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的伦敦码头笼罩在灰蒙蒙的雾气中,”特拉
诺瓦号”探险船的桅杆上飘扬着英国国旗。罗伯特·
福尔肯·斯科特船长站在甲板上,凝视着渐渐远去
的城市轮廓。这位四十二岁的海军军官即将开启人
生中最重要的征程——征服南极点。
”船长,所有物资已装载完毕。”大副麦克林走到他
身旁报告道。斯科特点点头,目光扫过码头上送行
的家人和记者。他的妻子凯斯琳站在人群边缘,怀
中抱着他们两岁的儿子彼得。四目相对的瞬间,凯
斯琳强忍泪水,将一面绣有”为了祖国”字样的小旗
塞进丈夫手中。
船舱深处,六名科学家正忙着整理仪器设备。地质
学家埃文斯检查着采集工具,气象学家辛普森校准
着温度计,生物学家威尔逊则小心翼翼地打包显微
镜和标本瓶。他们知道,这次探险不仅关乎荣誉,
更将为人类揭开南极大陆最后的奥秘。
与此同时,在新西兰基督城,欧内斯特·沙克尔顿
正与几位富商商讨融资事宜。这位曾领导1907-
1909年南极探险的爱尔兰探险家,眼中闪烁着不
甘的光芒。”我一定要成为第一个踏上南极点的
人。”他对同伴们说,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1911年1月,当”特拉诺瓦号”穿越咆哮西风带时,
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风雪袭击了船只。三十米高的巨
浪不断拍打着船体,冰山在四周漂浮如同沉默的巨
兽。斯科特站在驾驶台,紧握栏杆,任凭咸涩的海
水打湿脸颊。”稳住!保持航向!”他的吼声几乎被
风声淹没。
在船舱内,探险队员们挤在一起抵御寒冷。年轻的
摄影师赫尔利正用防水布包裹着他珍贵的照相设
备。”船长,前面就是罗斯海了。”了望员喊道。透
过弥漫的风雪,一片黑色的陆地轮廓隐约可见——
那是他们此行的第一个目标:罗斯岛。
第二章:冰架上的挑战
罗斯岛的埃里珀斯火山如同一座黑色巨人矗立在海
边。当”特拉诺瓦号”靠近时,探险队员们惊讶地发
现,海岸线上延伸着一片巨大的冰架——后来被命
名为罗斯冰架,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冰架,宽达800
公里,厚度超过百米。
”我们必须在这里建立补给站。”斯科特指着地图说
道。接下来的日子里,探险队开始在冰架上艰难前
行。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中,队员们拖着沉重的雪
橇,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巨大努力。沙克尔顿的队伍
也在附近活动,两队之间既有竞争也有默契的合
作。
”看那边!”一天傍晚,年轻的队员奥茨突然指向天
空。众人抬头望去,只见极地上空出现了绚丽的极
光,绿色和紫色的光带如同天幕上的帷幕缓缓舞
动。在这片纯净的荒原上,自然展现着它最震撼的
一面。
然而,困难接踵而至。冰架表面布满了隐藏的裂
缝,一不小心就会掉入冰冷的深渊。一次,气象学
家辛普森在测量风速时,脚下的冰层突然断裂,幸
亏队友及时用绳索将他拉回。这些经历让探险队员
们更加谨慎,也更加团结。
在冰架深处,地质学家埃文斯发现了一块奇特的岩
石。”这可能是古老的火山岩。”他兴奋地向斯科特
展示。这些发现为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南极地质构
造的珍贵资料。与此同时,生物学家威尔逊记录下
了南极海燕和阿德利企鹅的生活习性,这些观察后
来成为极地生态学的重要基础。
夜幕降临时,探险队员们围坐在帐篷里,分享着有
限的食物和温暖的故事。沙克尔顿常常讲述他
1901年随斯科特首次南极之行的经历,那些关于
企鹅和海豹的趣事总能逗乐大家。但在欢笑背后,
每个人都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前方——征服南极
点。
第三章:极点的角逐
1911年10月,当南极的极昼开始消退,斯科特决
定向南极点发起最后冲刺。”我们将在11月1日出
发。”他对队员们宣布道。经过精心准备,五人小
队(包括斯科特本人)踏上了前往极点的艰难旅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