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子蜀王回到府里,郎老国公与长子郎熊也来了。
在蜀王府的书房,蜀王的长史、总管、郎老国公与郎熊、还有两位勋贵武将,一位文臣吏部侍郎徐宁,几人在讨论这次早朝议政的得失。
蜀王的脸上没见太多失望之色,郎老国公很满意,皇子争夺大位,实非一日之功,不用急于一时,皇上正值春秋鼎盛,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蜀王先道:“本来,以为此次机会最大的王子腾,他没捞着重掌兵权,对我们来说,结果也不算差了,外族骑兵兵权在皇叔手里,迟早还是要分出去的,我们等着吧。”
郎老国公点点头,道:“举荐的人里,王子腾是当朝一品,官衔是最高的,十几年前王子腾依靠贾家,还有掌军的资历,兵部的官员支持他的也多。”
王子腾是九省统制,以前曾是京营节度使,执掌京营。
京营节度使,以前是由贾家的人掌控的,荣国公见两个儿子没有从武的意思,只能扶持王子腾接管了京营,王家毕竟是贾家的姻亲,王子腾是贾政的大舅子。
吏部侍郎徐宁微笑的道:“外族骑兵是一支新军,刚刚建立只预计六千到八千外族骑兵,主将应该只有二品,副将正三品。
王子腾堂堂九省统制去争夺这个位置,按级别来说,算屈尊降贵了,没想到还是失算了。
朝廷只有兵部的人,支持王子腾去领新军。
与贾家交情好的北静王、柳家、马家等世交勋贵,没人出列表示支持。”
蜀王府的长史也笑着道:“去年王子腾的生辰宴,皇上派贾环去他府里抓嫌犯,贾家庶子与王家早就翻脸了,贾赦、贾政与王子腾也只是维持面子情了。”
朝廷对外族骑兵新军未来的规划,会是一支强悍的,几万人的骑兵大军,燕王、楚王、蜀王都渴望能掌控这支强军。
燕王府、蜀王府的人,昨晚上就得到消息,楚王府会全力举荐王子腾,争夺这外族骑兵新军的主将。
燕王和蜀王,才考虑卖个人情给小胖子韩王,让出副将的给贾环,没想到皇上也没同意。
…………
燕王府的人,也在复盘早上的朝议,燕王道:“支持老四的人,大多是武将与勋贵,他们在兵部的根太深了,王子腾还想掌骑兵新军,老四也太贪婪了。”
王渊抚须表示同意道:“过犹不及,与楚王殿下来往密切的勋贵武将,不仅有几位在大雍各地掌军,京城还有神武将军冯唐领军,他们还想再染指外族骑兵新军军权?的确有些痴心妄想了。”
如若让楚王的人掌握如此多军队,皇上在宫里,恐怕都睡不安稳了。
长史也道:“忠顺王只是暂代掌骑兵新军,明年还是要换人的,牛大人还是有机会的。”
牛继宗承袭了家里的伯爵,是从二品兵部侍郎,资历还是要强于蜀王府举荐的郎熊。
蜀王府举荐的郎熊,身上没爵位,是三品武将。
燕王府几人商议,大雍将来与蒙古人作战,皇上信得过忠顺王身体不太好了,是领不了军。
皇上能信任的领军大将,只剩下左镇与马熙两人了。
左镇与马熙肯定要留一人,领禁军镇守京城的,守护皇上的。
从承德行宫外与蒙古骑兵交战的情况,左镇领军出征的可能性更大,治国公马熙留守京城。
中原历代皇朝征讨草原的惯例,多分为几路大军北征,中路为主帅,还需一路先锋军,设一路为侧翼军,协防辅助。
外族骑兵新军,应该是要与一路大雍本土军营结合,组成北伐草原的先锋骑兵营。
燕王与蜀王的人,都还有机会。
楚王的人,现在看来,执掌外族骑兵新军机会是不大了。
…………
王子腾回到家中,脸色极其阴沉。
早朝议政,兵部尚书汪文静举荐王子腾,虽然也有不少人支持,可是比预想中还是有差距的。
当时,王子腾扫了一眼贾贾家父子,贾政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没站出来表示附议,贾环则更过分,感觉他在闭目养神。
贾政可是王家的女婿,王子腾的亲妹夫啊?他怎能如此冷漠?
与贾府有老交情几家勋贵,北静王、柳家、马家,见贾政父子俩都没有表示,自然也冷眼旁观,没人出列来支持王子腾。
王子腾叫来自己的夫人,嘱咐了她一些话,让她这两日去一次贾府,见一见两位妹妹(王夫人和薛姨妈)。
…………
小胖子韩王在福州会馆用了午饭,一行人去了理藩院,理藩院掌院出迎。
知道韩王殿下的来意,将藩属小国的具体情况禀报给韩王,还让下属将藩属小国使节的详细档案,交给贾环他们。
从理藩院出来,韩王问:“本王应何时见这些藩属小国使节?”
长史章童道:“殿下,长幼有序,我们要等燕王、蜀王先见了一位外国使节,才好宴请藩属小国使节。”
贾环也道:“殿下,长史说得有理,咱们也不用急,这些藩属小国使节往年觐见过程,也要认真研究过,好循例依规招待。”
小胖子是听劝的,也不爱操心的性格,反正有翰林院的人和六科给事中配合自己,招待藩属小国使节的事,应该也不难。
小胖子对贾环道:“贾师弟,前几日,本王进宫,征得父皇同意,民间的富商如果自愿捐献百年人参,可封云骑尉。”
(清朝早期,获得一个世袭的云骑尉,还是很尊贵的。到了鸦片战争之后的清后期,一千两银子就能捐到一个四品官身,那时候就不值钱了。)
…………
在理藩院出来,众人就分开行,陈耀祖等人回翰林院,郑玄回六科给事中部门。
贾环则送小胖子回到王府,才离开回贾府。
…………
小吉祥在院门里守着,时不时望向角门,角门旁有一个小的门房,有一位仆妇在守门。
忽然,听到角门的敲门声,小吉祥今年才十一岁半,心里藏不住事,听到响声,就高兴的跑过来,问仆妇道:“大娘,是谁在外面敲门?”
仆妇一边开小门,一边笑道:“正是赵小哥儿。”
小门开了,赵树儿喊了一声:“谢谢大娘。”
赵树儿手上提着一大篮子东西,有吃的零嘴还有一些小玩意。
小吉祥高兴的接过来,甜甜的向赵树儿说了一声感谢,又将一串铜钱递给赵树儿。
赵树儿有些腼腆的道:“可不敢再拿了,吉祥姑娘,彩云姐姐她们给了半两碎银,买了东西,还剩十几文钱呢?”
小吉祥笑得很甜,小嘴叭叭的道:“上次我们也买了这些东西,另一个小厮要了半两银子,赵哥儿你能划价省钱,是你的事,这一串铜钱,是姐姐们给你的辛苦钱,一定要收的。”
赵树儿朴实脸皮薄,不好意思收,小吉祥硬将铜钱塞给他手里,接过小篮子。
铜钱还有小吉祥手的余温,赵树儿心中砰砰跳,脸红低头走了。
贾环院里丫头要买东西,以前都是贾芸帮买,如今贾环的土地多了,要管的事情自然也多,贾芸忙不过来。
派小厮在角门外听彩云她们几个使唤,赵树儿有空闲,也会过来帮忙。
…………
贾环回到贾府,才知道刘姥姥进京来荣国府探亲了。
秋收刚刚结束,刘姥姥家也丰收了,拉了大半车的瓜果蔬菜,还有农村狗儿在河里打的鱼,献给贾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