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治不断地应对着证监会的攻击,并且迅速地还击,这使得对手不得不加快对他的调查速度。
终于,在1993年9月15日上午9时,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采取了大规模的行动。
他们出动了300多名警员,对超过一百间存在问题的公司以及被调查人员的住宅进行了搜查。
这次行动规模之大,令人瞩目。
其中,联合集团总部更是成为了重点搜查对象,被封锁了整整24小时。
与此同时,政府合署也送出了多达1000多个纸箱,这些纸箱被送往各个搜索点,而其中有500多个纸箱都送到了联合集团总部。
这些纸箱里装满了文件资料,将被送往有关部门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呵呵,真不知道李明治最后会如何应对一直对他穷追不舍的证监会呢?”林永康在看到这一系列的行动后,不禁感叹道。
他心里也很清楚,即使李明治再怎么聪明,也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得天衣无缝。
然而,王志远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容:“呵呵,李明治可是个聪明人,他心里肯定清楚最后该去找谁帮忙。
只不过,就看他愿不愿意舍弃自己的利益了。”
王志远深知这件事情的关键所在,而李明治是否会选择这条破局之路,还需要拭目以待。
不过王志远知道李明治是个聪明人,他最终的选择就是将一成的联合集团的股份赠送给了华润,还有几大华资公司。
“老板,还有件事向您汇报?”林永康的接着说道。
王志远刚刚结束了对李明治事情的讨论,正准备起身离开,听到林永康的话,他又坐了下来:“哦,什么事儿?”
林永康微微一笑:“就是我们从李明治手中收购的东荣钢铁,有公司看中了它的价值。”
王志远闻言,心中一动:“哦,哪家公司?”
林永康笑着回答道:“首长公司,就是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和内地的首都钢铁成立的合资公司。”
“嗯,首都钢铁?”王志远显然对这个名字有些诧异,他皱起眉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林永康见状:“是的,老板。从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内地公司寻求在香江上市,而这些小型的上市公司,就成了他们的目标。毕竟,壳资源在香江可是越来越珍贵了。”
王志远点了点头,他明白了首钢看中东荣钢铁的原因。
在这个资本市场日益活跃的时代,壳资源确实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东荣的业务符合首都钢铁。
由于东荣钢铁的前身实际上就是达利公司,该公司早在 1968 年便已成立,起初只是一家规模较小的企业,主要从事钢铁以及有色金属的买卖业务。
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东荣钢铁逐渐建立起了一个相当完备的销售网络,其客户群体涵盖了恒基、合和、信和、瑞安等众多知名的地产建筑公司。
在 1990 年,也就是东荣钢铁上市前的那一年,据统计,当时香江地区进口的钢筋总量高达 100 万吨,而东荣钢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竟然达到了惊人的三分之一!
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东荣钢铁在行业内的重要地位,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香江地区最大的钢筋供应商之一。
首钢的前身是建于 1919 年的石景山钢铁厂,是中国钢铁行业的老大。
首钢来香江发展,如果东荣,如虎添翼,东荣将成为首钢海外钢铁贸易的大本营。
“怎么回事?难道是李嘉诚派人来给我透个口风,想要跟我谈一谈吗?”王志远的反应异常迅速,几乎在瞬间就洞悉了其中的玄机。
林永康连忙摇头否认道:“不是的,王总,这是咱们自己的人传回来的消息。我估计,这几天李嘉诚应该会主动联系您。”
“哦,原来是这样啊。”王志远微微一笑,似乎对这个消息颇为满意,“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啊!看起来,我和李嘉诚之间确实有必要见上一面了。”
说罢,他悠然自得地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茶水。
林永康见王志远已经了解了情况,便知道自己此次的汇报任务已经完成,于是他礼貌地向王志远告辞,转身离开了房间。
林永康离开之后,王志远的目光渐渐变得深邃起来,他的思绪已经飘到了遥远的地方。
今年以来,香江股市的活跃度明显提升,每天的平均交投量高达 28 亿港元,这无疑为投资者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而对于驻香江中资企业和内地国企来说,利用香江股市集资,更是一种促进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
从近几个月的情况来看,中资企业在香江股市的动态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例如,中创国际所控股的中国置业、招商局所控股的海虹、中建集团所控股的中国海外发展、中旅集团所控股的中旅国际,
以及广州市政府所控股的越秀投资等等,这些企业都在香江股市上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 1992 年中期,国务院批准了 9 家大型国有企业作为首批来香江上市的企业。
它们分别是:北京人民机械厂、上海石化总厂、东方电机厂、天津渤海化工集团、青岛啤酒厂、昆明机床厂、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马鞍山钢铁公司和广州造船厂。
而如今,首钢想要收购东荣钢铁,也是为了在香江集资。
就看看李嘉诚和首钢的诚意了,我才能和他们谈谈。
想到这里,王志远起身离开了办公室,这些中资来香江集资,而自己却要反其道而行之,要加大在内地的投资了。
一出门,正好在电梯里碰到了录音结束的周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