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钦早就想好了,接到阿嫂就直接带回家,谁若是阻拦,别怪他不客气。
冲过去抢阿嫂的时候,他就像是一个张开刺的刺猬,气势汹汹。
可是怎么也没想过,王……大人却这般……冲着他来了,着实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杨钦没说话,王晏又道:“怎么?才走几个月,就不认识了?”没有太多的责怪,反而显得有些……亲近。
这话一出口,杨钦只得给王晏行礼:“王大人。”倔强地想要借着称呼,与王晏拉开距离。
果然片刻静谧,杨钦梗着脖子,准备用他单薄的肩膀,将这古怪的气氛硬撑下来,谁知头顶就是一热,王晏伸手理了理他束发的巾子。
然后带着些许笑意的声音传来:“你阿嫂不在汴京这段日子,辛苦你照顾家里,铮哥儿给你带了东西,你去看一看。”
王晏的情绪好似半点没有被影响,依旧对他很是热络,杨钦只觉得鼓了半天劲儿,到头来却将自己呛了个趔趄。
“我……不……”
要字还没说出来,一张小弓就递到他面前。
王铮道:“阿兄给我们一人做了一张弓,我用着正好合适,就是不知晓你能不能拉得开?”
杨钦看了一眼就挪不开眼睛。
“这弓臂是陈年拓木,”王铮道,“阴干了好几年的,你看看这里握手的地方,包裹的是湘妃竹,还有这里……”
王铮一一指过去:“弓外臂贴的这个是牛角片。”
王铮说一处,杨钦就顺着瞧一眼,牛角片就似半透明的一般,色泽如蜜,好似……那名贵的琥珀。
杨钦不禁吞咽了一口。
“最精妙的地方,在这里……”王铮指着弓身内侧,“这是上了大漆的,你来摸摸。”
杨钦下意识伸出手,只觉得指尖触到的地方温润如玉。
“阿兄说,短弓弦丝用蚕丝的最好了,表面用蜂蜡打磨过了,所以是这个颜色。”
王铮如数家珍,因为他也是对这张弓爱不释手,睡觉都会摆在一旁。
“先说好了,你的这张弓我没偷用过,”王铮塞在杨钦手中,“等你长高一些,能用了,我们就来比一比如何?”
杨钦下意识地就要说,用不着长高,现在他就拉得开,不过就是一张短弓而已,还能难得倒他了?
不过很快他就想起来,这弓是王晏做的。
正想着要将弓塞回去,听得王晏道:“湘妃竹弝是你阿嫂挑的,你阿嫂还给取了名字,叫‘灵雀弓’。”
王晏说着摸了摸那反曲的弰头,杨钦惊诧地发现,上面嵌着银线,勾勒出一个雀鸟的图案。
杨钦登时将那竹弝握紧,然后将短弓收回了怀里。既然是阿嫂取的名字,那这弓就只能是他的。
“还是小了些,”王晏向杨钦道,“我练弓的时候,也要比你大两岁。”
杨钦忍不住道:“我长得高。”
王晏笑着:“力气小,会吃很多苦头。”
“不怕。”杨钦深吸一口气,等他练好了,将来就能护着娘和阿嫂。
这次王晏点了点头道:“那我过两日就去教你。”
“我阿兄箭术了得,每年书院、府学举行射礼的时候,阿兄只要参加都能拔得头筹,不过这武艺可不好学,练的多了,你连笔都要握不住。”
杨钦看向王晏:“我学。”他不但要学,还要学得好,一定得超过王大人。
念头刚刚闪过,杨钦忽然发现,自己又与王大人说话了,而且将来还会频繁与王大人见面。
王大人来见他的时候,会不会又去找阿嫂?
他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
杨钦拿定主意,如果王大人真的教他,他就准备一份束修,反正不能占人家便宜……可是给多少束修合适?
这边说着话,谢玉琰已经走到林夫人和张氏面前向二人行礼。
林夫人笑容满面地拉住谢玉琰:“莫要太多礼数,这阵子四处奔波,定然累得很,还是早点回去歇着。”
谢玉琰颔首。
林夫人接着道:“坐我们的马车可好?”
谢玉琰应声:“听夫人的安排。”
张氏也笑弯了眼睛,谢玉琰又问张氏这些日子的情形,张氏连连说好。
三人说着话,登上了车。
王晏看着车马缓缓向前驰去,他还没来得及与母亲说句话,就被丢下了。
杨钦本来心情不太好,看到这一幕,莫名地又有些欢喜。
……
马车上,气氛格外的轻松。
林夫人准备的周全,生怕与阿琰第一次见面难免生疏,特意将家中的狸奴一并抱了过来。
谢玉琰刚上了马车,狸奴就迫不及待地跳过来,在谢玉琰腿边绕来绕去,不时地发出“喵”“喵”的叫声,似是在埋怨谢玉琰许久不来看它。
等谢玉琰坐下,它就跳上谢玉琰膝盖,然后将毛茸茸的大头扎进谢玉琰怀里。
跟车的妈妈在外禀告道:“方才狸奴就急着下车,应该是要找谢娘子。”
林夫人好像明白了,为何儿子在大名府的时候,会将狸奴留给阿琰。看狸奴对阿琰的模样,好像阿琰才是它的主人一般。
谢玉琰伸手抚摸着狸奴的毛发,看着它舒服地闭起了眼睛。
林夫人笑道:“这狸奴在家中时,也只有晏哥儿能抱。当年晏哥儿将它抱回来,我想喂它点吃食,就被它抓了一把。”
谢玉琰道:“把夫人抓破了?”
林夫人点头:“不过伤得不重。”
谢玉琰轻轻地在毛茸茸的大头上拍了一下,狸奴仿佛知晓她的意思,抱住她的手臂,撒娇地翻过身来,露出软软的肚皮。
林夫人看得稀奇,这狸奴在阿琰这里,就换了个性子,变得极为温顺似的。
“现在我算是相信了,不管是人还是这些小东西,都讲究个缘法,”林夫人笑道,“这可是强求不来的。”
她的晏哥儿如此,这狸奴也是如此。林夫人觉得就连她也是,见到阿琰就格外的喜欢,恨不得立即就将人迎进门。
张氏仔仔细细将谢玉琰打量了一番,见阿琰虽然瘦了些,但精神不错,脸颊也带着些许红晕,这才放下心。
谢玉琰与林夫人说了几句话,也来看张氏:“家中忙乱,娘费心了。”
“我帮不上什么忙,”张氏道,“只能做些小事。”
谢玉琰摇头:“有娘在家操持,我在外才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