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找的亲信右大夫,被赵高逼迫着站了出来,说是二世已然驾崩,大秦国政已是无主之态,提示满朝文武要速速另立新君,接掌大秦国政。这个右大夫说出这番话语,虽未明指推举赵高接掌大秦皇位,可言外之意已是显露无疑。
只是右大夫再是想于大殿之上推举赵高,可二世才是驾崩,而且是死因不明的驾崩,此时让其指名道姓的推举赵高接掌大秦皇位,右大夫左思右想也没有说出口,万一自己脱口而出,群臣里有人质问,陛下才是驾崩,尸骨未寒,一个大秦右大夫就急急推举赵高为大秦皇帝,用心何在。
对于二世胡亥驾崩,对外言称是因其愧疚无力,忧愤自刎,可右大夫大致也是猜到些异常,只是右大夫早被赵高揽为心腹,赵高若是登基大秦皇位,右大夫必然会加官进爵,右大夫有此心思,才勉为其难,当着满朝文武说起了大秦皇位不宜空置之词。
右大夫也想过当众推举赵高接掌大秦皇位,可数十次话到嘴边,硬是察觉不妥,才没敢言说。右大夫所虑极有缘由,这赵高并非嬴氏宗亲,二世之前也未留有禅让诏书,如此一来,赵高想要接掌大秦皇位,必得满朝文武尽数拥立才可。右大夫心说,赵高怕是太过笃信其在朝堂的权威,自己不顾二世灵柩安葬之事,冒着满朝文武冷眼相待,已是明言国不可一日无君,要满朝文武速速推举接掌大秦皇位之人,可满朝文武无一人呼应自己。
右大夫也是疑惑赵高是如何计划,自己都说起推举接掌大秦皇位之事,那些平日与赵高相交甚好之人,为何还不站出推波助澜,大殿之上,似乎只有自己一人提及推举接掌大秦皇位之事。
赵高此刻那是心急如焚,恨不得冲到另几名亲信大臣身边,让那几人赶紧出言呼应右大夫,推选接掌大秦皇位之人,哪怕多说几个备选之人,也不至于大殿之上一片寂静,赵高平日自觉自己已是权倾朝野,大秦国政已在自己鼓掌之中,二世一死,自己接掌大秦皇位那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今日看来,赵高是一阵一阵的心惊胆颤,原来自己先前在朝堂之上的呼风唤雨,满朝文武是慑于自己的丞相之权,更是因二世无尽宠信,才使得满朝文武对自己阳奉阴违,假意示好,当面示弱。如今二世驾崩,满朝文武也就与很是自己交好的大臣才敢出言袒护逢迎自己,诸多大臣将军,看自己的眼神都是不屑一顾,无半点先前的敬畏之情。
赵高也是有些不解,按说自己瞬时便有接掌大秦皇位之机,这些大夫将军难道不知自己一旦接掌大秦皇位,就会对其万般不利,既然如此,这些大夫将军焉敢轻看自己。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赵高此刻已是顾不得脸面,快步走到几名相好大夫面前,悄声明言,赶紧站出朝班,推举自己为接掌大秦皇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