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长生转身看去,只见一位手持拂尘的道长缓缓走入万寿堂,那人一副道骨仙风逸世凌虚,步罡踏斗脚踩七星,双目似闭若睁威严无限。
头顶隐见三花而聚,胸前似有五气朝元,身形似鹤走若翔天。如此这般境界便是武当掌门钟元鼎真人也望尘莫及,其仙气风姿简直可堪比道祖老君、其犹龙邪!
这道长身后还跟着一位,此人同样是一副道士打扮,但其样子看起来却是个“笑弥勒”,最有趣的是此人完全看不出究竟是几许年纪,他皮肤甚好五官柔和、但神态中又有些老成沧桑,既像是二三十岁又像是已经天命花甲。
眼见连严嵩陆炳都要恭请立迎的人物,不用说也知道这两人必是大有来头,堂内大多数人虽然不认识这飞元真人究竟是谁,但现场也没有一人敢怠慢疏忽,全都恭恭敬敬起身施行大礼。
陆炳向众人介绍道:“这位仙长乃是钦天监的飞元真人,天子亲赐、赏持‘三清神器’之一‘玉清拂尘’,他身边的是其道童龙山道长。
因钦天监直属御前,真人平时也少露仙踪,是以诸位外臣同僚都不认识真人本尊。
飞元真人此次乃是代天子来听审钦案的,众位同僚不必多加在意,只需照常专注审案办差便是。
真人请入座。”
众人一听恍然大悟,原来此人是钦天监的真人上仙,难怪连严嵩徐阶陆炳都要对其恭敬有加。钦天监虽然并无朝堂实权,但却是可以时时上达天听、与皇帝私下畅道论术,便是在嘉靖帝闭关修炼之时,钦天监也可以随时觐见。
不过朝堂皆知负责掌管钦天监的是当朝名士蓝道行道长,这位飞元真人却不曾听过其名号。
但此人能获持三清神器之一、必然是极受皇帝宠信,须知三清神器乃是嘉靖帝登基时特封的三柄镇国神兵,分别是“太清剑”、“上清刀”和“玉清拂尘”。
其中太清剑由皇帝本人掌持,上清刀由皇帝的发小兄弟陆炳代持,剩下的玉清拂尘此刻就在这位飞元真人手里。
此神器代表的不仅仅是皇权特许、更有神权庇佑,其重要性更是胜过王命旗牌尚方宝剑。此飞元真人的地位也不言而喻、必然凌驾于蓝道行之上!
面对众人行礼飞元真人却是一语不发,只是轻轻坐在那张单椅上,双目依然看不清是睁是闭,整个人又似聆听又似入定,那位龙山道长静静站在其身旁,也没有对众人有任何回应。
面对满屋子的阁相重臣却是如此视若无睹的态度,许多人都不禁心下气愤钦天监恃宠而骄,居然连当朝首辅都敢不放在眼里,大家都指望着严嵩能有所表示。
结果却见严嵩毫无反应,恭恭敬敬地向飞元真人点了点头,然后示意众人就坐。
严嵩一拍手中的“佐朝纲”(宰相所用的惊堂木),高声道:“带钦犯!”
随着声声传唤,很快俞大猷便在陆流等几位锦衣卫的押解下来到了万寿堂。
自那日俞大猷当众被胡宗宪批捕之后,俞长生这还是第一次见到俞大猷,眼见俞大猷并没有受过什么酷刑,长生这才放心下来。
严嵩问道:“堂下罪员,可是前任浙江总兵、一品都督同知俞逆大猷。”
俞大猷道:“回禀阁老,下官便是。”
严嵩又道:“俞逆大猷,你可知罪否?”
俞大猷回道:“下官不知何罪。”
严嵩继续道:“今有浙江巡按御史王本固大人参劾你里通倭寇、收受贿赂,擅杀朝廷钦使监军工部尚书赵文华大人,此罪一也;
另有左副都御史鄢懋卿大人参劾你故意贻误军机发兵迟缓、与倭寇勾结,致使都指挥欧阳深战死殉国,倭寇祸乱两广、百姓涂炭,此罪二也;
此两大罪涉及谋逆、通倭、杀害朝廷命官、贻误军机丢城实地,每一条都是十恶不赦的夷族重罪,你都不承认吗?”
俞大猷道:“阁老所说皆是旁人所罗织的莫须有罪名,俞大猷不认。”
王本固厉声道:“一派胡言!汝罪罄竹难书有目共睹、岂是本官罗织编造的,本官参劾你乃是因为有涉案证人亲身检举!”
鄢懋卿也高声道:“不错,阁老,本官所参劾俞逆大猷的罪状也是实情,两广剿倭战局由俞逆大猷负责,据查军报一早下就发至监军署,但俞逆大猷还是去得晚了,他有罪无疑!”
徐阶喝止道:“不要吵!阁老,此案牵扯甚多,属下以为要一件件一条条的来。”
严嵩也道:“徐阁老说得对,你们不要聒噪,一件件地说。
就先从鄢大人所参奏俞大猷贻误军情涉嫌通倭一事说,军情记录那里有明确的时间可以查询,从监军署收到急报起算,俞大猷理应在实际抵挡两广前两日就驰援到场,为何晚了这许多时间?”
俞大猷道:“回阁老,末将当时在横屿岛与倭首足利佐为等人对峙、不得抽身。然而末将在收到军情之后第一时间便赶赴救援,绝无贻误军机刻意拖延一说。”
沈炼这时道:“启禀阁老,横屿岛剿倭一战,下官当时就在场,罪员俞大猷所说皆是实情,我等奉浙直总督胡宗宪之命与倭首对峙、于八闽一地于倭寇苦战。
本来是由俞大猷和戚继光各带本部人马前去的,但自收到两广的急报之后,俞大猷便第一时间分兵前去了,这一点下官可以证明。”
鄢懋卿道:“沈大人,根据军情记录,你们与倭首足利佐为对峙交战的日期是初七,但是早在初五急报就已经送到了监军署,那么正常来说俞逆大猷应该在初五时就已经分兵离开了,结果却是在拖延两日后再行发兵,如此还谈什么第一时间。
沈大人身为钦案陪审官之一,可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
不及沈炼发言,俞长生这时突然道:“鄢大人也说了,收到急报的是监军署,那这份急报监军署具体什么时候下达到了军事主官那里,是不是也该核实一下?
如果监军署没有传达急报,难道说是要军事主官越过监军直接用兵,如此置朝廷威严于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