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屏幕,大家这次来看一下我们的影像模组。”
“大家都说我王藤做的手机都只配扫码,我看到以后痛定思痛,决心做出改变。”
随后王藤在屏幕上放出了关于k70影像模组的参数信息来。
而在看到这个参数后,不少观众先是一愣,然后又哈哈大笑起来。
差点被王藤这小子给唬住。
就这参数,你改变了个p!
竹烟墨盒:“王藤啊,王藤,要不你自己看看你在说什么?除了主摄外,那长焦和广角哪个不是凑数的?照我说你直接搞一台单摄的手机,就要续航充电和性能得了,留一个摄像头扫码用。”
小小辻弍:“主摄我不说,确实是改变了,再也不是那颗ov800镜头,换成当年roc用过的定制ov50h系列确实是升级,就是有点老,这传感器上市两年半了吧?”
隔壁村的宋福:“哈哈,老点不怕,这个镜头的素质在那放着,一点三分之一英寸的大底,支持光学防抖,上市时间久说明调教的时间也长,成像应该不错,可特么这个广角oV32h是什么鬼东西?这玩意我好像都没见过。”
去他猫?:“还有那个oV64h,王藤你自己说这个镜头是不是从那个仓库翻出来的?5年了啊!整整5年了!5年前大家就拿这颗镜头当长焦,现在你又拿出来放长焦上,要我说你干脆把长焦和广角去掉得了。”
彼苍者天,尔何独泣:“ov32h这个镜头你没见过正常,因为这个镜头压根就没在2000元以上价位的手机上出现过……”
星粉,米粉这两个群体本来就对参数十分敏感,加上能看k系列的都是一些年轻人,对参数更加敏感,王藤刚把镜头型号、参数放出来,弹幕上面就一片嘘声。
大家都不傻,主摄牛逼这个承认,长焦和广角凑数也是真凑数,要么是千元机上的镜头,要么是5年前的镜头,这俩镜头成熟稳定,调教的时间不是一般的长,优点只有两个字——()
就连陈明咏和沈伟看到这型号也差点笑出声来,他们一个主打续航一个主动电竞,整体的影像系统都比k70要强的多,唯一有威胁的就是那个ov50h,红星一共有三台手机用过这枚镜头当主摄,调教出来的成像素质应该会非常强。
王藤在舞台上似乎也听到了大家的吐槽,脸不红心不跳,脖子一梗接着说道:“改变也需要一点小小的过程嘛,这次我们的改变就先从主摄开始。”
“相信大家对这颗oV50h镜头并不陌生,这是一颗来自红星从豪威定制的镜头,一点三分之一英寸的大底,5000万像素,支持光学防抖,同时支持全像素全向对焦和双原生ISoFusiommAx技术,拥有非常快的对焦速度和动态范围。”
“这是经过市场验证的,非常成熟而优秀的一枚镜头,有这颗镜头的加持,加上我从陈总那里要来的算法技术,也让我们k70拥有不弱与旗舰机的拍照录像能力。”
王藤说他从陈尘那边要来的算法技术让很多人心思一动。
畅玩从华威那里拿到了p系列的完整算法系统,现在闪耀也从红星那里拿到了算法技术。
果然,哪有爸爸不爱儿子的。
跟随陈明咏和沈伟而来的真我,爱酷产品经理罗锋和简一中眼神悠悠看向自己老大,仿佛在说你看看人家,怎么我们子品牌就不是亲儿子了?
“下面大家简单看一些我们k70主摄拍摄的样张,无论是光线充足环境下还是暗光环境,都拥有非常出色的成像质质量。”
王藤非常得意的放出一些样张,比对的嘛,自然是友商红星,那表情似乎在说看谁以后说我们闪耀k系列镜头只配扫码。
主摄再强,也确实改变不了长焦和广角非常凑数的事实,但这些对于一些目标用户群体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长焦和广角使用频率才多少,平时还不是用主摄拍照?
拍照谈不上是彻底的短板,很多人心中的天平已经慢慢的往k70这边滑落,也都在等着看王藤准备上什么处理器。
“认真的说,这次友商的新机确实给了我一点小小的震撼,一万三千毫安时的电池,都快赶上我们无用良品的一些型号了。”
“充电功率上我们k70最大支持140瓦的功率,配备一块8600毫安时典型值的电池,这种续航水平是绝对的第一梯队。”
“而且大家也都明白,同为140瓦也是各不相同的。”
“要看是谁家的140瓦!”
“这里我简单做了一个表格,大家可以看一下。”
玛德!
还来?
台下几人看到王藤放出充电对比图,一个个都咬着牙,这王藤真的是没完没了了,屏幕比几次,现在充电还要比。
我们都上140瓦了,你比这有意思吗?
大家都知道你们的充电器更加持久,可也不用这么比吧?
当年你们陈总比过。
卢大炮比过。
现在你王藤又要比。
简直就是没完没了。
此刻舞台大屏幕上,也出现了完整的对比图,王藤没有比什么充电时间,Gt6的电池大,肯定充电时间更久,这样比对人家也不公平,他不会落人口实的。
王藤选择对比的只有一个——持久力。
也就是维持功率的时间。
通过王藤放出来的对比图,观众能非常清晰的看出各家的“高功率平台”区间,其中magic6的功率是下降最快的,标称140瓦,实际最高只有128瓦,且128瓦功率维持只有40秒,然后就进入到79瓦的高功率区间并维持了5分钟,接着进入到65瓦,完整充电时间王藤并没有放出来,只对比高功率平台的时间和功率。
表现最好的爱酷,维持了19秒的138瓦功率,随后进入108瓦功率5分半,70瓦4分钟,55瓦6分钟。
Gt6电池大,同样也限制了发挥空间,开局既是巅峰,上来就跑到最高100瓦并维持了6分钟,但接下来是断崖式的下跌,从100瓦直接掉到了51瓦,接着又掉到37瓦才稳定下来持续到充电末期的涓流。
从不同的功率分布也能看出来各家的充电策略是不同的,面对用户群体也是不同的。
当然,更多的还是技术限制。
有技术谁不想要更好的维持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