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没想到,就是挣了点小钱钱,竟然惊动了这么多人。
看来,说好的有,破了防的也大有人在啊,毕竟执行了这么多年的计划经济,突然又出现了私有化,他们当年的努力不是白费了吗?
摆摊挣点小钱没关系,可要这么大把大把的挣,就是倒车复辟!
“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目前只想着做贸易,可下一步还想再扩大一些,组建工厂,打出自己的品牌。”
听了周明的计划,别说首长了,就是端着茶壶在外面的钱来,都听呆了,这些话,他从来没对自己说过。
原来找厂址不是为了建仓库,而是要建厂啊。
首长听了他的思路,也沉思起来,这个路子还真不错,国内有工厂,可设备老化,技术单一,要想迅速成长起来,走合资还真是一条路子,既然个人能做到,那国营企业的实力不是更强?
几天后,周明又接到了首长的电话,问他愿不愿意去商业局,周明赶紧婉拒了,开玩笑,他又不是专门学经济的,虽然自家小公司还不错,那都是上一世的经验。
这边周明忙的晕头乱向,那边儿子周青终于跳了级,等到九月份开学,就要去中学了,虽然只是跳了两级,也引起了轰动,上一次如此张扬的还是张灵,也是出自周家。
“你姑姑说了,你的基本功比她扎实的多,去了初中打算读几年?”
“奶,这拔苗助长要不得,初中可是打基础的三年,我不打算再跳了。”
不过,他没打算初二再学物理,而是一进去就让妈妈买了初二的物理,初三的化学,要同时学习,正好有老师在,可以随时请教。
“呵呵,你还知道拔苗助长啊,你现在就学这个,算不算拔苗呢?”
周青嘿嘿一笑,抱着书就跑了,这个暑假,姑姑也回来了,因为学校有些项目要参加,暂时不去西北了。
“小灵啊,你好容易休息,小小年纪就这么老成,正好惠惠要去羊城进货,你也跟着去玩玩呗。”
两人有着母女的名分,出去玩的钱就该自己出。
“老师,你忘了我还有项目呢,走不了那么长时间,等以后吧,反正她一个月就去一次,哪次跟着都行。”
对于见世面,张灵从来不拒绝,只是太忙了。
香香一听赶忙说到,
“我暑假要去羊城实习,你有空就来吧,跟我一起睡,还能省了旅馆钱。”
她好不容易争取到这个机会,老师说了,这个工厂很牛逼,还有机会去香城参观。
看着孩子们越来越有出息,明雪也很欣慰,她听王芳说过,香香也是苦孩子,第一次见她时,又瘦又小,可那眸子的光却亮的耀人,是个有骨气的孩子。
明雪不声不响,回到房里准备了两个红包,香香和张灵都是学生,虽然自己也能挣钱,可毕竟没有刘惠她们多,作为长辈,资助一些也应该。
“这是暑假经费,你们尽管去做想做的事,”
香香第一反应就是推辞,可她话还没出口,张灵便接了过去,
“谢谢老师,我却之不恭啦。”
看她笑的比花还灿烂,拒绝的话怎么都说不出口了。
王芳端着一盘瓜果走了过来,笑着跟她说到,
“长辈赠、不可辞,你快拿着吧,以后多多孝顺就好,来,大家来吃瓜,这是新疆运过来的,就在胡同口摆了个摊,我正好遇到,没想到甜死个人。”
以前运力不足,各地特产很少能够流通,不知这批瓜是怎么来的,虽然比当地瓜果贵一点,也是能接受的。
“明雪和张灵还好,她们在西北没少吃,可香香、刘惠就很稀罕,很少能吃到这么甜的水果。
吃完一块,刘惠拔脚就往外跑,王芳赶紧叫住了人,
“你干嘛去?我买的多,厨房里还有七八个呢。”
刘惠憨憨的笑了,她姐就是好,连她心里的想法都知道,
“好容易遇到新鲜东西,当然要多买一些了,不光有你的,大美那边也有,还有红红和阿眉,我能忘了谁?”
这么多年,她早就习惯了,别看周明和她都是独子,可围在身边的有着一大帮子呢。
小花也跑了过来,让她看自己被勒红的手掌,王芳自己拿不了,还回来叫了人。
“好好好,你辛苦了,回头去羊城,给你买双小皮鞋。”
那边的鞋比燕京便宜很多,这两次除了衣服,她还进了一批能搭配的鞋子,因为隔壁就是专门卖鞋的,她也不好抢生意,进的也不多。
“谢谢惠惠姐,”
说完,小花便蹦跳着去浇地了,菜园子种着各种菜,此时有刚出苗的,也有早熟的豆角,如果不抓紧摘下来,几天就长老了。”
“小花,你还是没经验,这种豆角不能种多了,到时候天天吃,小青会哭的。”
刘惠很有经验,站在地边指点江山。
“姐说没关系,可以晒成干菜,冬天就不用光吃萝卜和白菜了。”
此时大棚还没发展起来,一到冬天主打的还是冬储菜。
“哎,那也成,你一说这个,我都馋了,干豆角炖肉,别提多香了。”
刘惠一边说着,一边流出了口水,
“干豆角还剩了一些,下午就炖肉吧,这一说我也馋了。”
冰箱里迟早都冻着几块肉,就是为了吃着方便。
此时的孙家忙成了一团,许友友生了儿子,脸色却比怀孕时更加红润,一看就是补汤喝多了,只是这添了个小不点,忙活了一家人,大凤现在很有经验,只是今天儿子不舒服,带着去医院了,齐华没了好帮手,顿时有些抓瞎。
“妈,您别老抱着,都给他惯坏了,扔床上就好,我看他还能哭多久?\"
说也奇怪,这小子一到大凤手上,立马就乖了,好像认人似的,换了人就哼唧。
“你舍得,我可舍不得,咱们还小呢,也就是奶娃娃能惯着些,要是过了三岁,你爸那关都过不了。”
家里三个孩子,也就小闺女那没原则,两个儿子没少挨训。
“妈,小时候惯,长大更管不了了,把他给我,您快歇一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