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彻底消灭了尔朱兆势力,朝廷自然要论功行赏。
自蔡儁、尉景、段荣往下,人人得到升职加薪。
而大老板高欢则升无可升,只能把食邑由10万户升到15万户。
有史以来食邑最多之人就是前太原王尔朱荣:20万户。
按制度规定,贵族食邑户数只能占采邑区总户数一半。
高欢的食邑区总户数是30万户。
按北魏时期每州平均户数5万计算,高欢的食邑区大致包括6个州。
这时的北魏国内,大致分成了三块势力:
皇帝元修主导的洛阳周边、河南地、荆襄一带;
高欢主导的河东并、肆州及周边、河北地;
贺拔岳主导的关中地区、侯景陈悦主导的陇右地区。
皇帝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对高欢取得的功绩,通过加官晋爵赏金等方式来表达态度。
贺拔岳、侯莫陈悦二人近视于诸侯,对高欢的胜利,自然也不能无动于衷。
他们都派官员携带贺表、礼品,到晋阳表示慰问、祝贺。
贺拔岳派到晋阳的人,是主簿冯景率领的一个慰问团。
他们带来贺拔岳的亲笔信和大量宝贝,拜见高欢,致以敬贺。
贺拔岳在信件中向高欢表示:咱们都来自六镇,本来就是一家,现在更应结为兄弟。
高欢也亲笔写了回信,让冯景带回去。
信中,高欢对贺拔岳结为兄弟的提议,表示高度赞同。
冯景回到长安后,贺拔岳和头马宇文泰一起,听冯景详细汇报。
二人让冯景讲述高欢及晋阳的真实情况,不要漏掉任何细节。
冯景讲完经过后表示:
高欢对代表团净说些好听而空洞的话,言语没什么价值;
高欢应该很满意自己成了第二个尔朱荣,盘踞晋阳做个逍遥大丞相;
他应该会吸取尔朱荣教训,不敢对洛阳乱来。
冯景离开后,贺拔岳和宇文泰一起,边喝酒边分析冯景带回来的信息、情报,结合天下大势,判断高欢下一步动作。
宇文泰是贺拔岳毫无疑问的头号心腹。
贺氏兄弟的父亲贺拔度拔,当年是武川镇一名军主,中层干部。
那时的军镇,是北魏朝廷的中央党校兼淘金场。
军镇头目称镇将,其地位和收益比州刺史高,权力和前途比刺史大得多。
军主是镇将之下的官员,级别高过太守,也是优差肥缺。
宇文泰几兄弟的父亲宇文肱是武川豪强,与贺拔度拔是结义兄弟。
当年,六镇起义爆发时,两家不可避免地一起陷入时代旋涡之中。
两家人先是被迫向叛军投降,成为起义军一份子。
接着不久,贺拔度拔联合宇文肱,杀死武川起义军头目卫可孤,叛出叛军。
他们的行为遭到叛军首领破六韩拔陵的疯狂报复,贺拔度拔、宇文肱先后身死。
一同战死的,还有宇文家长子、次子,即宇文泰的大哥、二哥。
本来,宇文家还剩下两人:最杰出的三哥宇文洛生和四弟宇文泰。
他们二人都在葛荣的起义军中。
尔朱荣击败葛荣后,兄弟二人一起向尔朱荣投降。
尔朱荣经过摸底调查,发现宇文洛生不但个人战力强,而且熟读兵书,在六镇降户中极具威望。
尔朱荣是一代枭雄,本着王不见王的原则,为免夜长梦多,让手下人找个理由把宇文洛生杀死了。
当时,宇文泰刚满18岁。
宇文泰身长九尺,皮肤黝黑,站在那儿像座黑塔。
而且,他聪明伶俐,身手非常敏捷,亲近之人昵称他为“黑獭”。
尔朱荣不舍得杀他,想培养他做自己近卫,但又因宇文洛生之事有些犹豫。
贺拔岳当时在尔朱荣担任都督,得知宇文洛生的遭遇,很为宇文泰担心。
他想了许多办法,将宇文泰弄到自己手下担任别将。
从此,在宇文泰的眼里,向上,只有三哥贺拔岳,什么大将军、皇帝,都不在他考虑之列;向下,他深知独木难支、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将战友、军卒统统视为兄弟,深得同僚、手下人敬佩拥戴。
贺拔岳对待宇文泰,也比对亲兄弟还要好。
贺拔家到现在还剩三兄弟,都位居高位,手握大权,还算幸运。
而宇文氏一大家子就剩宇文泰一棵独苗,还差点被尔朱荣斩掉。
……
宇文泰对贺拔岳道:“三哥,我从高欢这些年的行事为人看,他绝不是固步自封的人。以大丞相身份安居晋阳,应该是他的障眼法。要不我去走一趟,就近观察观察?”
贺拔岳听了这位小弟的话,沉思了几息。
最后,他点头笑道:“也好。做戏做全套,我写好生辰八字和拜帖,你带去替我与他结拜。不过,黑獭,你这趟行动,最紧要的是安全。不论出现什么意外,先答应下来,保命第一。你记住,没有咱们履行不了的承诺,也没有咱们推翻不了的承诺。”
宇文泰笑道:“三哥放心,我懂的。”
……
三月份,宇文泰带着20名随从来到晋阳,求见高欢,说是帮主公贺拔岳送生辰八字、礼帖、仪品过来。
高欢心想,贺拔岳真会惺惺作态,故意搞得像真有那么回事。
当然,在面子上,高欢也得陪着对方演下去。
于是,他亲自接见宇文泰。
宇文泰执小弟、下属之礼,恭敬客气拜见高欢,表达来意。
然后奉上贺拔岳的生辰八字、亲笔拜帖、结拜用的仪品。
高欢按规矩接帖、收八字、纳礼还礼。
然后,二人一起喝茶聊天。
聊着聊着,高欢对宇文泰越聊越喜欢,心里开始盘算把他撬到自己阵营。
高欢吩咐手下人准备好酒好菜招待长安城来客,自己则与宇文泰两人单独进餐。
美味佳肴佐酒,几杯过后,高欢道:“宇文老弟,哥哥我从小厌文好武,练枪学箭。我看你这身板气度,战场上一定可万军之中取敌将头颅。我忽然有个想法,你就留在我军中,咱们携手杀到建康城去,建立那不世功业。你看怎样?”
宇文泰心中一惊。
不过他自十几岁就在战场上真刀实枪浴血拼杀,面上不会动容。
宇文泰举杯向高欢敬酒,碰杯之后,自己一饮而尽,然后腼腆笑道:“大丞相这么看得起我,小弟汗颜不已。我这二十几年,一直走在求生、谋存、完命、得赏的路上,还没来得及树立大志向。承大丞相贵言,从现在起,我就以饮马长江、踏破建康城门为目标好了。谢谢大丞相点醒,小弟再敬您一杯!”
“好、好、好,来,干杯!”高欢十分开心,他举杯与对方相碰,干了杯中酒后道:“宇文兄弟意思,是愿意留下了?”
宇文泰郑重点头道:“回大丞相,我自然是愿意的。嗯……我在长安城还有几件私事,回去了结一下就来晋阳。大丞相刚才说的事,请先不要传出去。我不想让贺拔岳都督事先知道。到时他要是为难我,就不大好意思了。我来晋阳后再向他解释,相信他能体谅我。”
“对、对、对,先不要走漏风声。”高欢道:“咱们现在起只是吃饭喝酒。到时你快去快回。”
“好。多谢大丞相。”
“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你叫我欢哥就行了。”
“好的,欢哥。”
“哎!哈哈哈,来来来,接着喝酒……”
……
第二天中午,高欢醒来,稍微清醒后,立即喊道:“来人。”
贴身侍卫郭德罡进来,笑道:“大丞相,您醒了?先擦牙漱口洗脸吧?”
高欢摆手道:“先把长安来的宇文泰请过来,快去!”
郭德罡期期艾艾道:“大丞相……那个,那位长安使者宇文将军一行人今早……不对,是昨夜已经走了。他说您让他快去快回。”
“已经走了?”高欢倏地站起身,吼道:“快备马,我要亲自去追他。快!”
郭德罡听老板声音不对劲,又见对方脸色铁青,大气也不敢出,立即跑出去备马。
……
高欢率百来骑兵,一人两马,追了一天,也没见到宇文泰及关中军士的身影,只得悻悻而返。
回到晋阳大丞相府,高欢连着三天都有些心神不定。
似乎做错了什么事。
高欢的直觉是对的,他放走的这个人,武川后人宇文泰,才是他一生的劲敌。
是唯一能置高欢于死地的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