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十年,十月。
幽州州治,蓟城。
这座昔日承载着曹氏最后希望的都城,如今已是大汉帝国北伐的最前沿。
城外,连绵无尽的营帐如黑色的卧龙般盘踞在枯黄的原野上,无数赤色的龙旗与各府将旗汇成一片翻腾的林海,那股凝练的肃杀之气直冲云霄,仿佛连冬日的严寒都被驱散了几分。
城中,原燕王宫已被改作临时行辕。
殿内,气氛庄严肃穆,殿堂正中,一座巨大的沙盘占据了所有人的视线,辽东、幽州、平州的山川河流、城关要隘,无不纤毫毕现。
汉帝刘瑁一身赤色戎装,立于沙盘之首。
岁月已在他眼角刻下细密的纹路,两鬓也染上了风霜,但那双深邃的眼眸却比年轻时更加锐利……
在他身前,法正、刘晔、张任、赵云、张辽、魏延、于禁等一众随驾亲征的文武重臣屏息侍立。
张任神色沉静,渊渟岳峙;
赵云渊渟岳峙,一如磐石;
魏延则双目放光,跃跃欲试;
法正与刘晔则目光紧锁沙盘,指尖在空气中无声地推演。
……
“诸位!”
许久的沉寂后,刘瑁终于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如今司马懿谋逆自立,立国为辽,此举乃是自绝于天下,自寻死路。然此贼隐忍半生,一朝发难,其心志手段不可小觑。
他以为凭借一座卢龙天险,便可苟延残喘,与朕分庭抗礼,划疆而治……”
刘瑁说到此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环视众人,声音陡然拔高。
“这是在做梦!”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一张张熟悉而可靠的面孔,最后定格在了面前那座精巧的沙盘之上。
“此战,朕不求速胜,但求全功!朕要毕其功于一役,将这辽东之地彻底收入囊中,永绝后患!朕与军机处诸位反复商议后,已然决意兵分五路,合剿司马懿!”
说罢,他那戴着厚茧的手指,重重点在了沙盘上那座象征着汉辽天堑的雄关,卢龙塞。
“第一路,也是正面主攻,由朕亲领!”
此言一出,殿内诸将神色皆为一凛。
张任与赵云几乎同时踏前一步,异口同声:“陛下,万万不可!”
张任连忙躬身施礼:“陛下,您乃万金之躯,岂能亲冒矢石?卢龙塞必是血战之地,请陛下坐镇蓟城,遥控指挥,臣愿为陛下前驱,若不破此关,提头来见!”
“忠明所言极是,”
赵云亦是面色凝重,“陛下安危,系于国本,臣请为先锋,为陛下扫平障碍!”
刘瑁摆了手,示意他们稍安勿躁,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
“忠明,子龙,你们的心意,朕明白。但正因卢龙塞是此战的关键,是司马懿倾尽全力死守之地,朕才必须亲临!
朕要让他司马懿所有的兵力,所有的算计都牢牢地钉在朕的身上!朕,便是此战最大的诱饵!”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张任、赵云、张辽、魏延、于禁等人,声音变得铿锵有力。
“此次,朕将与元皓、孝直、子扬一同坐镇前线中军,子龙率关内府为朕羽翼,忠明率河南府为全军锋矢,文远、文长、文则以及其余诸将各领本部,共计六万精锐,直扑卢龙塞!
朕要让他司马懿看一看,他引以为傲的钢铁要塞,在我大汉的天威之下,不过是土鸡瓦狗,触之即碎!”
“臣等,必誓死追随陛下,踏破雄关!”
众将见刘瑁心意已决,也不再劝阻,齐齐躬身,声如雷震。
刘瑁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了队列中那位须发灰白,却依旧精神矍铄的老者。
“文和。”
“臣在。”
贾诩缓缓步出,那双看似浑浊的老眼中,却藏着洞悉一切的精光。他微微躬身,静待刘瑁的吩咐。
“第二路,也是此战致胜的关键,便交给你了。”
刘瑁的语气变得格外郑重。
“朕命你为南路军统帅,总领全局。士元、州平、孟起、敬之(崔钦)、公明、翼德、公奕、宣高等将,共计五万大军,沿辽西走廊,给朕狠狠地插进辽西腹地!”
“辽西走廊?”
张飞豹眼一瞪,上前一步,粗壮的手指在沙盘上比划着,眉头紧锁。
“陛下,这地方狭窄难行,根本施展不开,司马懿那老贼必定重兵把守,咱们这五万人马挤进去,不好打啊……”
“陛下!”
张飞话音刚落,一个洪亮的声音便响了起来。
只见刚刚从西域归来的马超眼中爆发出惊人的战意,他踏前一步,对着刘瑁与贾诩拱手抱拳,声如金石。
“翼德将军所虑虽有道理,但天下岂有无法攻克之雄关?既然翼德将军觉得棘手,末将愿为先锋,为大军凿开通路,让司马老贼也尝尝我安西铁骑的厉害!”
“哎!”
张飞一听这话顿时急了,听到马超想要抢功,登时瞪圆了眼睛,朝着马超叫嚷。
“马孟起,你什么意思?俺老张是觉得棘手,可没说怕了!好不容易回到幽州,这可是俺张飞的地盘,这先锋,除了俺,谁也别想抢!”
“好了!”
刘瑁看着二人剑拔弩张的样子,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
“你们两个就不用在这争了,这最后的灭国之功,你们谁都跑不掉!”
他看向贾诩,再次叮嘱道。
“文和,朕将这支大军交给你,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快!此行务必以雷霆之势撕开辽西的防线,断掉卢龙塞辽军的后路,届时,朕与你,会师襄平城下!”
“臣,遵旨。”
贾诩抚着长须,微微躬身,脸上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简单三个字,却比任何豪言壮语都让人心安,别看此时的贾诩已经七十四岁高龄,但依旧身体康健,看不出一丝力竭之势。
刘瑁吩咐后,将目光从沙盘上移开,望向殿外那片广阔的天空,仿佛看到了远在青州,那位正在厉兵秣马的后将军……
“第三路,太史慈!”
……
青州,东莱郡,成山港。
两艘刚刚在江州完成组装,抵达成山港的巨型龙船,正静静地停靠在港口,周围是数不清的艨艟斗舰,桅杆如林。
后将军太史慈一身鱼鳞甲,按剑立于旗舰“靖海号”的船头,海风吹拂着他花白的鬓角,他遥望着茫茫的北方,脑海中回响起天子从蓟城传来的命令……
“子义,此战朕欲五路伐辽,兴霸仍需屯驻荆扬,以防中原宵小有变。
朕命你尽起府中水师,即刻出海,直扑辽东郡!从沓氏杀奔襄平,在司马懿的后院点上一把火,让他首尾不能相顾!”
……
“传令,拔锚,起航!”
太史慈结束了回忆,对着麾下水师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喏!”
“呜~”
苍凉雄浑的号角声响彻云霄,这支承载着三万江南府精锐的庞大舰队,如同一座移动的钢铁岛屿,缓缓驶出港口,一路向北,渐渐消失在了海天尽头……
与此同时,蓟城行辕内,刘瑁的手指缓缓落在了沙盘东南的三韩地界。
“第四路,元代,仲邈!”
……
三韩地界,带方郡,慰礼城。
“哈哈!仲邈,你可算来了!”
安南将军董袭看着风尘仆仆,刚刚抵达此地的安西将军霍峻,喜笑颜开,上来就给了他一个拥抱,而后急切地问道:“如何?山南府的步卒来了多少?”
霍峻哈哈一笑,拍了拍董袭的臂膀,豪气干云。
“元代,放心吧,足足两万翻山越岭的好手!足够陪你把这真番、临屯之地彻底踏平!”
“好!太好了!”
董袭兴奋地一挥拳。
“如此一来,你我合兵接近五万,不仅能一举拿下这三韩,兵力足以杀穿乐浪,从南面杀进辽东,与陛下会师襄平!”
“正是此理!”
霍峻眼中战意盎然。
“这应该就是最后的灭国之战了,你我定要斩将夺旗,大胜一场,方不负陛下信重!”
“哈哈哈哈哈!”
豪迈的笑声在城头回荡……
最后,刘瑁的手指落在了沙盘的最北端,安北都护府的区域。
“第五路,郭淮!”
……
鲜卑旧都,安北都护府所在地,盛乐城。
只见安北大都护郭淮一身戎装,立于点将台上,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汉军将士。
“诸位!我已接到陛下御令,此战,我安北府之责,便是彻底扫清辽东北疆!此前那宇文莫那已被我等击溃,逃往玄菟郡苟延残喘,不过在我等大军退去后,便重返柳城!
此战,便是灭其族。亡其种之时!我等要一战尽灭宇文部,南下直插襄平!诸君,随我出征!”
“喏!”
震天的呐喊,响彻整个草原……
就这样,五路大军,如同五把刺出的利刃,狠狠刺向了司马懿刚刚建立的辽国。
此次计划之周密,阵势之庞大,让殿内所有久经沙场的将帅都感到一阵心悸,这已经不是一场单纯的战争,而是以整个帝国之力发动,旨在彻底抹杀辽国的联合绞杀!
不过此战刘瑁虽御驾亲征,却并未放松对其余各州的警惕。
早在离京之时,他便已下诏,命太子刘祺监国,两名丞相毛玠、徐庶辅政,确保朝局安稳。
而河南、河东乃至于豫、兖、冀、青、司等北方诸州的军政后勤,则尽数交由诸葛亮总督,谨防宵小之辈趁机作乱。
至于荆州、扬州、交州、广州等南方各州,则尽数交予苴国公甘宁与许国公荀攸,震慑南方诸州。
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大汉帝国,这台精密而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以惊人的效率高速运转。
五路大军,共计近三十万精锐,号称五十万,从陆路、海路悍然挺进辽地!
伐辽之战,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