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村一下多了二十座大棚种植有机菜,而且还全部被包购,使得村长古才甚为惊喜,考虑村经济建设,他邀请初寒妞前去村里考察,商谈进一步合作。
接到邀请,她处理完公司应急的几项业务,与缪艳芳开车前往,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几个小时就到了。
大棚户见初寒妞到村还以为是工作巡查,纷纷请她到自家大棚参观,还要她到家做客,邀请她吃饭。
古村长把初寒妞带到村部,茶水端上,先让她稍作歇息,然后进入正题。
古才受村民与初寒妞商贸公司合作扣建大棚种植有机菜包销启发,琢磨着村里与初寒妞合作,大面积种植有机菜。
基于这个考量,他做出邀请初寒妞前来商谈,希望建成大棚后也能享有包销的待遇,他信心十足。
古才:“初总,我了解贵公司涵盖实体繁多,具备足够经营潜力,村里打算与贵公司加深合作,大棚我来建,种出的菜全部由贵公司收购,我犯难的就是销路。”
初寒妞:“古村长,你初步计划建多少大棚?”
古才:“如果贵公司有能力包销,扣建多少都不是问题,上次你决定二十座大棚后,很多村民找到我,他们也要加入,我这一村之长得为村民出头把事情办好,以便让更多的农户走上富裕路。”
初寒妞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茶,然后缓缓说道:“古村长,你的想法很有魄力。不过,你也知道,我们公司虽然有一定的经营能力,但包销也是要基于市场需求的。如果盲目地扩大规模,对我们双方都可能存在风险。”
古才点了点头,眼神中依然透着坚定:“初总,这个我明白。我们青龙村的地里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好,土地,水源都适合种植有机菜,而且村民们都很勤劳,大家都憋着一股劲想把有机菜种好。我们也可以按照贵公司的要求,严格把控蔬菜的品质。”
初寒妞沉思片刻,说道:“古村长,这样吧。我先让公司的市场调研团队对目前有机菜的市场需求,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一个详细的评估。如果市场能够容纳更多的产量,我们再商量具体的合作细节。”
古才有些急切地说:“初总,这得需要多久啊?村民们可都眼巴巴地盼着呢。”
初寒妞微笑着说:“古村长,这也是为了我们的合作能够更加稳妥,我想大概一周的时间,就可以出结果。在这期间,你可以先组织有意愿的村民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比如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之类的。”
这时,一直在旁边没有说话的缪艳芳开口了:“古村长,我们初总也是为了大家好,你想啊,如果种出来的菜卖不出去,那损失可就大了。我们公司肯定是想和青龙村长期合作的,所以要谨慎一些。”
古才听了,觉得也有道理,便说:“那行,初总,就按你说的办。不过,我还是很有信心的,我们青龙村的有机菜肯定能在市场上受欢迎的。”
初寒妞和缪艳芳在青龙村又停留了一会儿,参观了一些现有的大棚。大棚里的蔬菜长势喜人,绿油油的一片。
一位大棚户李大叔,热情地给初寒妞介绍着:“初总,你看这菜,我们都是按照有机的标准种的,没用一点化肥农药。大家都希望和贵公司长期合作。”
初寒妞点头称赞:“李大叔,你们种得很不错,我们的合作也会健康发展的。”
参观完后,初寒妞和缪艳芳便准备返回旺顺镇,谢绝村里和村民邀请吃饭。古才和一些村民一直将她们送到村口。
古才握着初寒妞的手说:“初总,那我们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初寒妞说:“古村长,放心吧,我们也很期待和青龙村的进一步合作。”
回到公司后,初寒妞立刻召集市场调研团队,让他们尽快对莘河市有机菜销售进行市场评估。
一周后,市场调研结果出来了。缪艳芳拿着报告走进初寒妞的办公室:
“初总,报告出来了。目前有机菜市场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特别是像青龙村这种品质优良的有机菜,市场前景乐观。”
初寒妞听了,脸上露出了笑容:“那好,马上联系古村长,我们可以和青龙村进一步商谈合作的具体事宜了。”
古才接到电话后,兴奋不已。他立刻召集了村里有意向的村民,落实扣建大棚之事。
看着前来拜访的古才和同来的村民,初寒妞说道:“古村长,经过我们的评估,市场能够消化青龙村的有机菜。我们可以按照之前说的,由农户自建大棚,种出的菜我们公司全部包销。不过,我们要签订详细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古才高兴地保证说:“好啊,初总,这真是太好了,村民肯定不会让贵公司失望的。”
会议室里,初寒妞和古村长相对而坐,周围是一些参与商讨合同细节的相关人员。
此时初寒妞心里却藏着更大的计划,她的目光中闪烁着一种独特的光芒。在她看来,青龙村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有机蔬菜的种植和包销,要想让这个村子真正实现全面的繁荣,还需要多元化的布局。
她想到了在青龙村建立有机蔬菜批发市场,这将成为周边地区有机蔬菜的一个重要集散地,不仅能让青龙村的有机蔬菜更好地走向各地,还能吸引更多的商机。
同时,初寒妞也考虑到了青龙村的自然环境,村里有着淳朴的民风和美好的田园风光,从经营发展长远考虑,她打算在村里建一家中档次的养老院,扩大养老院的覆盖率。
“古村长,我对青龙村的未来充满展望,从短期来看,有机蔬菜的种植和包销会让村民们的收入有一个显着的提升,生活也将得到改善,孩子们可接受更好的教育,整体生活品质逐步提高。”初寒妞轻缓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