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雨疑惑道:“龙哥!什么‘原来如此’?”
高传龙解释道:“短剧《云渺》应该是《修仙大佬强亿点怎么了》改编的。婉儿看过这部小说,对我谈过这部小说剧情,所以感觉剧情有点熟悉。”
杜雨恍然道:“原来如此!”
老吴在一旁,显得神色漠然。
高传龙微笑道:“老吴,今天你状态不对啊!怎么回事?”
老吴惨然反问道:“龙哥!你‘单元剧情’写法讲好了吗?”
高传龙一怔,道:“讲好了。”
杜雨着急道:“老吴,你今天怎么了?刚才上车,就有点不对劲了!”
老吴叹口气,道:“我的‘武侠夜话’要完蛋了。”
高传龙轻声问道:“此话怎讲?”
老吴带着忧愁,倾述道:“昨天,我的一个亲戚到我家,把金庸的小说还给我,并讲了一个令人沮丧的事情:
时代真真切切地发生了巨大变化,曾经风靡一时的金庸武侠所宣扬的那些价值观和思想,在当下的小年轻群体中,已然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他们对此并不买账。
就拿他家16岁的儿子来说吧。
根据我的建议,他满心期待地推荐他儿子去读金庸小说的原着,希望他儿子能领略到那个充满侠义与豪情的武侠世界。
他儿子也确实翻开了那些书,可没过多久,就彻底读不下去了。
他儿子满脸嫌弃地跟说:‘这都写的什么破玩意儿啊?’
为了让大家明白他儿子的感受,他儿子还特意举了例子。
他儿子提到《射雕英雄传》里黄药师的几个徒弟,像陆乘风,明明没犯任何错误,仅仅因为其他徒弟偷了东西逃跑,师父黄药师抓不着人,就把怒火发泄在他身上,把他打成了残废,让他一辈子成了瘫痪的残疾人,还无情地赶出家门,任其自生自灭。
可陆乘风呢,不但不怨恨师父,反而处心积虑地收集师父喜欢的东西,就盼着有朝一日能送给师父,只求得到师父的原谅。
后来好不容易见到黄药师,又是下跪,又是在地上爬,那姿态卑微到了极点,就差没给黄药师舔脚趾了,还献上多年来辛苦收集的珍品,就为了换一句师父的原谅。
更离谱的是,他居然还说:‘别说师父打断我的腿,就算是要了我的命,我在九泉之下也不敢埋怨师父半句。’
他儿子满脸不解,气愤地说:‘这陆乘风怎么下贱到这个程度啊?
他明明什么错误都没犯,凭什么要遭受这样的对待?
别的徒弟偷东西跑了,抓不着人就拿他撒气,把他打成残废,这明明应该是大仇人啊,不杀了他给自己报仇就不错了,怎么还好像自己对不起师父一样,非要取得师父的原谅?
到底是谁对不起谁啊?’
现在的孩子,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与过去大不相同。
对他们来说,如果父亲对自己不够好,陪伴的时间少,没有能力给予支持和帮助,都有可能被他们视为‘生物爹’,更别说无缘无故把腿打折,还赶出家门这种极端情况了。
他们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断绝关系,甚至将来还要复仇。
而且黄药师又不是陆乘风的亲爹,不过是个武术教练,教了点武功而已,凭什么把他打成残废,赶出家门后,他还要收集礼物,求得原谅,见了面还得跪下恳求?
他儿子对此嗤之以鼻,说:‘我怎么那么贱?我不找机会废了他就算我是窝囊废。’
再说说《天龙八部》,他儿子觉得也就乔峰这一条线的悬念比较大,他想知道带头大哥和大恶人是谁,才勉强有耐心一直读到最后。
可结果一揭秘,大恶人竟然是亲爹萧远山,这实在让他无法接受,觉得萧远山这一条线全是漏洞。
在年轻人看来,萧远山简直就是‘生物爹’中的极品,是‘生物爹’赛道上的‘王者’。
他明明早就知道儿子在哪,却不来相认,还处处给儿子栽赃陷害。
儿子去找谁,他后脚到就前脚杀,还杀了儿子的养父母。
要知道,可是养父母把儿子辛苦养大的啊,他看着儿子受苦受难,痛苦不堪,却无动于衷。
乔峰的行为也让他儿子无法理解。
把自己养大,给予温暖的明明是乔三槐夫妇,生亲不如养亲,可萧远山杀了他们就白杀了?
乔峰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更何况,萧远山还杀了他的授业恩师。
在古代,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玄苦大师的分量可不比养父母差。
等于说,乔峰生命中最亲的三个人,都是萧远山杀的,还处处陷害自己。
这样的‘生物爹’,不报仇留着过年?
就算为了血缘关系不杀萧远山,至少也应该老死不相往来。
可乔峰竟然完全不追究三个至亲的血仇,还对萧远山关怀备至,替萧远山承担所有的仇,还跪着求扫地僧医治萧远山。
他儿子气愤地说:‘这是什么魔怔情节!不符逻辑啊!’
还有慕容博,如果萧远山是‘生物爹’中的‘王者’,慕容博就是‘常务副王者’。
他从小就给儿子洗脑,让儿子去复700年前的‘大燕’。
这本来就是一个困难到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任务,可他不但不帮忙,还处处给儿子挖坑。
为了复国,慕容复这边忙着收买人心,笼络党羽,他却到处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杀人,给儿子栽赃陷害,让儿子成为武林公敌。
他还给儿子配了两个像精神病一样的家臣,一个到处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和人抬杠,一个到处吃饱了撑的找人打架,这两个活宝到处得罪人,给慕容复树敌无数。
就算是金庸笔下的正面人物,在他儿子看来也有很多问题。
他们见面就打架,明明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情,却因为脾气暴躁,能解释也不解释,就是噼里啪啦一顿打。
他儿子无奈地说:‘金庸书里全是些精神病患者,疯子,正常人太少,所以读不下去了。’
我的亲戚总结道:
不得不说,金庸的小说确实离这个时代太远了,那些思想和现代的年轻人格格不入,对他们来说,读起来尴尬得很。
现在,书已经很少有人看了,70后、80后该看的早就看过无数遍了,而年轻人又极少有人愿意去读他的书。
目前,金庸作品还能靠着影视剧翻拍流传一些年,但等10后这一代长大,恐怕就连影视剧也没人看了。
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娱乐,那些脱离时代的东西,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老吴倾述完,三人沉默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