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讨论着如何面对董仲颖的威胁时候,依靠着自己的能力稳定住自己手下人人心的时候,袁术也同样召集自己手下人开会,商量着自己究竟该怎么办。
毕竟董仲颖的威胁太大了。
袁术的脸色很不好看,他的确希望整个天下的人都重视于他,毕竟他是整个天下独二无三的异姓王,是和董仲颖同等的存在。
不过当真的全天下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的身上,希望他和董仲颖之间来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决战的时候,袁术知道,自己没有任何一个方面有优势。
他将众人召集起来,商量着如何和董仲颖作战。
纪灵说道:“过去董仲颖屡次讨伐江东,皆被我等所阻,现在董仲颖再一次前来,必然也能够被我们所阻拦,这样的事情又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阎象站出来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过去董仲颖被我们所逼退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不愿意在我们身上浪费过多的精力。当时其北有袁绍和曹操在,如果从邺城出精骑南下,洛阳朝夕间可达。董仲颖需要留着大量的兵力来应对袁绍的袭击,犹如被一把匕首顶在咽喉之上。而我们却不然,长江对于我们来说固然是天险,那么对于董仲颖来说也是一样的。这也是董仲颖选择建设合肥新城的原因,只要合肥新城在董仲颖的手上,我们的军队对于他来说威胁就不大。”
“但是,现在的董仲颖想要获得天下的权柄,他必然需要战胜我们,甚至这是他安定天下的最后一战。”阎象说到这里的时候停了下来,对于他来说,剩下的话语并不需要多说,因为他的意思在场的人都懂。
袁术看了看座下众人,却没有一个人开口,显然他的手下被刚才阎象的话语吓住了,董仲颖如果真的不顾一切的来攻击他们,他们真的守得住吗?
这时候的纪灵也不说话了,虽然每一次都守住了江东,但是真的是守住了吗?纪灵似乎回想起,好像是每一次他们去打秦王,然后被秦王好好揍了一顿,最后退军,秦王没有追而已。
“哈哈哈哈!”在这安静的场合,突然有人大笑。
众人回头一看,却发现是陆逊。
袁术并没有第一时间让别人将陆逊叉出去,因为袁术对陆逊也颇为欣赏,甚至都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陆逊。
袁术对陆逊问道:“伯言你为何发笑?”
陆逊回答道“我在笑众人不识天时。”
他的发言让袁术的脸色有些变了,袁术总觉得陆逊在内涵他,不识天时。
陆逊看了看众人的反应,笑的更是厉害了:“你们莫非认为天时在董仲颖身上吧。”
他停了一停道:“天时并非在董仲颖身上。”
听到陆逊的话语,袁术的脸色好看了很多,众人也一下子反应过来了。
顿时,尴尬的气氛没有了。
只是陆逊的心中有着忧虑,他知道,从刚才的表现上看,众人的心中或许早就对于这样的战局有些疑虑了。
“大汉的国祚当亡乎?”陆逊问道。
在场的人都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说不亡,那就是违背自己的本心,而说亡,大家都是大汉的臣子,这可是政治不正确。
看到在场的人都没有吭声,陆逊又接着说道:“汉传世至今,天数将终。今董仲颖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如果有人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
陆逊的话语说得众人脸上连连变色,特别是袁术,他的脸色特别难看,这时候却没有人出言反驳陆逊,因为这些人的心中就是这样想的。
陆逊说完这样的话语,看到众人没有反应,他转身询问袁胤道:“您是这么想的吗?”
袁胤的脸色有些难看,他是觉得陆逊的话语有些道理,但是在这样的场合他却没有办法附和陆逊,至少他不能第一个去附和陆逊。
他犹豫了一下,转过头去,没有去理睬陆逊。因为他不想要驳斥陆逊的观点,因为他深刻的知道即使是袁术此刻也有一些要想和董仲颖妥协的想法。
一旦他开了这个驳斥的头,万一将来袁术和董仲颖妥协了,他又变成了这样的恶人。
陆逊又问了好几个人,他们如同袁胤一样,对于这样的问题避而不答。
直到陆逊最后问到了纪灵,纪灵想了一想回答说:“我不懂得天命所归这样的大问题,我只懂得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就这样投向了董仲颖,那么天下人会如何看待仲王,而我们投向董仲颖又能够获得什么呢?”
袁术听到纪灵的话语有些意动,而这时候袁胤说道:“古语有云:‘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现在董仲颖为了天命而来,如果我们在这件事情上有所表示,那么按照秦王的口碑,我们必然有所获得。要知道拥立之功有时候甚至在救主之功更为的大。”
袁胤的话语也让袁术心中有所想法。
听到袁胤的话语,陆逊却一脸正色对袁胤道:“如果仲王听从了你的话语,那才糟糕。过去我听说,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我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这才是为臣之道。现在董仲颖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你的言语,真无父无君之人也!如果仲王听从了你的话语,又如何面对天下人!”
袁胤气的话都说不出来,因为他发现自己被陆逊设计了,说不能够抵抗秦王的也是陆逊,说能够抵抗秦王的也是陆逊,自己只不过发表了一些看法,结果自己却莫名其妙变成了无君无父之人了。
“伯言,我们只是在议事,言者无罪,言者无罪!”看到袁胤的惨状,袁术打了圆场。
“在我看来,战胜董仲颖困难,但是抵抗董仲颖却简单。”陆逊说道,“只是我们需要做到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