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不妨考虑考虑智昊和妍贤,看看他们将来想怎么做。虽然行远很忙,非常非常忙,但是每半个月我都会带着孩子们去让他讲一些事情。或许他们眼里的韩国早已经不一样了。”
李在容问了一个心里面很久的疑问:“我有些不明白,至微如何来的那么多钱做工艺探索。”
“我没必要瞒着哥哥,所有的研发工作包括工艺、包括芯片设计全都是在研究院完成的。他们不需要考虑盈利,可以不计成本地进行探索,而且发现路走不通的话,可以随时丢掉。换成是至微的话,可能也舍不得这么大的投入。至微只负责生产就行了。当然了,利润要多给研究院。”
兄妹二人谈了很久。李在容放心了不少,至少能买到研究院的光刻机了。但是依旧问题重重,很显然在东大大规模投资的话是和韩国方面的要求背道而驰的。而且李家虽然控制着三星,但是控制力远不像外人所想的那么稳固。还是有难度的。
最关键的是李在容并不像他父亲李健熙那么杀伐果断。很多事情还需要回家和父亲商量。
到了冀省初步达成在英宁设厂的合作意向后,李在容就去迪王了。有李富真牵线搭桥,船夫哥给了很高的接待标准。也不是因为是三星的掌控人才高看一眼。船夫哥隔三岔五就要和金泰熙联系,不时还能在研究院见到班行远,这些富豪在他眼里不过是芸芸众生。
在迪王期间让李在容大开眼界,原本计划是一天的时间,结果看了三天。
有研究院做后盾,迪王在新能源车技术上不需要怀疑。班行远还因为车子的造型不行,逼着迪王聘请国外知名的汽车设计师主持设计了全系列的车型。造型好,经济型好,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眼瞅着现在就要干翻大众和丰田了。
最大的问题就是产能赶不上,正在疯狂扩产。
班行远听李富真说李在容要来迪王考察,特意给船夫哥交代了一些事情。所以船夫哥和李在容讲了很多事情,特别是比较详细地讲了成本方面的一些事情。还设想了如果和三星合作的话,会如何如何。
李在容在试驾了各种汽车,了解了这些车的性能和经济性后,已经非常心动了。虽然电池、电控这些东西要从帝王这边进口,电机授权生产后可能价格稍高,但是性价比太高了尤其是使用经济型太好了,哪怕比同等级的现代卖的更贵也绝对能把现代干翻了。
没办法,东大的车市太卷了,不说别的,就大屏幕和语音控制、远程控制就属于降维打击。日常使用400公里续航的纯电绰绰有余了,需要长度的还有增程和插混等着。
跟着一起去的可是不少人,李在容特意问了他们的看法,都表示如果能在韩国生产的话哪怕价格贵一些也绝对会买的,一年省很多钱呢。
唯一的担心的是因为很多利润留在了东大,韩国政府未必允许这种合作。这种忧虑在船夫哥带他看了针对大美丽市场设计的几款全尺寸新能源皮卡和SUV后就彻底打消了。
是的,班行远很早就考虑汽车出海的事情了。他很早就认识到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很快就会参与到国际竞争。在那些没有汽车产业的地区,他还是很有信心的,东大汽车的产品能力已经上来了。也只有一些老古董还在抱着日本车“一车传三代,人走车还在”的迂腐观念。消费者是拿脚投票的产品力到了,性价比够好没理由不选。
班行远的座驾虽然看着还是L5的样子,但是里面都已经换。准确的说就是把针对大漂亮市场开发的全尺寸增程车换成了L5的皮。就像大金毛的浴皇大帝凯迪拉克,其实是一辆卡车换了皮。
因为有大电池,为了保障安全,研究院和迪王合作费了很多心思,做了很多实验总算是通过了非常严苛的测试,允许班行远使用。说起来L5的生产商有些不满意,班行远表示你不高兴的话我就直接换迪王的车了。
对这款深度改装的车班行远还是非常满意的,电动的可比燃油的舒服多了。
班行远担心的是日韩、欧美这些汽车产业发达的地区。日韩就不要想了,指望他们买国外品牌就不要想了。欧美也很难进入,他们得保护自己的汽车产业。特别是米国,到现在还在为进入日本市场和小日子吵得不可开交,指望他们对东大开放汽车市场就不要想了。
班行远一直都在考虑如何破局,也没什么好的办法。李富真和他提了李在容去迪王的事情后,班行远觉得机会来了。
雷诺三星在韩国发展的确实不咋地,但那是因为产品力不行,换成迪王的车就不一样了。而且,不管大漂亮还是欧米都是对韩国车企开放市场的。至于说什么电池、电控是东大生产的,拜托了技术水平足够同时能稳定供应的也只有东大了。
班行远在电话里详细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船夫哥,船夫哥也动心了。这是一个可行性非常高的办法,如果能向大漂亮和欧洲市场大规模出口的话,韩国方面绝对是乐见其成的。李在容也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这次过来的有那位帮李尹馨处理那次乱七八糟事情的老人。李在容把自己的想法详细了告诉了那位老人。
老人想了想说:“在容啊,这是很好的机会。汽车行业虽然基本定型了,后来者很难进入。但是新能源车还是非常广阔的。说实话,不是亲身体验的话我都不会想到东大的新能源车已经发展到了这种地步。要想阻止他们占领全世界只能依靠贸易壁垒,正面竞争的话绝对赢不了。”
“这些天我考虑了很多,半导体行业很难竞争过东大。要想保留的话,就只能投入他们。新能源车很好。你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