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传龙拿起一块餐巾纸,擦了擦嘴巴,继续道:“在修真界里,有这么一对共患难的兄弟,弟弟身患怪疾,药石罔效,唯有那传说中秘境里的珍稀灵草才能救命。
可这秘境凶险万分,进去的人十有八九都回不来,但哥哥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踏入了那危机四伏之地。
他在秘境中历经重重磨难,与凶猛妖兽殊死搏斗,在机关陷阱中九死一生,终于寻得了那株灵草。
可弟弟的病情愈发严重,急需灵石购买其他辅助丹药配合治疗。
哥哥看着手中的灵草,一咬牙,将它卖给了急需此物的门派长老,换来了一大笔灵石。
他拿着灵石,马不停蹄地赶到药铺,买齐了所有需要的丹药,匆匆赶回家中,细心地喂弟弟服下,满心期待着弟弟能早日康复。”
林婉儿马上道:“这不是圣母行为,是兄弟情啊!”
雷小燕赞同道:“我也觉得是兄弟情。”
高传龙笑道:“判断正确!”
林婉儿提醒道:“老高!还有两个!”
高传龙继续道:“在风云变幻的江湖世界里,有这么一个人,曾因一场误会,被自己所在的团体视作叛徒、反贼。
从那之后,他便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被团体里的人肆意霸凌,这样的折磨竟持续了整整三千章的剧情时长。
每一次被辱骂、被殴打,他都默默承受,从未有过一句反驳。
旁人都以为他会心灰意冷,与团体彻底决裂,可他却始终以团体成员自居。
在他心里,这个团体就是他的家,那些误解和伤害,他选择独自咽下。
即便遭受如此不公,当团体面临危机,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时,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
不管是深入险地寻找珍贵物资,还是与强大的敌人对战,他都无条件奉献自己的一切,只盼着有一天,能消除大家对他的偏见,重新被团体接纳。”
林婉儿和雷小燕面面相觑。
林婉儿疑惑道:“有这样的人吗?这不是缺心眼吗?”
雷小燕小声猜测:“也许这个人是卧底呢?”
林婉儿闻言,马上道:“那就不是圣母行为了!”
高传龙追问道:“确定吗?”
林婉儿又犹豫起来。
高传龙悠悠道:“其实,这个人有一定的‘圣母’倾向,但还不算‘圣母’。”
林婉儿恍然道:“原来如此!”
高传龙深吸一口气,道:“现在讲最后一个了。
在咱这小地方,有个势力为了给大伙筹备粮食过冬,好不容易东拼西凑了一笔钱,派我去邻近的大势力那采购。
我揣着这沉甸甸的钱袋子,心里满是责任,一路快马加鞭。
到了大势力的集市,我正四处打听粮食行情呢,突然瞅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竟是以前偷过我钱的女贼!
只见她神色慌张,正被几个凶神恶煞的打手围着。
一打听才知道,她因为赌博上头,欠了赌坊一大笔钱,这会儿眼看就要被抓走。
看着她那可怜巴巴的模样,我心里一软,也顾不上手里这钱是势力大伙凑的了,直接把钱塞到她手里,让她赶紧还钱走人。
那些打手拿了钱,骂骂咧咧地走了。
等反应过来,我才犯了难,粮食没买成,回去可咋跟大伙交代啊,但看着女贼安全了,我又觉得值了。”
林婉儿和雷小燕闻言,震惊不已。
林婉儿喃喃道:“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这不是傻瓜吗?”
雷小燕小声道:“这是妥妥圣母了。”
高传龙幽幽道:“小燕!你说的没错。你能分析一下为什么是圣母行为吗?”
雷小燕小声分析道:“‘圣母’行为的关键在于无原则的牺牲自我或他人利益去帮助对方,且往往忽视自身责任或潜在后果。
从龙哥描述来看,这个‘我’有三个圣母特征。
其一,忽视核心责任:‘我’携带的是势力众人凑钱买粮的‘救命钱’,首要任务是完成采购,保障集体过冬需求。
这是你被赋予的明确职责,也是集体对你的信任。
其二,无底线帮助伤害过自己的人:女贼曾偷过你的钱,属于有前科的伤害者。
面对她的困境,‘我’未考虑其行为的性质,而赌博欠债是自作自受,也未评估帮助她的合理性,而是直接牺牲集体利益去‘救’她。
其三,忽视后果的盲目善意:‘我’事后虽意识到‘’没法跟大伙交代’,但当时的决策完全基于‘看她可怜’的情绪冲动,未权衡集体利益与个人同情心的优先级,属于典型的‘以善意为借口,忽视现实责任’的圣母式选择。
不过,也可能存在的争议点:动机是否纯粹?
若进一步探讨行为动机,可能存在两种解释:
其一,纯粹圣母型:仅因‘看她可怜’就本能帮助,未考虑任何后果或责任,属于无意识的圣母行为。
其二,复杂人性型:可能隐藏未明说的动机,如对女贼有旧情、希望通过帮助她获得某种心理满足,但描述中未体现,故更倾向前者。
总之,从行为结果和责任优先级看,这一选择符合‘圣母’的典型特征:
用集体利益为个人的同情心买单,且未对帮助对象的行为进行合理评判。”
林婉儿不由轻轻鼓掌道:“小燕!说的真好!”
雷小燕弱弱道:“如果圣母是网文‘毒点’,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写呢?”
高传龙想了想,分析道:“尽管‘圣母’角色在网文中常被视为毒点,却仍有众多作者选择创作,这背后有多方面原因。
从受众层面看,网文读者群体庞大且多元,部分读者内心向往纯粹的善良与美好,对‘圣母’角色所展现的无私、宽容等品质有天然的亲近感与认同感。
这类角色能满足他们对理想化人格的憧憬,在虚拟世界中给予心灵慰藉,所以作者为迎合这部分读者需求,会塑造此类角色。
从创作意图角度,作者或许想借助“圣母”角色传递积极价值观。
在现实压力下,网文成为人们逃避与寻求精神寄托之所,‘圣母’的善良、博爱可成为黑暗故事中的一抹亮色,引导读者思考人性本善,传递正能量。
而且,巧妙塑造的‘圣母’角色并非一味软弱。
有些作者会让‘圣母’在经历磨难后成长,其善良成为化解矛盾、团结力量的关键,使角色立体丰满。
这种写法既保留了善良内核,又增添了故事张力与吸引力。
此外,部分作者可能受传统文学观念影响,认为善良是永恒主题,试图在网文创作中坚守这一理念,通过‘圣母’角色展现人性光辉,即便面临争议,也依然坚持自我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