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谢家得到了锦江城大学士谢灵韵的八百里加急密函,一时之间谢家人急的焦头烂额。余杭的城防很差,这些年城墙官府根本就没有维护,想要抵抗十万大军几乎没有可能。
谢家在杭州的二万水师被调往锦江城,大学士谢灵韵信中说已经全军覆没。目前余杭还有五万谢家兵马,虽然也多有训练,但要抵挡定国公的轻甲骑兵,估计也是无望。
谢家当家谢启元拿着谢大学士的书信,大学士在信中也没有给出具体的办法,他也是束手无策。怎么办,抵抗吧,几乎没有成功机会。不抵抗吧,谢家的数百年世家基业可能毁于一旦。
正在谢家举棋不定的时候,姑苏的消息还是从水路传了过来。姑苏距离余杭有数百里的路程,谢家的斥候走水路用快艇也就一天一夜的时间。
谢家家族会议,余杭谢家的各方代表集聚谢家祖庭。姑苏发生的情况传至谢家,以谢启元为代表的谢家众人皆是沉默不语。
“族长,灵韵所说不错,这个大夏国定国公的兵马如此厉害,余杭恐怕难以抵抗,这可如何是好!”一位老者颤巍巍地道。
谢灵韵没有搭话,而是道:“各位,定国公赵辰已经拿下姑苏,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是打是降,今天把各位叫来,就是要做一个定夺!”
谢家四房,余杭知州谢灵光道:“据闻姑苏征集了三十万大军,一夜之间就被定国公的大军打得丢盔卸甲,我们现在只有五万兵马,就是临时征集人马,也是和姑苏顾家一样的结局!我看打的意义不大!”
谢启元点点头,他对与定国公赵辰一战也是持悲观态度。朝廷都打不过定国公,自己一个谢家怎么可能打得过。
谢家二房谢灵飞忧心忡忡地道:“据说这个定国公赵辰在姑苏把顾家的势力连根拔起,还把姑苏所有大户人家的田地全部分给了无地的佃户、家丁和流民,他这是要断我们的根基啊!”
众人一阵沉默,打又打不过,不打更是成了对方刀俎上的鱼肉,把族中的数百万亩田产全部拿出来给这些佃户、流民,这是要了他们的命啊!
谢家众人众口不一,谁也拿不出一个主意来。
最后,谢启元没有办法,他作为家中族长,长辈,只能站出来主持大局。谢启元道:“是战是降,我们八房进行表决!”
众人没有意见,这个时候谁也拿不定主意。
经过表决,六票赞同投降,两票赞同抵抗。少数服从多数,定国公大军一到余杭,谢家献城投降!
谢启元长叹一声道:“哎,谢家就是投降,估计也是保不住余杭的家产!谢家基业在我们手中毁于一旦,愧对先人啊!”
三房一位代表道:“大伯,对方一来,我们可以和其谈判,争取一下才是!”
谢灵光也是叹息一声道:“老二,我们还有和其谈判的条件?所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说的就是我们了!”
谢启元道:“田产肯定是保不住了,如果能够保住家产就算不错了,再不济的话,总要保住这数百口性命啊!”
众人皆是一惊,大伯竟然如此悲观,定国公赵辰难道如此毒辣,还要赶尽杀绝不成?
谢启元道:“各位,赶紧回去清理田产,也凑出两百万两银子来。定国公赵辰一到,我们就投诚,并把田产交出来,给定国公送一份厚礼,至于结果如何,那就听天由命吧!”
“对了,通知余杭城内外的大户人家,做好投降的准备,并清理好田产,至于他们愿不愿意,我们也不强求!”
众人一听,一个个沮丧地点头离去。
十月二十日,定国公赵辰的大军就抵达了余杭城外,让谢家都有点措手不及,这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余杭城外,谢灵光作为余杭知州,代表谢家献城投降!城楼之下,谢灵光站在最前面,手捧降书,等候定国公赵辰的到来。
余杭的大小官员,以谢启元为代表的余杭豪绅全部到场。
谢灵光已经提前两日与定国公的先头部队大将军岳鹏举取得了联系。按照岳大将军的指示,让他们一日后在城外受降。至于定国公要如何处置他们,他也无法答复。
众人正在等候,只见前面黑云蔽日,一队轻甲骑兵急速而来,旗帜上两个大字,“定国!”
众人一惊,如此精锐骑兵,江南的步兵如何是其对手。
以谢灵光、谢启元为代表,众人纷纷下跪投降!
远处,一匹青鬃马上端坐一位年轻将领,气势慑人,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大夏国定国公赵辰了。
“恭迎定国公驾临余杭!”
定国公赵辰看了看地上的人群,道:“谁是余杭知州谢灵光?”
谢灵光浑身一个激灵,双手捧起降书,恭敬地道:“罪臣余杭知州谢灵光,特向定国公谢罪!”
定国公看了看家将,家将展雄飞立即上前接过降书,就要递给赵辰。
赵辰临空一抓,降书就到了他的手上,如此功力,更是吓得这些官员和豪强大户心惊胆跳。
赵辰也没有看降书,淡淡地道:“听说你们已经准备好了田产,这是必须的。然而这还不够!”
众人一听,心中忐忑不安!
谢灵光道:“不知定国公还有何吩咐?”
赵辰淡淡地道:“实话告诉你们,如果你们抵抗的话,那只有一个结果。但现在你们已经愿意把田地和财产拿出来,本国公就给你们一条活路!”
谢灵光额头冒汗,战战兢兢地地道:“请国公明示!”
“三日之内,整理好家务,我自会派船送你们回扬州,从此以后就在扬州生活,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不用像姑苏的顾家一般,到汴梁的手中作坊去劳改!”定国公淡淡地道。
在场之人一听,脸色顿时变得惨白,好几个年纪大的身体摇晃,差一点昏死过去,这是要断了他们的根基啊!
不过还是有几个人脸色缓和了下来,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据说姑苏城中不少人丢了性命,没死的也要到作坊里面去劳动改造呢!
众人没有一个站起来抗争,他们也知道在大军面前,抗争只会丢了性命,虽然可惜了这数百年的基业,但能够在扬州居住,他们多少底蕴深厚,还是能够东山再起的。
谢灵光和谢启元带头道:“一切听从国公指示!”
定国公赵辰哈哈一笑,道:“还算你们机灵,放心,到了扬州,只要你们安分守己,凭着你们谢家书香门第,自有你们的出头之日!”
“多谢国公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