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二件事情其实算是与他有关,安王世子的书局已经开张,并成功推出了由高朗、符云放主笔的状元笔记,免费推给诸多学子,只要上门便可凭鱼符免费领取,限五百册。
萧天洛看得乐了,安王世子有长进,还知道实名制,这样就能避免反复领取,甚至多领后再转手去卖银子,其实限五百册也有道理。
大楚现在其实是有盗版的,就是手抄本,只要有源头,就能手抄,一传十,十传百。
安王世子做话本子写手这么久,定然是知道这件事的,所以才不愿意在前期投放太多,就放个五百本打开局面,后续他们要搞手抄本就搞去吧,反正他只图个好名声。
这件事情受益的还有高朗与符云放,毕竟两人是不拿分文,义务地来做这件事情。
对于刚刚返回都城的符云放来说何尝不是件好事?
“这小子倒是聪明,”萧天洛想到安王世子找自己要求一起合伙的时候有答应,所以最终也拿了笔银子投资到安王世子身上,享有三成分红,现在进行得顺畅,这让他心情大好。
至于余下的倒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在信件的最后有三行小字,字迹与之前不同。
相较于祝久儿颇有修为的书法,这三行小字才刚刚成型,显得无比稚嫩。
“爹爹在上,儿子想你了,敢问父亲何时归?”
“爹爹,湘郡可有好玩的、好吃的,能否给儿子带一份?”
“爹爹万安,女儿想爹爹了,呜,爹爹何时回来呀。”
三行小字后面还用朱砂印了三个小小的手指印,一看就是三个孩子的,这些小字和手指印把萧天洛看得眼睛都红了,此刻是归心似箭。
“表兄。”收拾完的朱则佑闯了进来,谁让那门根本没有关,他也就没有叩门直接进来。
这些天议事都是从紧从急,什么礼仪规矩早就被他们淡化。
萧天洛还陷在情绪里没有出来,眼角微红,朱则佑当场愣住:“表兄这是怎么了?”
等看到信纸上的三个小手印,朱则佑要说不盖羡慕是假的,感慨道:“原来是表嫂来信。”
“嗯,大齐从怂了,赔马求和,也不管上次那使臣的死活,那使臣已经被杀,如此看来,大齐现在仍不敢与我们开战,他们不敢赌,这次倒是赔了不少战马。”
这消息让朱则佑颇是兴奋,振奋道:“这一个月有余,倒是发生了不少事情。”
“大齐的事情是可以暂时告一段落,足以让他们老实一阵子,”萧天洛看向门外,趁着四下无人道:“殿下这次立下大功,回都城后是再难掩住光芒。”
朱则佑脸上的笑意淡了些,萧天洛说道:“还有那施重,殿下准备如何安排?”
“待回到都城,与父皇商议再说。”朱则佑倒是不急:“送往都城的折子还要些时间处置,我们先在城中休整,表兄再忍忍,马上就能归家了。”
萧天洛能说什么好呢,从这里光是开拔往回走,日夜不停都要好几日,这可不是有高铁、飞机的年代,一天内就能到达目的地,这一等不知道又是什么时候了。
这时候他倒是怀念起在中原时,大小姐那是能跑去寻他的,这次看样子是不会来了。
没想到自己还能成为被人打趣的对象,萧天洛哭笑不得,正要说话时,那程武与童征找来了,现在军队整好了,伤员也被安排在一休养,除却两人伤重些,其余人伤得程度尚好
县衙大牢现在塞得满满当当,县令周齐忙得不可开交,好不容易将活下来的那些土匪关押好,这一次他也是解气,大牢外面更是看守森严,生怕出个好歹。
“那李克天寻了死志,臣怕他不能活着领圣命,所以擅做主张给他服了迷药,”程武说道:“依童将军说此人还涉及旁的案子,臣也不想生事。”
程武也是被逼急了,那李克天平时就被五花大绑又塞着嘴,就怕他寻死,结果这家伙就是铁了心地不肯乖乖就范,只要一清醒就想着法子要折腾着寻死。
“也好。”朱则佑岂会怜惜这个杀人如麻的土匪头子:“父皇旨令未达,这人必须活着。”
程武心内松口气,他就怕六皇子涉及不深心肠软,现在看来亲手杀过人后就不一样了。
六皇子现在透着几分杀伐果断的劲,善心不会分给不值当的人,这是心中有数了。
“诸位都辛苦了,个中功劳本宫都写在折子里,悉数报给朝廷,”朱则佑又道:“相信父皇定会按功行赏,不会亏待大家。”
“殿下说笑了,我等尽忠职守也是应该之事。”程武忙道:“行不行赏的并不重要。”
“能肃清湘郡的匪事比什么都重要。”童征也道:“只是但愿不要再死灰复燃,当地的百姓认知也有不小的问题,臣以为应该推行律法,让他们知道何事不何为。”
妙啊!萧天洛的眼睛亮起,童征说的话极有道理,这就是普法啊。
朱则佑果然认同,进城时为何将土匪的尸首就那么大喇喇地堆在马车上,不就是为了震慑这帮无知的百姓,让他们知道做土匪为律法不容,一定没有好下场。
但这种震慑维持的力度终究有限,最根源的还是要让这帮百姓知道是非对错,童征的说法可以说提到了针尖上,萧天洛立马表示支持:“小民觉得童将军所说太有道理。”
“这人若是头脑不清醒,不知道对错,迟早还会重蹈覆辙,再就是当地的百姓必须过上好日子,这样从匪的人才能越来越少,这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朱则佑颌首道:“这些确实如此,看来湘郡通往外界的路要提上日程,本宫在这里待了这么久,也发现当地的物价太高,不少物品都要从外面送进来,太耗运力。”
“若是将来依旧如此,百姓还是会苦不堪言,没有什么比当盗贼匪寇来钱更快的。”
见六皇子颇有章法,大家就放心了,那童征虽然代表着童家,始终不肯站队,但头脑清晰,这并非是站队不站队的事,童家愿意跟着明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