的动向,同时与李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随时准备应对魏军的进攻。
曹魏的阴谋还在继续,王肃已经抵达了江东的都城建业。他按照司马懿的吩咐,先派人将司马懿的亲笔信递交给了吴主孙权,请求面见孙权。孙权收到司马懿的书信后,心中疑惑不解,不知道曹魏为何突然派使者前来。他召集群臣商议,询问众臣的意见。
大臣张昭说道:“陛下,曹魏向来与我江东为敌,如今突然派使者前来,恐怕是不怀好意。臣认为,我们不能轻易相信曹魏使者的话,更不能让他见到陛下,以免落入他们的圈套。”
大臣顾雍则说道:“张公所言不无道理,但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如今蜀汉与我们江东结盟,曹魏对我们构成了不小的威胁。曹魏此次派使者前来,或许是想与我们江东交好,共同对抗蜀汉。臣认为,我们不妨召见曹魏使者,看看他究竟有何目的,再做打算。”
孙权思索片刻,说道:“顾公所言甚是。曹魏使者远道而来,我们若是不见,反倒显得我们江东胆怯。传朕命令,明日在大殿之上召见曹魏使者王肃。”
次日,王肃身着一身华丽的礼服,来到了江东的大殿之上。他见到孙权后,恭敬地躬身行礼:“曹魏参军王肃,见过吴主陛下。陛下圣体安康,臣深感欣慰。”
孙权坐在龙椅上,目光锐利地看着王肃,说道:“王参军远道而来,辛苦了。不知曹魏派你前来我江东,有何贵干?”
王肃抬起头,从容不迫地说道:“陛下,臣此次前来,是奉我大魏太尉司马懿之命,前来与江东交好。如今蜀汉野心勃勃,一心想要恢复汉室,对我大魏和江东都构成了不小的威胁。我大魏认为,江东与蜀汉结盟,不过是权宜之计,终究难以长久。因此,太尉希望能与江东摒弃前嫌,共同对抗蜀汉,以保江东的安宁。”
王肃话音刚落,大殿之内顿时陷入一片寂静,唯有殿外廊下悬挂的铜铃,被穿堂风拂过,发出几声清脆却又带着几分寒意的声响。孙权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龙椅扶手上雕刻的祥云纹路,目光依旧锐利如鹰隼,落在王肃脸上,似要将他心底的每一丝念头都看穿。
阶下两侧侍立的江东大臣们,神色各异。大将军诸葛瑾眉头微蹙,左手悄悄按在腰间佩剑的剑柄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他兄长诸葛亮此刻正在蜀汉执掌朝政,王肃这番 “蜀汉野心勃勃” 的说辞,无疑是在当面挑衅,可身为江东大将,他又不能在朝堂之上失了分寸,只能强压下心头的怒火,静待孙权开口。
而坐在左侧首列的太傅张昭,却缓缓抚着花白的胡须,眼中闪过一丝若有所思的光芒。他抬眼看向王肃,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似乎对这番话颇为认同。张昭素来主张与曹魏交好,早在赤壁之战前,就曾力主降曹,如今司马懿主动抛出橄榄枝,在他看来,正是江东摆脱蜀汉牵制的绝佳机会。
“共同对抗蜀汉?” 孙权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王参军这话,说得倒是轻巧。当年赤壁之战,若不是我江东与蜀汉联手,恐怕这天下早已是曹魏的囊中之物了吧?如今司马懿突然提出要与我江东结盟,莫非是怕了诸葛亮的北伐大军,想拉我江东当挡箭牌不成?”
王肃闻言,脸上依旧保持着从容的笑容,不慌不忙地回道:“吴主陛下此言差矣。赤壁之战已是陈年旧事,如今时势早已不同。当年曹操麾下虽强,但北人不习水战,又遭火攻,才会兵败赤壁。可如今我大魏国力日渐强盛,太尉司马懿更是运筹帷幄,平定辽东,安抚关中,早已不是当年可比。反观蜀汉,自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之后,国力大损,如今全靠诸葛亮一人苦苦支撑。可诸葛亮连年北伐,劳民伤财,蜀汉百姓早已怨声载道,其内部更是矛盾重重。这样的盟友,又能给江东带来什么好处呢?”
说到这里,王肃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众臣,继续说道:“陛下想必也清楚,蜀汉一直觊觎荆州之地,当年关羽镇守荆州时,就与江东多有摩擦,若不是吕蒙将军奇袭荆州,斩杀关羽,恐怕江东早已陷入蜀汉的威胁之中。如今诸葛亮虽表面与江东结盟,可暗地里未必没有夺回荆州的心思。一旦蜀汉北伐成功,国力大增,第一个要对付的,恐怕就是江东了。而我大魏与江东并无领土争端,此次结盟,不过是为了共同抵御蜀汉的威胁,保两国百姓安居乐业,这对江东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一派胡言!” 王肃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一声怒喝,只见一员大将身披铠甲,手持长矛,大步流星地走进殿内。此人正是江东名将甘宁之子甘瑰,他刚从荆州边境巡防归来,听闻曹魏使者在大殿之上诋毁蜀汉,劝说孙权背弃盟约,顿时怒不可遏,不顾侍卫阻拦,径直闯了进来。
甘瑰走到殿中,对着孙权躬身行礼,大声说道:“陛下,王肃此獠分明是在挑拨离间!蜀汉与江东结盟多年,共同对抗曹魏,如今诸葛亮北伐,正是牵制曹魏兵力的大好时机,若我江东此时背弃盟约,与曹魏联手,不仅会被天下人耻笑,还会让蜀汉全力对付江东,到时候曹魏坐收渔利,江东危矣!还请陛下明察,不要听信王肃的花言巧语!”
王肃见甘瑰闯殿,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但很快又恢复如常,他看向甘瑰,淡淡说道:“这位将军此言未免太过偏激。两国结盟,本就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如今蜀汉已无结盟的价值,江东为何还要死守着一个即将崩塌的盟友不放呢?况且,我大魏此次结盟,并非只是口头承诺,太尉司马懿早已备好厚礼,愿意将庐江、九江两郡的部分土地归还江东,以表诚意。”
“归还土地?” 甘瑰冷笑一声,“司马懿素来阴险狡诈,他会有这么好心?恐怕这所谓的归还土地,不过是诱饵罢了,一旦我江东与蜀汉反目,他转头就会撕毁盟约,攻打江东,到时候我们不仅得不到土地,还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孙权看着殿内争论不休的众人,眉头微微皱起。他知道甘瑰所言并非没有道理,司马懿的确是个深不可测的人物,其手段之狠辣,谋略之深远,就连曹操当年都对他颇为忌惮。可王肃提出的条件,又确实让他心动。庐江、九江两郡地处江淮之间,土地肥沃,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当年被曹魏占领后,江东一直耿耿于怀,若能借此机会收回部分土地,对江东的国力无疑是一大提升。
而且,孙权也清楚,蜀汉对荆州的野心从未熄灭。当年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若不是吕蒙、陆逊等人智取荆州,江东恐怕早已失去了这一战略要地。如今诸葛亮虽然表面上与江东保持着盟友关系,但暗地里一直在扩充实力,一旦蜀汉北伐成功,必然会对江东构成巨大威胁。
太尉此次诚意十足,愿意将庐江郡的皖城、寻阳两地,以及九江郡的历阳、阜陵两地归还江东。这些地方都是水陆交通要道,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对江东的发展大有裨益。至于配合江东对抗蜀汉之事,太尉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打算在诸葛亮下次北伐时,派大将军曹爽率领十万大军攻打汉中,牵制蜀汉的主力部队,同时派征南将军王昶从荆州出兵,攻打蜀汉的永安城,与江东形成夹击之势,让蜀汉首尾不能相顾。”
孙权闻言,心中盘算起来。皖城、寻阳、历阳、阜陵这几座城池,他早有耳闻,确实是战略要地,若能收回,江东的防御体系将更加完善。而曹魏提出的夹击蜀汉的计划,也颇为可行,一旦实施,诸葛亮的北伐大军必然会受到重创,蜀汉的国力也会进一步衰退。
可就在孙权心动之际,一直沉默不语的诸葛瑾突然开口说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孙权看向诸葛瑾,点了点头:“子瑜有话但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