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午后,阳光把草房子晒得暖烘烘的。屋顶的稻草早被岁月染成蜜色,风过时,檐角的草须轻轻颤,像谁在低声哼着老调子。墙是黄泥糊的,沾着几星草屑,墙角爬着绿苔,砖缝里还夹着去年秋天的干枯野菊。
篱笆围着半亩菜园,茄子紫得发亮,黄瓜垂在竹架上,叶子上滚着水珠。西边的草垛堆得老高,蓬松松的,几只麻雀蹦跳着啄食草籽,见人来,扑棱棱飞进屋后的竹林。竹影斜斜落在草屋顶上,添了几笔墨绿的纹。
王阿婆坐在门槛上纳鞋底,线绳穿过布面,发出“嗤啦”一声轻响。她脚边的小花猫蜷成一团,尾巴尖偶尔扫过青砖地。不远处,狗蛋正追着一只粉蝶跑,草帽歪在脑后,惊起草垛旁的蚂蚱,“噌”地跳进稻田。稻浪金黄金黄,一直漫到天边,和草房子的蜜色屋顶连在一起,像幅被太阳晒软了的画。
炊烟从草屋的烟囱里冒出来,青瓦色的,慢悠悠地散进云里。灶间飘来柴火香,混着蒸南瓜的甜气,在空气里打着旋。阿婆抬起头,眯眼望了望西天的云,把针线在头发上擦了擦,又低下头去——鞋底上的针脚,密得像草屋顶上的稻草,一针一针,都缝着日子的暖。小林踩着青石板路往山上走,雾气在身边缠绕,像化不开的棉絮。山路两旁的竹林沙沙作响,露水滴落在竹叶上,又顺着叶尖坠到他的脖颈里,冰凉的触感让他打了个寒颤。他拢了拢身上单薄的粗布褂子,加快了脚步。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隐约出现一座寺庙的轮廓。那寺庙藏在深山云雾中,只露出一角飞檐和几株高耸的古松。走近了才看清,寺庙的山门有些破旧,朱漆剥落,门上挂着一块牌匾,上书“静心寺”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只是漆色已然暗淡。
他推开虚掩的山门,门轴发出“吱呀”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突兀。院内空无一人,只有几棵老槐树,枝繁叶茂,投下大片的阴影。地上铺着青石板,缝隙里长出了些杂草,看得出这里香火并不旺盛。
正中央是一座大雄宝殿,殿门紧闭。殿前的香炉里插着几炷残香,早已熄灭。他走上前,轻轻叩了叩殿门,里面没有任何回应。他又等了片刻,依旧悄无声息。
这时,一阵风吹过,卷起地上的几片落叶,打着旋儿飘向殿后的方向。他顺着落叶飘去的方向望去,只见那里有一扇小门,门虚掩着,似乎有人刚刚从那里经过。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朝着那扇小门走去。他缓缓靠近那扇小门,心不由自主地提了起来。轻轻推开门,一股陈旧且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门内是一条狭窄的通道,两侧的墙壁上挂着几盏昏暗的灯笼,闪烁不定,像是随时都会熄灭。
小林沿着通道小心翼翼地往前走,每一步都格外谨慎。突然,前方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念经声,声音低沉而诡异,在这寂静的空间里回荡,让人毛骨悚然。他的脚步停住了,犹豫着是否还要继续前行。
就在这时,一阵阴风吹过,吹灭了他身旁的一盏灯笼。黑暗瞬间将他笼罩,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急促的心跳声。他深吸一口气,强忍着恐惧,继续朝着声音的方向摸索前进。
终于,通道的尽头出现了一个小房间,房间里烛光摇曳,一个身披黑袍的僧人背对着他,正对着墙壁念念有词。小林壮着胆子走了进去,刚想问话,那僧人却缓缓转过身来,露出一张毫无血色的脸,嘴角挂着一抹诡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