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酸还是涩?都得往下咽。
愚蠢如齐妃,也得懂得看人脸色了。
心酸,却极为老实了。
若不是最近够老实,人早已没了。
实名下毒第一人,不愧为后宫第一蠢了。
也就是皇后没空,要不然,她也不能如此安稳了。
此时离新年还有几日,若是生在大年初一的好日子,也许能更得看重。
幸好,一切都如了沈眉庄的愿,少招些眼睛,也少招些危险,虽然也聊胜于无了。
可皇后和八王九王留下的人手对比起来,皇后就远远不及人家了。
无论怎么样?若论手段,威慑,恐怖程度,后者比前者更具盛名。
能把前太子拉下来,注定了本事差不了。
哪怕是几人合谋,加上皇帝默许,二人的势力也小不了。
沈眉庄不傻,皇帝虽说的是个可能,却也是个事实。
无论真的假的,一条路出现在眼前,极为合算,走不走都是死路一条。
但是能让对手痛哭流涕,陷入无尽的漩涡,哪怕拼死,也得赌一把了,再讲了,八王九王被除名了不假,可十王还好端端的在宫外。
人家靠母家,靠妻族,依旧潇洒,前世人家,哪怕谋反,也最多被禁足了,实际不疼不痒,爵位在,名字在,除了不够自由,女儿被甄嬛一条毒计送入宫中外,也还好。
全家完完整整,命还在,尊荣还在,该有的都有,也算很好了。
谋反之罪,换了八王九王,想必二人会被惩罚的更惨了。
不畏赌注,防一防也好。
再说了,想起十王,就不得不说甄嬛献上的毒计。
人家好心来看,送了礼物,彼时你正处于低谷,别人雪中送炭,你不说回报了,可也没必要如此狠心,让人母女分离,就因人一时宽容,来看你,安慰了两句。
有了孩子,谁都是防备的对象?
无论皇上还是皇后,甚至甄嬛也得防备了。
甄嬛做事还算地道,可唯独做的不地道的一件事,就是对十王福晋的女儿下手了。
也许,二人一言一句之间达成了什么交易?
可在外人看来,母女分离,着实狠了些。
皇上来了,听说沈眉庄累了,早早昏睡了,也没强求,看了孩子,高兴的当场升了沈眉庄的位份,让其改住永寿宫,等新年后,择日搬迁,也就是春暖花开之时。
皇上来的早,更不爱听皇后多嘴多舌,下了决定,当众宣布,改无可改了。
好嬷嬷带着大伙当众跪地,替主子谢了恩,把事定了。
敬嫔虽遗憾,却也想着二人相处的来,改日多走动些,也可多看看孩子,就免了寂寞了。
她最爱孩子,却因皇上永远做不得新生母亲。
随后太后也来了,极为给脸了。
三巨头齐聚一堂,各大嫔妃除了端妃缺席,也一一都来了。
看着那肉团儿,眼热又羡慕。
甄嬛更是落了泪,不自觉的摸了腹部:若是我安稳的接着怀胎,我的孩儿也许也即将生了,它会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