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嘉轩还没回来,百灵在祠堂实在藏不住了,兆鹏就带着她跑去了朱先生家,正好赶上白家大姐生孩子。
进忠知道,朱先生这次添了一个儿子,因此早早准备好了贺礼。
原上家家都没有什么好东西,二斤红糖,五斤小米,十斤鸡蛋,就是顶天儿的重礼。
朱先生看了,都愣住了。“进忠,你媳妇也快生了,这礼太重,我不能收。”
进忠白了他一眼,“我是打肿脸充胖子的人吗?我自小跟着先生读书,您媳妇就是师母。
师母年纪可不小了,这个年纪的女子生产是要伤身子的。这些东西吃进伺候嘴里,那是惠及孩子的事。
一个人吃两个人补,这可不是小事。朱先生别的能推辞,这个可不能推辞。
朱先生要是愁回礼的事,我也不要这些东西,我媳妇肚子里又是俩,我膝下这六个孩子,日后可就要麻烦朱先生了。”
朱先生一愣。“徐先生……”
进忠摆摆手,“启蒙可以,再多的我可不敢让他教,我们家醋够吃。”
酸儒!
白嘉轩也回来了,没几日,白嘉轩和冷先生家就结了亲,他把冷先生的小闺女定给了自家的大儿子白孝文。
想想冷先生的大闺女冷秋月嫁给了鹿兆鹏后发生的事,若罂就觉得鹿家作孽。“进忠,日后等冷先生的大闺女嫁给兆鹏,要是还像剧情里那样,咱就帮帮她吧,还有黑娃她媳妇。”
进忠点点头,“你说啥都行,那俩姑娘确实惨,救人一命,也赚二百积分呢。”
若罂翻了个白眼,随即笑倒在进忠肩膀上,这一动,肚子就颤了起来。
她脸色一变,咬牙切齿的说道,“你家小五小六等不及要出来了。真是,连半个月都等不得了。”
若罂又开始了坐月子的美好生活,进忠可是着实让村里人羡慕,人家家里,十年也就两三个孩子,而进忠家里,不到六年生了六个。
四男二女,而且他家的孩子,个顶个的好看还懂事,书读的也好。
所有人都在问进忠,怎么这么厉害,咋有这本事,次次能让媳妇生双棒儿。
进忠嘿嘿一笑,“我有啥本事,都是我媳妇家有本事,她家遗传生双棒儿,她还有个哥哥和她就是双胞胎,只不过灾年走散了。
人家家里有那个种子?,就能结那个果,不然只有我努力有什么用。”
鹿子霖哈哈一笑,“说白了,就是进忠不如他媳妇儿有本事呗。”
进忠笑呵呵的点点头,“确实,我没有我媳妇有本事。谁家媳妇快生了还能杀狼是不是!”
最后两个孩子生出来了,进忠和若罂开启了在白鹿原上沉浸式养娃模式。
两人很少去关注村里的事,进忠每天下地,把自家的那几亩地拾掇好了,便早早回家,陪着媳妇。
这样的日子,转眼间就是十年。润玉、琉霜、顾瞻、城阙都被进忠送到城里去上学。每个月进忠和若罂带着青砚和月华一起驾着车去把孩子接回来住两天。
等上学前,两人往孩子们的背包里塞满吃的,再一起把孩子送到学校去。
就和现代家长送正在读大学的孩子回家过周末一模一样。
村里人都说两个人惯孩子,可当他们看着进忠家的四个孩子穿着一身城里洋人学校的制服,精精神神的回村、上学,又有哪一家是不羡慕的?
这里面最羡慕的就是百灵,毕竟男孩子出去读书不稀奇,女孩子一起出去读书才稀奇呢。
这次回来,进忠驾着马车连着把兆鹏也一起接了回来。
马车回来的时候,百灵正在村里荡秋千,一看到兆海在村口从马车上下来,便叫着他的名字跑了过来。
到了跟前儿,百灵极有礼貌的叫了声进忠达,若罂婶,这才和兆海跑远了。
直到两人跑开,润玉兄妹几个才把马车的帘子拉开,往外瞧了一眼。
若罂好笑的看着他们,“你们怎么不跟着一起去玩?”
琉霜翻了个白眼,从身后搂住若罂的脖子,“妈,我们只是看起来像15岁,但也不是真的15岁。”
百灵看到了鹿家两兄弟的变化,也看到了进忠达家4个孩子的变化,她对进城求学充满了渴望。
可她知道,她达和她妈不能答应,她又不知该怎么说,因此只能拼命的去幻想在城里求学是个什么样儿。
百灵儿就不是个温柔可人的孩子,她精灵古怪,鬼主意很多。因此,她只能用更加疯癫的玩乐来压抑自己想要进城求学的心。
可这样一来,白嘉轩就被她闹的够呛。白嘉轩没了法子,只能带着百灵进城转了一圈。
可百灵在城里看到了那些在女校上学的孩子回了家没多久,就偷偷的拿剪子把自己的头发给剪了。
如今几家的孩子都长大了。这些年,鹿子霖总想弄个官做。相应的,他就常往外面跑,眼下也把自家的孩子送出去读书。
孩子出去读书,便开阔了眼界,了解到外面世界的变化。
而白嘉轩当了族长,一心为乡里,事事都以乡里为主,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也一老本十的留在乡里,继续为乡里做事。
因此他把几个孩子都扣在了家中,白家的孩子看不到世界的变化,脑子也越发的迂腐。
大概这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风水轮流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