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朝议接待外国使节的结果,三位皇子的派系,都很满意。
五个欧亚大国与罗马教廷分配给了三位皇子,每人负责替朝廷接待两个。
藩属小国虽多,上不得台面,没多少影响力的,都交给了小六子。
早朝议政完了,早朝要结束时,由鸿胪寺的官员喊“奏事毕”。
(电视剧里,由太监喊散朝,是不对的。
明朝散朝由鸿胪寺负责,清朝则是礼部与鸿胪寺一起主导,负责早朝的礼仪调度。
太监只负责朝会的传递文书、引导官员进场,不能直接参与宣布散朝。
这是防止太监干预朝政,大臣如若还有朝政禀报皇上,太监突然喊散朝,这是不能接受的。)
皇上准备起身回宫,抬眼看见小胖子,正扁嘴,眼神可怜巴巴的望着自己。
闷哼一声,皇上面上虽还是寒着脸,已经有些心软了。
小六子这些年来,虽然依然调皮捣蛋,可交给韩王府办的所有差事,都完成得很出色,还替自己丰盈了内库。
让韩王府接待十几个藩属小国,似乎也够他们几个忙的。
“贾侍读。”
“陛下,臣在。”
“你从翰林院带几个人,一起协助韩王接待藩属国,六科给事中也都带上,让他们将几位皇子接待各国使节的事,整理成文,发到邸报。”
“臣遵命。”
陈耀祖、林景行、庄水儿三人不由精神一震,又来差事了。
跟着贾侍读,都是好差事,比其他人在翰林院埋头查资料,写文案,要好上一百倍。
做文书工作再多,也没人看得到,还是跟着贾侍办差舒坦,招待藩属国,吃吃喝喝,还能长见识,说不得功绩也能添一笔。
…………
皇上先起身离座,百官躬身恭送。
皇帝的仪仗完全离开朝堂范围后,百官才能准备退场。
首先是亲王、郡王、公爵、侯爵、伯爵等人先走。
内阁大学士、六部九卿的堂官,依续退场。
小胖子韩王直接走到贾环身边,等高官们走完,才笑道:“贾师弟,午时都过了,咱们先找个地方吃饭吧,再商议接待藩属小国的事。”
贾环回头望了一眼翰林院的手下。
小胖子豪爽的道:“都带上,反正这个月,咱们都要一起办差事了。”
贾环问道:“陈大人,理藩院附近,有什么好的馆子吗?”
藩属小国刚来大雍,是由理藩院负责安排他们的,平时饮食起居都是理藩院接待。
安排皇子接待藩属国宴席,藩属国使节朝见皇帝,参与大雍礼仪活动,则是由鸿胪寺官员负责。
所以,韩王与贾环需要先去理藩院了解藩属国使节的情况,就近用午饭。
没想到,平时养尊处优,衣食住行讲究的陈耀祖,却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呃……贾大人,属下平时……也很少出去应酬,还真不知道理藩院附近有什么好的馆子?”
林景行接过话,道:“贾大人,属下前晚,曾与几位福建老乡,去了一个叫“福州会馆”的地方,有中东西三座院子,西院的燕誉堂的酒菜很不错,就在理藩院那条街上,会馆还有小憩、饮茶聊天、还有吟诗作画的诗社。”
小胖子韩王笑道:“理藩院那里,还有这种好地方,你来带路,咱们一起去。”
六科吏部给事中郑玄后面有几个人,也过来给韩王见礼。
皇上刚才安排了六科的人,这段时间跟韩王办差,写一些接待外国使节、藩属小国的文章,发到邸报上。
小胖子大手一挥,道:“都去,一起去,为朝廷办差,也要先填饱肚子。”
一群人,都是年轻的官员为主,浩浩荡荡出宫。
来到福州会馆,会馆的黄掌柜,知道韩王殿下驾到,自然亲自过来招待。
福建人,陈、林、黄都属于大姓。
黄掌柜向韩王推荐了福建的特色菜肴“福寿全”。
“福寿全”就是后世的“佛跳墙”,由几十种山珍海味烹饪而成。
选用十几种海鲜,山珍与各种肉类先烧制后,再将食材装入绍兴酒坛密封,文火慢慢煨炖,最终成为福建的名牌菜肴。
皇上之前就下了口谕,六科给事中以后归到翰林院王乾侍读学士署理,平时由贾环来管。
六科人数也不少,分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个给事中,每位给事中有两三名文书,下面还有小吏,有负责排版印刷的工坊。
这次六位给事中都来齐了,郑玄开口问贾环,接下来怎么安排差事。
贾环道,皇上既然安排这段时间主要写招待外国使节的文章,大伙用了午饭,让六科的三位给事中,分别去燕王府、楚王府、蜀王府报道,三人近期就跟着王爷接待外国使节,写好文章。
留一人就跟着韩王殿下,郑玄与剩下一位给事中,两人回六科,检查朝廷六部发到邸报的公文。
六科给事中这个差事,是很少写文章的,主要就是检查六部发的公文,印刷到邸报是否准确。
皇上是看六部发的文章,都是照本宣科,严肃有余,宣传性严重不足。
皇上有不好说出来的心思,贾环这来自后世的灵魂,是清楚的。
文章要不经意间宣传皇上,通过刊登朝廷治理朝政、宣扬皇上的贤明举措、体现皇上治国的英明神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