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帝成山宰势力灭亡之后,北帝段仙芝与南帝吉义两大势力分别占据了江北和江南,隔着浩荡长江对峙。
段仙芝军缺乏船只,一时无法下江南。段仙芝遂留下重兵布防江北,并在巢湖、洪泽湖两地打造船只、训练水师、深挖河道,准备等船只打造得差不多之后,再由水师载运大军通过挖深了的河道下长江,大举进攻江南。于是段仙芝留下其军师应无涯统管江北军务,自己转到西京长安,去督率军队攻击贺兰道、陇西道。
吉义的越海义军从海岛起家,一直重视水师,不缺船只。稍事休养并重新整编部队之后,吉义便要渡江进攻江北,不能让段仙芝轻松消灭了臧天佐残部再来与义军决战。
这是越海义军第二次渡过长江作战。第一次由陈固所部担当,渡江地点选在江汉道东部,以鄂州为江南本营,武穴港为江北泊港,攻打目标蕲州、黄州,取得了不小的战果。第二次由吉义亲率,渡江地点选在安徽道中部,以池州为江南本营,准备先打安庆府,然后便以安庆港为江北泊港,接着向寿春府所属霍山县、六安县进军。
为什么这样制定作战计划,而不直接从金陵打过长江去?因为直接从金陵打过去的话,江北与金陵相对的城池是滁州,虽然滁州称为“环滁皆山也”,但那些都是十分低矮的山,并不险要,即便攻占了滁州也很难站稳脚跟。即便长驱直入攻下更多州县,可是在长江下游与淮河之间的大片区域,地势普遍低平,几乎无险可守。纵然也有一些名山,诸如琅琊山、凤阳山、八公山,其实全是很矮的山,落差都只有数十丈,名为山,实际上是低丘,方圆千里范围内连一座落差百丈以上的高丘都没有。这样的低平地带,易攻难守,我方容易攻过去,敌方也容易反攻过来,渡江作战的我军就很难站稳脚跟。
为什么要从池州打过安庆去?因为安庆外围就有颇为险要的高山,比如大龙山,打下来就有利于协防安庆,可以站稳脚跟。更重要的是,安庆的西北面不远便是雄伟的大别山脉,可以说是从长江中下游到淮河之间的唯一一片大山区。义军渡江作战要想彻底站稳脚跟,必取大别山区。
天下义军普遍是从山野起家,普遍擅长山地作战。越海义军以五龙庄庄丁团为最初班底,五龙庄庄丁团是在聚龙山里锻炼成长的。越海义军登陆岭南作战之后,先后汇聚了江右义军、粤东义军、粤西义军、桂南义军、桂北义军等各路义军,全都是在南方山区里摸爬滚打的。当时的老兵,如今成了各级军官,战技相传,如今的吉义手下主力军仍然是以山地作战为擅长。相反,短处就是平地作战。
如果从金陵渡江去到江淮之间东部的千里低平地带,义军免不得会居于劣势。尤其是敌军骑兵多,义军骑兵少,进攻很难打赢,撤退又跑不过,很容易被歼灭。所以从那边进军不是好选择。
如果从池州渡江去到江淮之间西部的大别山区,义军就能站稳脚跟。有了大别山区作为前进地盘,进可攻,退可守,得利时可进取中原,不利时撤回山里。敌军要入山剿杀的话,骑兵失去优势,变为劣势;义军求之不得,可以在山区消灭敌军的骑兵,以后平地作战就容易了。
出自这些战略考量,吉义便决定第二次渡江作战要从池州出发,渡江之后先取大龙山,再攻安庆城,同时要派一支兵马向北佯攻合肥,主力却在拿下安庆之后向西北进占大别山区。另外,为了迷惑敌军,在战役之前各路兵马向池州集结,水师却在金陵一带来回开船并对江北进行袭扰,把敌军吸引在金陵对面的滁州、扬州一带,等到要开始渡江时水师再开到池州载送兵马。
这样打算是有谋而为。可是统领敌军的应无涯也不是傻瓜蛋,识破了吉义的意图。应无涯不管手下报告义军水师怎么在滁州、扬州地界骚扰,准确判断出吉义要声东击西打安庆,以便进占大别山区,事先便做出对应安排。
应无涯统领江淮之间的段仙芝军各部,其中三部最为重要,便是讨虏将军耿可泰、荡寇将军尉迟圭、龙骧将军甘锋三员大将所部。这三员大将都受段仙芝拉拢,甘锋原是蔡清音的丈夫,耿可泰、尉迟圭分别被赐予了蔡馨音和蔡雅音,如今三个都是连襟的关系了,可是仍然互相对不上眼,关系不好。这就需要有权威的人来辖治他们,故此段仙芝不让他们各自独当一面,而是派应无涯统管他们各部。
但是耿可泰、尉迟圭都是百战骁将,怎么能服一个原本毫无名气、以皇家乐师应有涯身份跟着段仙芝取悦原皇朝败国太后与末代昏君的家伙?哪怕应无涯是无极门仅次于段仙芝的第二号人物,他们也不会服气。只有甘锋,是主动投靠段仙芝的,比较肯服段仙芝的亲信,这时候就以一副请教的面孔巴结道:“军师大人怎知,吉匪必向安庆而去?”
应无涯解释道:“吉匪乃是匪军出身,爱往山里钻。其真实意图不难判断。我料他必欲取安庆,而后直奔大别山。”
甘锋拱手道:“军师高见!”顺势道:“如此说来,防守安庆,务必派最强之将。这重任看来得耿大人担当了。”
应无涯本来有考虑:因尉迟圭被吉义打败过,用败军之将去抵挡刚渡江时锐气正盛的义军恐怕不合适,所以要用耿可泰或甘锋去守安庆一带。听甘锋这样说,知其无意去担当此任,那就只有派耿可泰去了。
甘锋论武艺、军略的本领比不上耿可泰和尉迟圭,但说话的本领比他们强。这样说话既奉承了应无涯高见,又奉承了耿可泰是最强之将,那么应无涯必派耿可泰,而耿可泰乐意去干,自己就可以置身事外保存实力了。如果等到义军与耿可泰所部战得疲惫,自己再来出战捡便宜,功劳大而损失小,不亦宜乎?
应无涯令耿可泰前往安庆一带准备迎战吉义,令尉迟圭仍旧去防守汉阳、黄州一带;令甘锋防守滁州、扬州一带;应无涯则自己坐镇合肥,督率其余各部守其余地方,并且督造战船,调集大量工匠和民夫在合肥附近的巢湖沿岸进行赶造。
至于训练水师,段仙芝军缺乏擅长水战的将领,应无涯就让投靠过来的吴宝才负责训练水师。吴宝才在甬东列岛海战中被吉义击败,但好歹也算擅长水战的江左吴人,段仙芝军实在找不到比吴宝才更会水战的人才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