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量李斯文半晌,见他没有寻常屠户的凶悍,老妇人这才壮起胆子,指尖轻轻碰了碰猪肉。
抬起凑到鼻前闻了闻,果然没有腥气,只有淡淡肉香,品质上等。
她的目光又落到旁边的《三字经》上,蓝粗布的包装看着就结实,不像手抄本那样容易破。
老妇人心里越发动心。
家里有个六岁的孙子,天天吵着‘要认字,将来当个教书先生’。
可一本手抄的启蒙书,书铺里张嘴就要二十文钱,她一个靠纺线换钱的老太太,哪里有那么多闲钱?
老妇人悄悄摸了摸怀里的铜钱,一共十文,原本想过年时,给孙子买块麦芽糖。
可一想起孙子眼巴巴看着别家孩子读书的模样,又想起儿子去年去城里卖力气,累得咳血去世的可怜样。
她咬了咬牙,像是下定了决心,声音也比刚才响亮了些:
“那...麻烦那摊主给我来一斤吧,多挑些好肉切,别带太多肥的,家里孩子吃不了那么油。
对了,这书…… 真的送?不会要额外加钱吧?”
“真送!一分钱都不加,童叟无欺!”
侯杰一听生意开张,刚才的火气瞬间烟消云散,脸上堆起笑容,比过年还开心。
他凑到肉案前,拿起一把锋利的刀,小心翼翼切了一块肥瘦均匀的肉,用干净的油纸包好。
又从堆里挑了本封面最平整的《三字经》,双手托着递到老妇人手里,还特意翻开第一页让她验货:
“阿婆您瞧瞧,这书里的字儿多清楚,墨也不晕染。
汤峪农庄的学童都用这个读书,内容正经得很,没有一句歪理。
您尽管放心的让孩子跟着念,早上念半个时辰,晚上念半个时辰。
用不了半年,就能认不少字,说不定将来孩子就有大出息!”
老妇人接过书和肉,紧紧揣进竹篮里,还用篮子里的布盖好,生怕被人抢了去。
她对着侯杰和李斯文连连鞠躬,笑着说了声 “谢谢”,转身就往人群里走。
路过刚才扛锄头的汉子时,她还特意停了停,高声而道:
“这猪肉真没腥味,还送书,就五文钱!
我回家炖给孙子吃,再教他念这‘人之初’,你也买斤试试吧,信老婆子的,错不了!”
有了老妇人这个活招牌,围观的百姓终于不再犹豫,纷纷围了上来。
刚才扛锄头的汉子最先挤到前面,嗓门比侯杰还大:
“我家有三个孩子,要是买三斤肉,能送三本《三字经》不?
我要肥点的,回家炼油,能吃好久,冬天还能给娃们炖菜!”
李斯文连忙拿起一本《三字经》,翻开第一页,指着上面的字念道:
“买三斤肉,就送三本,等将来三个孩子学会识文断字,也不用像你一样靠力气吃饭,多好!”
汉子听得眼睛发亮,立刻解开怀里的布包,掏出十几枚被磨圆了的铜钱。
他把铜钱往肉案上一拍,大声说:“给我来三斤!要最肥的!要是不够肥,我可回来找你!”
“您放心!”
侯杰拿起刀,‘唰唰’几下就切好了三斤肉,用三张油纸分别包好,又拿了三本《三字经》递过去。
“你拿好,回家记得把肉洗干净再炖,香得很!”
随着时间推移,肉铺前就排起了长队,一直从肉铺门口延伸到街对面,还有不少百姓正往这边赶,嘴里念叨着“买肉送书”。
王骆见生意这么火爆,也忘了羞耻,捧着《三字经》站到旁边的桌子上,扯着嗓子念了起来: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几个扎着羊角辫的孩子,从人群里钻出来,凑到桌子底下,仰着脖子听王骆念书。
其中一个穿红棉袄的小女孩,跟着念 “教不严”,声音奶声奶气的,还念错了调,引得周围的百姓哈哈大笑。
见生意彻底迈上正轨,李斯文松了口气,靠在肉铺的柱子上想歇口气。
可眼角余光突然瞥见,几个半大的孩子循着肉香,凑到了肉铺旁的铁锅边。
铁锅里炖着几块五花肉,是特意煮来让百姓们尝尝鲜,但现在功夫还差些。
孩子们咽着口水,眼睛直勾勾盯着锅里的肉,却又怯生生的不敢开口,怕被赶走。
李斯文心里一软,抄起旁边的加长木筷,从锅里夹出几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放在孩子们面前的石板上晃了晃,笑着问:
“想不想吃?”
领头的孩子是个穿补丁短打的小男孩,约莫七八岁,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他左右看了看,没瞧见自家大人的身影,又咽了口口水,忙不迭的点头:“嗯嗯嗯!想!”
“想吃也可以,”
李斯文蹲下身,和孩子们平视,“刚才听你们几个跟着念《三字经》,念得还不错。
那我就考考你们,每念对六个字,就送你们一块肉,怎么样?要是念错了,就得再念一遍,直到念对为止。”
“好!”
孩子们异口同声的答应,穿红棉袄的小女孩率先开口:“人之初,性本善!”
李斯文也不至于糊弄小孩,准们夹了大块五花给她:“念得好,奖励你一块!”
就在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诵读完,美滋滋的围着案板吃肉的时候,四个手摇折扇,穿着长衫的文人慢悠悠路过。
见肉铺前这么热闹,还能听到念书声,几人来了兴致,互相递了个眼色,准备上前凑凑热闹。
可等走近了,听清孩子们念的句子,几人却为之一愣。
这些句子看似简单,细品却满是教化之道,越是斟酌越是心惊。
其中一位,忍不住拉住了拎着油包和书本,准备转身离开的老农,拱手问道:
“这位老丈,某有一事请教。这铺子是做什么的?又是何人开设?若您答得详细,这几文钱便赏您了。”
老农手里攥着刚买的肉和书,笑得合不拢嘴,连忙回答:
“先生您有所不知!这是汤峪农庄的铺子,打着卖猪肉送本《三字经》的吆喝!
刚才我还尝了块肉,香得很,一点不腥!而且这书印得清楚,确实不要钱,买肉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