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尚可喜晕倒,一众亲兵大惊,急忙冲上去,扶起来。
“王爷......”
“王爷......”
个个焦急大喊,边摇动尚可喜的身子,边大喊。
可是,尚可喜晕厥过去,再怎么摇,也没有用。
一个亲兵,急忙拿出一桶水,照着尚可喜,猛泼下去,浇了尚可喜一个透心凉。
咳咳......
尚可喜一个激灵,颤抖着醒来。
口中依旧喃喃:“粮食......粮食......我的粮食......”
尚可喜说的没有错,那被炮弹炸到、烧着的,确实是天助兵的粮食。
或者说,至少有八成,是尚可喜的天助兵,从海州辛辛苦苦带来的粮食。最多只有两成,是申景禛、阿部忠秋、岛津光久从黄州、谷州、开城抢的粮食。
开城被围,比明军更可怕的,是缺粮。
如今,粮库着火,粮食烧光,开城内的十几万军民,就得饿肚子。
不出三日,军心必溃。到时候,提刀、举弓的力气都没有,还拿什么守开城?
尚可喜爬起来,又忍不住往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的粮库方向冲去。
看着色巨蟒一般,扭动着、膨胀着、贪婪吞噬着天空的浓烟,尚可喜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耳朵嗡嗡作响。
那绝望的黑色天空,犹如黑云压城,压碎了尚可喜守城的希望!
“粮草……粮草……”
尚可喜吼叫着,猛地一把推开搀扶他的人。
“救火......快去救火......”
尚可喜声嘶力竭、大声咆哮、声调尖厉、犹如恶鬼。
黑脸佐领哭丧着脸,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挡住尚可喜的去路。
“啪......”的一声,竟狠狠打了自己一个耳光:“王爷,小的该死!”
“王爷,小的试过了。火太大,根本救不了。”
“而且,里面......里面还有几箱火药......还没搬出来!”
“啊......”尚可喜如遭五雷轰顶。
仿佛苍天,为了印证黑脸佐领的话,粮仓方向,突然传来一声沉闷如雷的巨响。
一团更加炽烈耀眼的火球、立马腾空而起。
整个开城上空,无数燃烧的谷物、麻袋、布料、碎木......飘飞四溅。
无数散开的火焰之雨,纷纷扬扬砸向四周的民房,一时之间,又燃起更多的大火、冒出更多的浓烟。
空气中,甚至飘浮着烧焦粮食的焦香味。
可是,这诱人的焦香味,在尚可喜闻来,却是那么的反胃,仿佛焚烧着他的五脏六腑。
他的心,痛得抽搐起来,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用力揉捏,几乎要爆开。
那些粮食,占比八成的粮食,可是他费尽心机,从海州搜刮,从平壤搜刮,甚至自掏腰包从汉城、从海上购买来的。
一石石,一袋袋,堆积如山,是他的心血呐。
身经百战、久经沙场、狡猾如狐的智顺王尚可喜,不爱金银爱粮食。
那可是他在这乱世立足的根基,也是他笼络部下、维持天助兵不散的命脉!
可现在,没了!全没了!叫他如何不伤心?
“呃啊......”尚可喜突然发出一声凄厉惨嚎,猛地抓住胸前铠甲,五指用力、骨节发白、猛力拍打。
打着打着,突然跪地,脸色发白,浑身竟不由自主地咳嗽颤抖起来。
“王爷,保重啊!”
“你可是,咱天助兵的灵魂啊!”
“王爷要是不振作,咱天助兵,就玩啦!”
一众亲兵,再次围上来,个个带着哭腔,个个跪地哭诉。
看着一众生死不离的兄弟,尚可喜双目,泪流满面:
“弟兄们,放心!”
“我尚可喜保证,一定将弟兄们,安全带出去。”
一众天助兵将士,又再次坚定了信心和勇气。
万幸,明军只是轰炸,并未攻城,一众天助兵、倭寇、朝鲜兵虽然被炸得抬不起头来,但地窖、地下室全用起来,躲好了、藏住了,还是性命无忧。
天将晚,崇祯正要收兵。
突然,一匹哨骑,从临津江方向策马冲来。
哨骑滚鞍下马,大声道:“禀报陛下,汉城传来探子密报:倭酋德川家光的四十万大军,尚未抵达。就连前锋部队,也未发现其踪迹。”
崇祯围住开城之后,命三千营主将李性忠,率领三千营骑兵在临津江布防。
大量派出哨骑过江,向汉城方向哨探,三个时辰一报。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倭酋德川家光的动向。
“这么慢,还没来?”王永吉脱口而出,有些不可思议。
崇祯摇头轻笑:“济州海战的消息,早已抵达。他们此时都没到,真是够晚的了。”
吴三桂紧跟进言道:“陛下,依照倭寇的尿性。他们登陆朝鲜之后,罗州、星州、全州、庆州、尚州、公州、洪州、清州、忠州、原州,还不得一路抢掠、一路搜刮?”
“金银、粮草、女人、壮丁......所有值钱的,估计得地毯式扫三遍。”
“特别是看见良家妇女,那就两腿打软,走不动了。”
“如此尿性,德川家光想快,也快不了啊。”
吴三桂此言一出,众将顿时一阵哄堂大笑。
“陛下,末将建议,趁机猛攻开城,破城而入,早日解决战斗。大军过临津江,在汉城脚下,与倭寇决一死战。”徐文朴出列,建议道。
“陛下,开城贼军已胆寒,此时破城,伤亡最小,战果最大。”何庄也赞同徐文朴。
“陛下,灭了开城,宰无后顾之忧,最为稳妥。”小张良陈幕也大声进言。
“陛下,末将请命,轰塌内城城墙,给大军打开通道。一日之内,保证解决问题。”李忠信心满满。
有黄得功、王家彦、史可法源源不断运来粮草和弹药,他的一百门大明车炮,保证炮声不断、杀敌不止。
崇祯微笑着点头,可抬头,又看着开城之内、依旧在燃烧的冲天火光,突然又有了新的主意。
“方正化。”
“内臣在。”
“今夜,派两个人,摸进城去,看看贼军的粮草,烧得如何?”
“探查清楚,朕再决断!”
“内臣遵旨。”方正化大喜。
他好久,没有接到行动的命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