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沧海现出本来面目,以北朝大将的身份,率众七八万人在南朝内部兴风作浪。其进军路线是要穿透湘西、湘东两道,沿途攻州夺县,攻下之后能守就守,不能守就放弃,一路打向岭南,直指兴王府!
兴王府即广州,如今仍是南朝首都。尽管随着吉义打天下的进展,在南昌、金陵设立了行宫,行营则随打随迁一直迁移到了徐州;但首都并未迁移,准备一统天下之后再迁回居于天下之中的洛阳,在此之前将会一直以广州作为首都,免得屡屡迁都麻烦费事。
田沧海如能一路攻州夺县直至攻陷南朝首都,对于南朝的破坏无疑甚大,对于南朝的军心民心影响更大。段仙芝给田沧海下达这样的密令,对其寄予厚望,是为三个挽回局面的办法之一。
吉义毕竟不是傻瓜蛋,虽然没能事先料到田沧海是段仙芝伏下的棋子,可也从田沧海的举动中,感觉不是很可信赖,不至于一点提防都没有。吉义委派鹰扬将军娄斌作为辰州守备使、骁骑将军丁大壮作为邵州守备使。娄斌、丁大壮原是乔嘉言手下两员大将,本领还是不错的。
田沧海从黔地挥师东进,杀入湘地。娄斌率部在辰州靠近黔地的要塞怀化砦附近迎击,寡不敌众,战败,退入怀化砦试图坚守。田沧海却早有蓄谋,老早派奸细混入了娄斌军中,到这时发作起来,里应外合,攻入怀化砦!娄斌战死,所部被消灭。
田沧海拿下怀化砦,分兵一万余人由申夫人率领,向东北方向进军,攻取辰州所辖辰溪、溆浦二县,杀到辰州倚郭县沅陵县境内,作出态势要拿下辰州再打湘西道首府武陵,吸引注意;田沧海自己则率领主力,向着东面偏南方向进军,要越过楚山攻打邵州。
楚山是一道绵延千里的大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势,与武陵山并列为湘西两大山脉。丁大壮率部扼守楚山的重要关隘龙回关,挡住田沧海。田沧海仗着人多势众,又有无极门精英法师靳狮雄、向死生、佟孤月等协力,强攻龙回关。丁大壮也算强悍,硬撑着坚守不退。田沧海为了尽快进军,让其手下僚兵翻越楚山去打丁大壮的后方。僚兵生长于黔地深山老林中,十分擅长翻山穿林,从楚山别处穿过去,绕过了龙回关,径直杀奔邵州。丁大壮被迫放弃龙回关,要退回去守邵州。田沧海岂容丁大壮从容撤退,挥军驱逼追杀。丁大壮被田沧海与绕到后方的僚兵夹击,大败亏输,所部被消灭,仅率数十骑逃脱。田沧海占领邵州,再挥军直扑衡州。
衡州,南来北往的枢纽重镇。吉义的军师山士贤在江汉作战,后方的后勤命脉是从首都广州开始,越过南岭,沿着耒水、湘江北上,到达湘东道首府潭州,再从潭州分路运送到江汉各地。田沧海率军杀来,只要能攻占耒水与湘江会合处的衡州,就能掐断这条后勤命脉。
由于衡州是枢纽要地,山士贤先前派遣钱季宝、沈香保两个后勤官在此常驻,负责各种军资调度。如今敌军骤然杀来,钱季宝、沈香保两个虽是文官,说不得,也只有当仁不让行动起来,紧急调遣所有能用的人马,保卫衡州!
衡州有正规军千余人、土兵与土豪武装几千人,钱季宝、沈香保再动员万余民夫加入保卫战,把衡州武库里的几千件兵器分给他们。没分到兵器的民夫,就找棍棒、农具武装起来。周围各州县的县令、乡长也纷纷派遣土兵、乡勇赶来助战,有的还亲自带队。数日之间,许多支赶来助战的人马汇集衡州,每支人数少则几十、多则数百,加起来也有近万之众。
先前因为负伤而被吉义照顾到后方任职的宿将陈福,因为督运一批重要物资来到郴州。闻知衡州告急,陈福忙与妻子巫代儿、岳父巫叔卓、岳母明月娘说知,然后自己匹马连夜先往衡州,让家人率队随后赶来。
陈福来到,钱季宝、沈香保大喜。钱季宝道:“侯爷来了,便请担当主将之职。”沈香保道:“下官们有侯爷作主,胆便壮了!”
陈福是个朴实之人,干干脆脆道:“实在无人,我做主将便是。然而季宝君、香保君,你们应当晓得,我虽拜将封侯,其实无它,只是早跟陛下的福报而已。我武艺平平,军略也甚有限,你们可莫指望我。我还得依仗你们呢。我能充当主将,你们便能充当谋士,要如何守城,我听你们的。”
钱季宝笑道:“侯爷过谦了……”陈福马上打断道:“不过谦!莫客套。也莫叫侯爷了,叫将军,我还爱听些。”钱季宝点头道:“好吧。那么下官们便充当谋士。有几条计策,我们想的,不一定行,有请将军决断。”沈香保道:“将军虽然不爱叫侯爷,我们却得把侯爷的名号传扬出去,提振军民之心,也让敌人有所忌惮。”
当下沈香保派人赶制多面长条形的大旗帜,上书“大埔亭侯抚军将军湘粤督运使陈”一行大字,插到各处城门上。哪怕是不认字的人,看到那么多字那么长的头衔,都会觉得很有威势了。
大埔原是潮州北部的一个村,吉义打败乔嘉言占领岭南之后,将潮州北部的乡村另立一个新县,划归梅州,又将原属循州的兴宁、长乐二县也划归梅州,这样梅州地方就差不多跟潮州、循州一样大了,属县由三增为六,也跟潮州、循州差不多。新县其实在很古的时候就曾经有过一个县,名叫义招县。吉义刚开始想要沿用义招县之名。当时二袖搅和起来:“一招鲜?”“呀哈,不独一锅鲜,还有一招鲜!”“并且这里有吉哥哥的名字呀!”“不犯讳么?”“要是吉哥哥将来一统天下,成为开国太祖,后世一定有官员要上奏,说:‘义招县名犯太祖之讳,宜改之!’”“对呀对呀,与其后世来改,不如未雨绸缪,取个不犯讳的名字。”“省得麻烦不是?”“否则后世要改县衙等处的牌匾,劳民伤财不是?”——听那么一说,吉义决定不叫义招县了,就用自己义军曾经驻兵的大埔村名,命名新县为大埔县。封侯之时,吉义因为义军曾经在梅州进行过诸多作战,意义非同寻常,而且梅州的县名也很适合作为封号,便把梅州六县除了倚郭县程乡县之外都拿来封,封御弟山士贤、郝通为兴宁侯、长乐侯,封宿将陈福、冉三郎、赵军材为大埔侯、镇平侯、平远侯,这是亲故才能得到的殊荣。
陈福论本领确实平平,论忠诚却是至高。危难时刻,哪怕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有道是:“国难显忠臣。”在田沧海作乱的关键时刻,陈福挺身担当衡州保卫战主将,决心死也要守住衡州,绝不再让敌军前进一步!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