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好没有!”
白了李隆基一眼,江尘没好气的道:“这李林甫虽然行事作风有些瑕疵,不过本事却是实打实的,就看你自己能不能原谅他了。”
“原谅?”李隆基闻言一呆,不解道:“小兄弟,你要是说饶恕他宽恕他朕还能理解,可这原谅二字又从何说起啊?”
见状,江尘斟酌道:“关于你一日杀三子的事情,新唐书中记载,武惠妃谎称宫中有盗贼,诱使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披甲入宫,随后便向你诬告三人谋反。”
“因为武惠妃时常在你面前给太子等人上眼药,所以你根本就没有多加思考和调查,直接采取了李林甫的建议将三人贬为庶人,不久后又将三人赐死。”
“而李林甫能登上宰相之位,初期可少不了武惠妃在前面帮腔作势。”说到此处,江尘意味深长的看着李隆基。
而在听到江尘的解释后,李隆基就算是再傻也回过味来了,合着整半天自己这是被人给做局了!
要说身为皇帝的他最在意什么?毫无疑问,定然是屁股下面的龙椅,而太子伙同鄂王光王带甲进宫这是什么行为?
这是逾越!
脑中闪过种种,李隆基的胸膛剧烈起伏,此计不仅狠毒老辣,更是直接抓住了他身为帝王的命门!
砰————
“贼子好胆!!!”一巴掌拍在茶几上,李隆基双目赤红,如同一只择人而噬的猛兽。
枉他还自持文治武功,到头来竟然被一个女人给算计了!
看着李隆基眼中吞吐的寒芒,江尘无奈的耸了耸肩道:“这件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吧!”
虽说李林甫是个有能力的臣子,不过左右皇储已经触碰到了底线,能不能留就看李隆基自己怎么想了。
一旁,李世民见状也没有多说什么,充其量是个有点能力的臣子罢了,杀或是留都不重要。
“话说李治那臭小子怎么这么久还没过来?”看着李隆基坐在沙发上独自沉思,李世民突然想起了李治还没过来。
闻言,江尘也是一拍脑门,正欲通过时空印记询问之时,只见一点金芒透过落地窗照了进来。
“父皇!”
“大喜!大喜啊!”
踏踏踏踏!!!
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只见李治欣喜若狂的迈着小碎步走了进来。
看到李治衣衫不整的模样,李世民当下面色一变,冷声道:“今天没上朝?”
“啊?”
李治一愣,随即扬了扬手中的布帛,赔笑道:“父皇,这不是边关传书我才没时间上朝嘛...”
“哦?”听到是边关传书,李世民心中一动,伸手道:“拿来瞧瞧。”
“是!”
双手奉上布帛,李治口述道:“逻娑来信,论钦陵与其父发生争执后,强行掌握了境内的军政大权,现在正准备向我大唐递交降书。”
“恩,不错!”看着布帛上的信息,李世民满意的点头道:“如此一来,西域算是并入我大唐疆域了。”
“嘿嘿,这一切都是父皇和叔父的功劳,我也算是顺带风光了一把,哈哈!”
看着李世民和江尘,李治的面上容光焕发,在任期间他文有永徽之治,武有西域诸镇,也算是给了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卷。
瞪了李治一眼,李世民冷哼道:“你小子别高兴得太早,从现在起我大唐没有附属国一说了,周围的藩国要么臣服并入境内,要么就举国上下全部处死,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特别是高丽棒子,给朕狠狠的打!”说到此处,李世民面露凶光。
特么的敢在韩剧里编排射瞎老子的眼睛?
必须狠狠制裁!
“呃...儿臣明白。”看着李世民杀气腾腾的模样,李治懵逼的挠了挠头。
沙发上,早在李治进门的时候李隆基就已经回神了,见到二人交谈完毕,他连忙来到李治的面前躬身行礼道:“孙臣参见皇爷爷。”
“这...”面对眼前这个已经到了中登年纪的孙子,李治小心翼翼的看了李世民一眼。
对于李隆基所犯下的事情,他早已经从江尘的口中了解的一清二楚,本想着等自己来的时候李隆基已经被老头子打的半死了,没想到对方竟然安然无恙。
“难不成自己来早了??”李治心中暗暗想着,一会自己是帮着一起揍呢?还是帮着一起揍呢?
就在李治心中天人交战的时候,躬身行礼的李隆基也开始暗暗警惕了起来。
有了李世民动手的前车之鉴,他现在浑身肌肉紧绷,随时准备应对接下来即将面临的一顿暴打。
“不是,你俩干嘛呢?”
看着二人如同被施了定身咒一般,江尘不解的看着李治道:“你孙子叫你呢!”
“啊?哦哦!”闻言,李治连忙抬手将李隆基给扶了起来,一下子有了这么大个孙子在跟前,他一时间还有些不习惯。
望着正值壮年的李治,李隆基面上带着讨好的笑容,奉承道:“没想到皇爷爷年轻的时候竟是如此雄伟健壮,如今更是拿下了西域,孙臣还要向您多多学习才是。”
“你倒是个会说话的!”
听到李隆基的奉承之言,李治忍不住挺了挺那并不健硕的胸膛,虽说收复西域是李世民和江尘帮忙做的,但好话谁不喜欢听啊?
不得不说,李隆基这番话正好搔到了他的痒处。
当下李治便拿出了长辈的派头,语重心长拍着李隆基道:“小基啊,说起来你小时候也是在我面前受过熏陶的,大唐在你的手中也算是中规中矩,学了朕三分真传。”
“但你看看你后面办的都是些什么事儿啊?老子杀儿子,这说出去简直辱没我老李家的门楣!”
“先不论是非对错,纵是太子三人真的有错,你也不能这么干啊!”
说着,李治偷偷瞄了李世民一眼,低声道:“想当初...是吧?你小子还得练啊!”
听到李治的话,李隆基顿时就想起了李承乾的事情,连连点头道:“皇爷爷教训的是,孙臣一定铭记于心!”
“你俩叽里咕噜说啥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