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霖愣了,他想了想突然猛地站起身,转身就往外踉踉跄跄的走。
白嘉轩喊了两嗓子,却被进忠按下。他转头看向白嘉轩又笑着问道,“嘉轩哥,你咋不走嘞?”
白嘉轩沉默片刻,说道,“现在四处闹旱灾,村里没粮了,再不想办法就要饿死人。
进忠,我知道你家不缺吃的,可你家就那两亩地,就算你家不缺,你也没有多余的能拿出来帮村里渡过难关,所以我想找地方去借粮。”
进忠挑着眉看向白嘉轩,说道,“借粮,去哪儿借?咱们村子闹旱灾,那原上别的村子就不闹旱灾了。”
白嘉轩沉默片刻,说道,“我想去找山上的土匪借。”
进忠一挑眉,“就黑娃投奔的那些土匪,上回他们还打断了你的腰嘞,还欺负你家的人,你敢上寨子?”
白嘉轩摇摇头,“不敢去,可不敢去也得去,就冲他们下来没杀人我就知道这些土匪心里边儿还有仁义在。
哪怕只剩一丁点儿。我也得想方法试试,说服他们把粮借了,要不然老百姓都死了。他们以后还抢谁的呢?
只有先让老百姓活下,他们才能活下。
再说,黑娃还在山上嘞,难道他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达也饿死?”
进忠垂了垂眸子,笑道,“那成,你上山试试,他们不敢动你。因为那山我也上过,不过上山借粮我不能陪你去,我要是去了,就变成要了。”
白嘉轩点点头,“好,有你这话我也安心。那我明儿一早就上山,总得想个法子让大家先活下来了。”
进忠看了白嘉轩许久,才笑着说道。“当年让你当这个族长,看来是选对了人了,
也只有你在这种时候,还能为了村里人着想,还能拼了命去给这村里人解决这些难事儿。”
白嘉轩说完这话刚要起身走,进忠就叫住了他,说道,“嘉轩哥,我有件事儿要求你。
田小娥一直在我们家住着,我和我媳妇儿想收她当个干女儿正式认了亲。所以想请你把他记到我们名下。”
白嘉轩一愣,想了想田小娥的身份,沉默了片刻,说道,“进忠,这不合规矩了。
田小娥的出身你们知道,这样的女子……”
还没等他说完,进忠便按了按手,“嘉轩哥,我不想听这些。田小娥的身世我们清楚。
可正是因为她的身世才更让人可怜,她想自己奔好日子有什么不对嘞?男的死了老婆能再娶?女的就只能从一而终?
她之前跟的那个举人拿她还不如对家里的牛。她不愿意,她是被他爸逼着嫁的去了。
又不是当正妻,是给人当小妾了。她不愿意过那样的日子,有什么不对?
跟了黑娃也是一心一意,眼下黑娃当了土匪,田小娥说了,只要他一天不下山,她就一天不见黑娃哩。
这样的女子凭什么不能被好好对待?我和他婶儿想收她当闺女。
我们家6个孩子都出去打仗了,将来能回来几个都不一定。我和我媳妇儿都有个孩子跟在身边,将来死了也有人给我们收尸了。
我看小娥这孩子不错。所以我们要认下她,以后就当亲闺女养着,和琉霜和城阙一样嘞。
嘉轩哥,认下来当干闺女和娶进来当媳妇儿不一样,你们能拦住黑娃,却拦不住我。
你要是真不同意,那我和我媳妇儿就把咱们家族谱从祠堂里迁出来,以后咱们自己供奉。
添上个名字,也是我一句话的事儿。你们要实在容不下她,那我就和我媳妇儿带着小娥进城住。
反正家里就我们老两口儿了,住在哪儿不一样哩。”
白嘉轩咬了咬牙,说道,“那这样,你想收她当干闺女,让她入族谱,总得给全村人一个交代。
你拿点儿粮食出来就说交给村里,换她入祠堂,要是这样,村里没有人能反对了。”
进忠笑着一拍桌子,“行。500斤粮食。一会儿我就送到祠堂里去,带着我媳妇儿和田小娥,咱们一起去。”
白嘉轩叹了一口气,点点头走了,要是不遇到灾年这事儿,就算是进忠交5000斤粮食他也不能同意。
可如今村里的人都等着吃饭,已经有人为了省粮吊死在房梁上了,这个时候人命比什么都重要。
再说了,就像进忠说的,他们是收田小娥当干闺女,又不是又不是娶进家门做媳妇儿。
黑娃当了土匪,日后就算回村,他也不能答应了,田小娥要是还跟黑娃,也是嫁出去,日后也不能在村里待,这事他点头了。
看着白嘉轩出了门儿,若罂领着田小娥从她房里走出来,“他达,这事儿就这么办成了。”
进忠笑着看着若罂和田小娥点了点头。“这有啥办不成嘞?咱们这是雪中送炭,提点儿条件不是很合理吗?
再说500斤粮换小娥一个身份,这么划算的买卖,咱凭什么不干?
以后田小娥进了祠堂,就能安安稳稳的待在村里了,就算出门儿,也没人再敢戳他脊梁骨,咱们家的姑娘,谁敢说闲话?”
若罂转头看向田小娥,瞧见她眼圈儿红了,眼泪就在眼眶里转。她吸了吸鼻子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可嘴角咧开了,怎么压都压不住。
若罂拍了拍她的脑袋,笑着说道,“怎么样,高兴了吧。等进了祠堂,你以后可就是咱们家正经的姑娘嘞。
下次等完孩子们回来,你可就是他们的姐姐嘞。”
田小娥抬手抹了一把眼泪,笑着点头,“达,婶,我高兴,谢谢你们。
进忠和若罂对视一眼,几乎是一起说道,“等进了祠堂就该改口嘞,以后还叫啥婶,叫达不用改口,可再叫你婶就得改口叫娘哩。”
田小娥脸色红了红,特别大声的喊了一句,“娘。”
进忠说完,笑呵呵的转身去了后院的仓库取粮食。他把粮食一袋一袋搬出来放到门外的小推车上,带着若罂和田小娥一起去了祠堂。
这时候,白嘉轩已经召集了村里的人,都在祠堂等几人进去了,一手交粮一手添名。
果然,村里的人见了粮食,谁还愿意管别人家的闲事儿?
因此,田小娥的名字就顺顺利利的填在了进忠和若罂的名下,和几个孩子并列在了一起。
因是灾年,进忠便不摆酒了,只是在大家伙儿的见证下,在祠堂里田小娥给进忠和若罂磕了头,这亲就算正式认下来。
带着孩子回了家,若罂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饭好饭菜。一家三口关上门又一人倒了杯酒,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
等吃完了饭,若罂又把田小娥带到正房,和进忠两个人特别正式的开口问道,“小娥,咱们家的孩子都出去读书了?你想不想也去读书?”
田小娥想了想,却摇了摇头,“达,娘,我不想出去读书,我年纪大了,现在读书也学不成啥。
而且乡约家的事儿我也有耳闻,城里现在闹得厉害,弟弟妹妹们都在外头,你们俩没人照顾我想留在家里好好照顾你们。
娘教过我识字,我现在能自己看书了,弟弟妹妹们留在家里的书我还没看完嘞,我可以自己学。”
若罂叹了口气,说道。“小娥。说我们俩需要照顾,那是哄着白嘉轩嘞,咱们俩还年轻呢,不用你留在家里照看咱们。你要是想读书,我就送你出去读。”
田小娥摇了摇头,“不,我愿意留在家里,我知道达和娘是为了我好。
可我这个年纪还出去蹦啥嘞?再说我嫁过人,我不知道我自己和黑娃未来会咋样。
可我知道我自己,我没有那个心气儿像弟弟妹妹似的往外闯,我只想求个安稳日子过哩。”
若罂叹了口气,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别想着黑娃了,黑娃的性子不是能安稳过日子的。
你跟了他要吃苦嘞,我知道你不怕吃苦,可嫁人求什么呢?他若是真像兆鹏似的,有那么崇高的理想,你跟着他我们也不拦着。
可黑娃的性子不成啊。日后若是有了好人家,我和你达再给你重新选一门亲,我们不会不听你的意见,如果你也喜欢,咱们再嫁。
你要是不想再嫁人,那就留在我们身边,我和你达养着你一辈子都成哩。”
白嘉轩第二天并没来得及去山上。闯土匪窝这事儿可不是一拍脑门儿就能干的。他还得给家里做好安排。
他也得想着,万一自己回不来家里边儿怎么办嘞。
鹿子霖按照进忠说的话,去了城里找田福贤。冷先生知道到了这事儿,找到鹿子霖,把家里这么多年的积蓄都拿了出来,换成了大洋,两人一起给田福贤送了过去。
田福贤面上没答应,可到底钱留下了,他留下的钱,鹿子霖和冷先生都松了一口气。
过了几天,白嘉轩终于下定了决心自己一个人,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就偷偷出门儿打算上山。
进忠听见了声音,便也跟着走了出去。白嘉轩瞧见他的身影,愣了一瞬。
“你不说不去嘞,怎么还跟着来了?我自己去就成。”
进忠笑着摇摇头,“我是说我不跟你一起去借粮,但是没说不跟你一起上山。
我也怕你真死在山上,那村里咋办嘞?放心,这一路有我,就算你进了土匪窝他们也伤不了你。
你我得让你全须全尾儿的进,全须全尾儿的回。走吧,我陪你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