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的领导建文帝,听闻燕军逼进宿州,很是心焦,终于意识到,他的四叔快打到家门口了。“
”可以说,宿州之战,是靖难最后的决战,这场内斗,也终于要在今年—洪武三十五年落下帷幕。”
朱八八:神特么洪武三十五年!
“再回宿州战,两军南北对峙,前面提过朱棣,与其和官军硬碰硬,不如抢先袭扰朝廷宿州附近的漕运站点,到了此时,他也没有放弃,宿迁、泗州附近的漕运点。”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明初这个时候,明军的战斗力,虽然这朝廷屡战屡败,但士气还挺稳,甚至为建文战死的臣子,也不少,包括抵抗燕军,英勇就义的部分官员。”
“而以何福为首的官军,在小河南部搭了一座桥,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跑路,更多的可能是为了靠近最近的漕运站点。”
“但很可惜,Judy打起仗来,八百个心眼子,何福的意图被他看破。“
”于是你来搭桥,我也搭,占据小河北岸的燕军,也开始堆材料搭桥,紧接着,渡河追击朝廷军。”
“现在,一方是燕王和他的三千营小弟,另一方则是平安,吴杰,陈会的边军骑兵,两军开始争夺浮桥。”
“另一方面,燕军桥的那边的守军陈文,遇到了何福,盛庸发起的猛烈进攻,朝廷军不断冲击着燕军守军防线,由于守军主将陈文,没能撑过去,被阵斩,朝廷军很快得手。”
听到这里,燕王朱棣叹气,得,又少一个,本来就没几个!
“按照何福设想,一小部分的朝廷军渡河过后,对北岸的燕军阵地搞点破坏,然后再脱去盔甲,悄摸偷渡回来。“
”俗话说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朱棣早就作好了安排,在小河北岸,汉王朱高煦、张武等人提前埋伏在那。”
“于是,当朝廷军出现,朱高煦带人冲在最前,咱也提过,朱棣次子确实勇猛,靖难之役里,他参与的战役几乎是跟着他爹一块打,虽然吧,他的身影,被大侄子给加工了点。”
朱高煦:这叫加工吗?这明明叫我消失术!! !
西汉时期,刘彻看好戏般的发出一声:“嚯!他朱老四家,也挺热闹的!好大儿步了他后尘咯!”
卫青未言,又听刘彻叹道:“青史书写者,虽能轻易抹去一个人,可却忘了,自有后人去评说。”
比起看老朱家的热闹,霍去病比较在意大明的火器,若他和燕王相比,谁又更胜一筹?
洪武年间,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冷声道:“老四,准是你平时,嫌弃高炽,那句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你想干啥!”
朱棣大呼冤枉,他确实有点嫌弃大儿太胖,但没想过,让他们兄弟不和,至此地步,未来的他,应该没..偏心..吧?
“由此,中央军被金豆子给冲散,重新推回了南岸,整场争斗异常惨烈。“
”因为这个时候,那边对阵平安的燕王,也有了进展,发起招牌攻势,迂回到盛庸等的侧后,和金豆子一块,对朝廷军前锋形成夹击之势,斩杀两万余人。”
“据说当时那个画面,血流成河,小河上摆满了尸体,都快和浮桥相平。“
”不管其中将士是否有名,不管叔侄双方谁胜谁负,损得其实,还是大明本身。“
”何况本次,敌我双方损失都不小,Judy这回又损两将,可以预见,当了皇帝五征漠北,又是得继续操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