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杨明起身道:“冯哥,今儿喝的有点多,时间已经不早,我得回去休息了,你和王哥继续。”
冯库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容,心里却暗暗松了口气,他巴不得杨明早点走。局势刚平稳下来,他正急着和王塑谈电影项目。
王塑只是抬眼看了看杨明,没吭声。冯库殷勤起身相送:“石头兄弟,这多不好意思,我一来倒像是把你撵走了。既然喝多了,那咱改天再好好聚。”
送走杨明后,冯库轻手轻脚回到王塑面前,小心翼翼试探:“塑爷,我来的是不是……不是时候?石头怎么一见我就走了呢?”
王塑不耐烦摆摆手:“别扯这些没用的。这么晚跑来,赶紧说正事。我困了,别耽误我睡觉。”
“是,是。”冯库双手放在膝盖上,舔了舔嘴唇:“您看现在市面上已经稳定下来,咱们那项目是不是可以启动了?您不知道,我这些天在家真是坐卧不安,剧本都改了无数次了。”
王塑抬眼打量他片刻,缓缓摇头:“急什么?没看到大家都在观望吗?这时候贸然开拍,说不定就撞枪口上了。好容易拉来的那点资金,别再给折腾没了。”
冯库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又强作镇定:“塑爷说得是,是我太心急了。那您看,咱们是不是先做些前期准备工作?比如选景、试镜什么的?”
王塑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准备工作可以做,但要低调。剧本还得再打磨打磨,尤其是结局部分,我总觉得还差点意思。”
冯库连忙点头:“您说得对!我回去就改,一定让您满意。对了塑爷,还有个事想请教您,投资方那边催得紧,您看我该怎么回复他们?”
王塑放下茶杯,淡淡地说:“就说我们在精益求精,好饭不怕晚。告诉他们,艺术创作这东西,急不得。”
冯库如获至宝:“您说得太有道理了!我明白了,回去一定照您的意思办。”
王塑打了个哈欠,站起身来:“行了,今天就到这儿吧。有什么事,改天再说。”
冯库连忙起身:“好的塑爷,我这就走,您早点休息……”
清晨,杨明从睡梦中醒来,昨晚的疲惫已被一夜好眠冲淡。他望着窗外初升的阳光,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生活总要继续,问题也总得解决。
他先去杂志社坐了会儿班,处理了些日常事务。待手头工作告一段落,便起身前往基金会,与刘伟碰面。
两人一见面,刘伟便迫不及待地说:\"古玩市场大框架已经搭建完成,就差简单装修和商户入驻了。可惜,要不是突然被叫停,现在估计已经开始营业了。\"
杨明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刘伟摊开手,无奈地说:\"我跑了好几趟区里,都没个准信儿。潘家窑村委也去问过,同样是让等通知。\"他的声音里透着明显的失落。
杨明完全理解刘伟的焦虑,这个项目在当前大环境下,作为小人物,除了等待,似乎别无他法。
\"既然如此,那就先不用急。我们可以启动招商,现在就放出消息,告诉大家市场即将开业。承诺一旦商户先租赁下来,就给予足够的优惠条件。比如免除前几个月的租金,或者提供一些补贴。
不要等到万事俱备才开始招商,我们要先人一步,用优惠政策吸引第一批商户,形成口碑和规模效应。这样,一旦政策重新放开,我们就能立刻开业,抢占市场先机。\"
刘伟点头:“知道了,市场动工时候,就有不少人来咨询。当时没个准谱,我没敢答应。现在好了,有你这句话,我就可以放心大胆招商了。招商方法,就按照你原先定下的条文弄。”
刘伟说完,起身去楼上八郎办公室。他平时不愿意和两个女士待在一块儿,要不是杨明召唤,他实在不乐意过来。
杨明来两次都没见刘蓓,就疑惑问陈娟:“小蓓呢?杂志社那边没见她,京台合作剧集也杀青了,她平时没过来吗?”
陈娟笑道:“白天她忙自己的事儿,晚上一般都过来睡觉。她知道你回来,你给她的礼物也收起来了。估计待会儿会过来,她心里惦记着请你吃饭呢。”
杨明点头:“知道了,今儿我有事儿,等闲下来,我给你打电话,咱们几个好好聚一次。”
他今天准备去和马都见一面,昨晚见过了王塑,估计马都很快就会知道自己回来,不见一面说不过去。
因为大环境关系,马都现在彻底闲下来,每天都在家里摆弄老物件。接到杨明电话,他直接到街上买了点熟食,准备中午招待杨明吃饭。
两人刚一见面,马都就急不可耐问起拍卖会上那件青花瓷:“怎么样?知道是谁买走的吗?我们单位那人,回来竟然写了篇文不对题报道,我一看,心里那叫一个气。”
杨明把礼物放下,坐下来笑道:“买主是美帝一家基金会委托别人拍下的,价格想必你已经知道。这拍卖价,可是打破了咱们华夏文物拍卖最高价。可惜,这样一件震动行业事件,竟然没在国内引起轰动,真是不可思议。”
马都摇头叹息:“悔不该当初啊,我要脸皮再厚点,坚持过去一趟就好了。总编算是个老好人,觉得那人快退休了,有个出国机会不容易,就让给了他。算了,都是华夏特色,现在后悔也没用。”
杨明看着马都懊恼的样子,劝慰道:“这事儿也不能全怪他,估计他对文玩是个外行,不详细报道拍卖会事情,最后竟然写出篇游记来。”
几句话过后,两人没再继续这个话题。他环顾四周,注意到马都家博物架上多了几件新玩意儿。
“你这是又淘到宝贝了?”杨明指着架子上一件古朴的紫砂壶问道。
马都笑眯眯说道:“最近闲得发慌,就天天四处溜达着淘换。你还别说,真让我捡着几件好东西。这个壶,是清末民初的,砂质细腻,造型古朴,绝对是件老物件!”
杨明走近细看,果然是件精品。他笑着说:“看来你这闲下来,倒也不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