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侧和华元都想着趴在城墙上刺探对方情报,两个人打了个照面,吓了一跳。
公子侧定睛一看是对方是宋国相国华元,心说真是巧了,我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探探他的口风,说不定能够说服他让宋国投降。
于是公子侧道:“我乃楚国主将公子侧,华将军,我这厢有礼了。
楚国和宋国原本没什么大仇大恨,可是这次你们太不地道了,竟然杀了我们的使者,那我家楚王能不生气吗?”。
华元也是冷冷一笑道:“子反将军,你们使者借道宋国,连个招呼都不打,难道说这是楚国的礼仪之道吗?”。
公子侧尴尬一笑道:“啊!算了算了,都是过去的事,咱们就不提了,怎么滴,这被围的滋味不好受吧!干脆投降了吧!”
华元心说:“楚国人虽然强悍,但是楚庄王和他的手下,都是以君子自称,很是装逼和讲究礼法,我何不利用这一点,让楚国退兵和谈”。
于是华元长叹一声道:“哎……别提了,我们被围九个月,城中早就已经弹尽粮绝,城内百姓都是易子而食,拿人骨头烧火做饭”。
怎么滴?子反将军,你们还要继续围困下去,咱们都是华夏子孙,难道楚王真要把宋国人全部饿死在睢阳城。
如果这样,楚国人做如此残暴之事,就不怕天下人愤慨,还是请您劝说楚王退兵吧!
公子侧道:“华将军,实不相瞒,我们也没粮草了,只剩下七日粮草,既然这样,不如你们投降,咱们签下城下之盟,免得百姓受苦”。
华元道:“我倒是想投降,可是宋国百姓不干,城下之盟就等于亡国,不如这样,我们都退一步,你们楚国军队后撤三十里。
就算是你们主动撤兵,给宋国一个面子,我们立即主动出城签订盟约,宋国归附楚国,尊楚王为霸主,这样一来,咱们两国都不丢面子,咱们两个都好回去交代,不知子反将军意下如何?”。
公子侧大喜,于是立即答应华元,两人这才各自下来回营,公子侧立即去找楚庄王汇报。
楚庄王听闻公子侧汇报,心中也是很高兴,毕竟宋国这玩意不好打,耗费下去的确对楚国不利,因为楚庄王不想把兵力耗在宋国人身上,他的主要敌人是晋国。
申公巫臣一听,公子侧和华元私下和谈,楚宋会盟,自己的驻军屯田计划就会落空,功劳就被公子侧抢走。
于是申公巫臣立即出来道:“启禀大王,子反将军既然知道宋国都城内,已经弹尽粮绝,易子而食。
我军军粮还有七天,很明显局势对我方有利,只要我们驻军屯田,定能攻破睢阳城,灭掉宋国。
可是子反却将咱们实情告诉华元,还要撤退与宋国盟会,子反透漏情报给敌国华元,其罪当诛。”。
公子侧大怒,心说你个孙子申公巫臣,你处处与我为敌也就算了,今天还要下死手置我于死地。
楚庄王回头质问公子侧,对呀?申公巫臣说的没错,你为何要向华元透露,我们军粮也不多了。
公子侧道:“启禀大王,华元乃是宋国相国,为了全城百姓性命,他以实相告,就是知道大王乃是仁德之君。
华元是个君子,以实情告诉微臣,祈求楚国仁义,放过宋国一码,两国相好盟会,实乃君子。
我作为楚国司马,当然也要以实相告,我不能让天下人知道,只有宋国人是君子,我们楚王以及楚人都是君子,不会为了取胜不择手段,大王是恩威并施,以仁义称霸天下”。
楚庄王听闻很是舒心,然后道:“没错,子反做的没有错,我们楚国人就是要以仁义征服天下,立即撤兵三十里,等候宋国前来会盟”。
随后楚庄王撤兵三十里,宋文公和华元出城前去和楚庄王会盟,宋国正式投降楚国,尊楚庄王为霸主。
公元前594年七月,楚国和宋国和谈会盟,晋国的老对手秦国开始了行动。
秦桓公趁着晋军主力讨伐潞子国和先谷之际,加上荀林父辞职 晋国无力前去救援宋国,盲目认为晋国已经失去霸主威望,军事实力衰退,于是决定攻打晋国西部。
秦桓公亲自领兵东进,一路势如破竹,迅速攻入晋国,直抵晋国重镇辅氏(今陕西大荔东)。
消息传到都城绛城,晋景公大惊失色,他意识到情况危急,立刻下令让士会回师西进,抗击秦军。
此时,晋国诸将和军队大多还在原城附近,跟随荀林父征伐潞国和先谷之后,准备下一步南下救援宋国,和楚国对决。
这样的话,晋国主力军队一时半会赶不到西线,士会立即火速派人给令狐大夫魏颗,命他率领着先期令狐驻军抵达雒地(今陕西大荔东南),先行防御秦晋,成为了抵挡秦军的第一道防线,为后续主力争取时间。
魏颗接到晋景公的命令后,深知责任重大,他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整军备战,准备与秦军决一死战。
很快,魏颗便率领晋军与秦国前锋大将杜回在辅氏遭遇。这杜回是个勇猛无比的西北大汉,力大无穷,且擅长步战。他作战时不用车马,只率领着数百名惯战的步卒,手持铜戈,冲入敌军的车阵之中。
这些步卒在杜回的率领下,作战极为凶悍,下砍马足,上劈甲将,往来冲杀,如入无人之境。
晋军的战车军阵在他们的冲击下,顿时七零八落,死伤无数。魏颗虽然奋力指挥,却难以抵挡杜回的凶猛进攻,无奈之下,只得暂时撤退,远离秦军扎营。
当天晚上,魏颗疲惫地躺在营帐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深知,如果不能想出破敌之策,一旦秦军继续深入,晋国必将陷入更大的危机。
就在他忧心忡忡之际,迷迷糊糊中,仿佛听到有人在耳边轻声说:“青草坡、青草坡……”魏颗猛地惊醒,环顾四周,却不见任何人影。
他心中疑惑,却又觉得这或许是上天给他的暗示,是不是在青草坡能够击败敌人。
于是,他连夜派人四处搜寻,终于在辅氏东面十里处,找到了一处名为“青草坡”的地方,这里草丛茂盛,便于设伏伏击晋军。
魏颗灵机一动,心中有了主意。他连夜在青草坡设下精锐伏兵,准备伏击秦军杜回。
欢迎阅读下一章,结草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