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二十二年,四月二十日。
川内川河东岸笼罩在浓重的晨雾中。
戚继光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高台上,凝视着对岸若隐若现的倭军旗帜。
河面水流湍急,是道天然屏障。
明军还在准备渡河。
准备了整整一天,三顿饭,一顿没有落下。
对面的丰臣秀吉都有点慌乱了。
与此同时,上游五十里处,陈璘率领的精兵已经到了水坝附近。
这座土石筑成的水坝高达三丈,蓄积了大量河水。
“将军,倭军守备约五百人,主要防守在水坝东侧。”侦察兵汇报。
陈璘仔细观察地形:“分出五百人从西侧佯攻,主力从东侧突袭。”
战斗很快打响。
明军佯攻部队在西侧制造声势,吸引倭军注意。
主力则从东侧突然杀出。
不到半个时辰,水坝就落入明军手中……
拿下水坝后,陈璘立马派人去下游通知戚继光。
而自己要守住堤坝。
下游主战场,戚继光与丰臣秀吉几乎是同一时间得知上游的事情。
他立即派岛津忠恒率两千精兵夺回水坝,而与此同时……
“全军渡河!”戚继光终于下达总攻命令。
真正的渡河部队开始行动。
明军炮兵也开始全力轰击对岸倭军阵地……
船只开始渡河。
“放箭!放箭!”丰臣秀吉急令。
倭军弓箭手疯狂射击,但明军船上的盾牌手组成坚固的防护墙。
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河心。
岛津义弘亲率武士乘小艇出击,试图阻止明军渡河。
两军在河面上展开惨烈的水战。
明军火铳手站在船头射击,倭军武士则试图跳帮近战。
一艘明军战船上,老兵赵大勇手持长枪,连续刺翻三名试图登船的倭兵。
“狗日的小倭寇鬼子……”他吐了口唾沫:“让你尝尝爷爷的厉害!”
经过一个时辰的激战,明军主力终于过河,但代价惨重——超过千名士兵倒在渡河途中,河水都被染成了淡红色……
渡过川内川后,明军稍作休整,继续向鹿儿岛方向推进。
四月二十五日,两军在雾岛山下的平原展开决战……
丰臣秀吉亲率三万大军列阵,其中包括他最精锐的旗本武士。
倭军阵型严密,武士居前,足轻在后,两翼是骑兵。
戚继光则摆出明军经典车阵。
战车围成环形防御圈,火铳手在车阵内,长枪手在间隙处防御,骑兵在两翼待命……
丰臣秀吉是要决一死战,想着破釜沉舟。
战斗由倭军率先发起。
武士们高呼\"板载!\"发起了决死冲锋。
明军冷静等待,直到敌军进入百步距离。
“放!”
令旗挥下。明军火炮齐鸣,实心炮弹呼啸着落入倭军阵中,顿时人仰马翻。
但倭军异常顽强,继续冲锋。
进入五十步距离时,明军火铳手开始齐射。
硝烟弥漫中,成片的倭兵倒下。
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车阵前沿。
倭军武士凭借精良的铠甲和武艺,突破火网冲到阵前,与明军长枪手展开白刃战。
关键时刻,明军两翼骑兵发起冲锋。
这是一场冷兵器,热兵器交织在一起的战争。
丰臣秀吉麾下的武士们,确实有着一定的战斗意志,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精锐。
真正的精锐,是他们的父兄,而他们的父兄,早就全部饿死在了对马岛上。
战至午后,倭军终于开始溃退。
丰臣秀吉在亲卫保护下且战且退,明军乘胜追击……
此役倭军损失超过万人,明军伤亡约三千……
败退的倭军残部退守鹿儿岛城。
这是岛津家的主城,城墙高大坚固,粮草充足。
丰臣秀吉站在天守阁上,望着城外越来越多的明军旗帜,面色铁青。
“吾不走!”他对劝他撤回本州的将领们怒吼:“吾要与鹿儿岛共存亡!”
这个时候的丰臣秀吉,是非常后悔的。
早知道大明已经强大到人手一支燧发枪的地步,他根本就不会去进攻朝鲜,挑起第一次明倭战争。
现在战火蔓延到了倭国本土后,悔之晚矣。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明军逐步扫清城外据点,完成对鹿儿岛的合围。
炮击日夜不停,城墙多处破损……
六月十五日,岛津义弘终于说服了丰臣秀吉:“关白大人,您必须回本州组织后续防御。这里交给我,我一定死守到底!”
这个时候的丰臣秀吉也算是有了台阶,最终同意撤离。
当晚,在亲卫护送下,他悄悄出城,乘船返回本州。
经过数日航行,丰臣秀吉的船队终于抵达大阪湾……
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关白,此刻站在船头,望着越来越近的港口,心中涌起一丝不安。
“不对劲...”丰臣秀吉眯起眼睛:“港口的旗帜...”
“那是...德川家的三叶葵旗!怎么不是我们丰臣家的五七桐旗?”
船只靠岸时,这种不安更加明显。
港口的守卫都是生面孔,见到丰臣秀吉的船队,虽然依然行礼,但态度却是明显感觉出来,有些冷漠。
这个时候丰臣秀吉,已经前往九州打了半年的仗了,因为战事胶着,通信不便,他已经一个月都没有跟大本营取得联系了。
进入大阪城后,这种诡异的气氛更加明显。
回到天守阁的丰臣秀吉,不去看儿子,而是立即下令:“立即召石田三成来见!”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石田三成始终没有出现。
派去的亲信也都杳无音信。
丰臣秀吉在大厅内踱步,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他忽然停下脚步,对着自己的亲卫道:“你派人去城门口查看一下情况。”
“是。”
不多久,前去探查的亲卫返回。
“殿下,城门已经关闭,守军都是德川家的人!我们被软禁了,不仅如此,石田奉行也被软禁了。”
丰臣秀吉勃然变色:“德川家康竟敢如此!立即集结武士,我们突围去京都!”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透过窗棂,可以看到天守阁已经被重重包围。
德川家的武士们手持兵刃,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
大厅的门被推开,德川家康在一众武士的簇拥下缓步走入。
他身着黑色阵羽织,面色平静,眼神中却透着决绝。
“关白殿下,”德川家康微微躬身,\"别来无恙。\"
丰臣秀吉冷笑一声:\"你这是何意?带兵包围关白居所,是想造反吗?\"
德川家康抬起头,直视着丰臣秀吉:\"殿下,战争该结束了。您的一意孤行,已经让倭国付出了太大代价。\"
“所以你就要背叛我吗?”丰臣秀吉怒极反笑,“就为了向明人摇尾乞怜?”
”是为了拯救这个国家!\"德川家康提高声音,“我已经与明军统帅李成梁达成协议:只要交出殿下,明军就同意停战议和。”
“德川家康,你太短视了!明人要的岂止是我?他们要的是整个国家!今日你献出我,明日他们就会要你的首级!\"
德川家康面色不变:“殿下多虑了。明军只要殿下和岛津义弘的人头,并保证不再进犯本州。”
“保证?”丰臣秀吉嗤笑,“明人的保证值几个钱?你难道忘了他们是怎样背信弃义攻打九州的吗?”
他向前一步,目光如刀:\"我真是看错你了。原本以为你德川家康是个枭雄,没想到只是个懦夫!\"
德川家康的嘴角抽搐了一下,但很快恢复平静:“随殿下怎么说。为了日本国的存续,我甘愿承担任何骂名。\"
他挥了挥手,身后的武士们立即上前:\"请殿下束手就擒,免得动起手来,伤及无辜。\"
而丰臣秀吉身后的亲信武士们,纷纷挺身上前。
双方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就在这么紧张的时候,丰臣秀吉忽然开口道:“你可知道明人为何非要我的首级?”
德川家康挑眉:\"因为殿下是战争的主谋。\"
“错了!”丰臣秀吉大喝:“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我活着,倭国就还有反抗的意志!他们不仅要征服我们的土地,更要摧毁我们的精神……而你,成了摧毁我们精神的帮凶。”
“你将我献出去,本州西国会发生什么样子的事情,你想过吗?”
“天下大乱,你必定成为众矢之的,其他的大名,都不会放过你的。”
他环视着德川家的武士们:“今日你们交出我,明日明军就会要求交出你们的主公!后日就会要求交出你们的妻儿!日本国人将永远成为明人的奴隶!”
“不,这个民族都不会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