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昖的遣使谢罪,朱载坖并没有多感冒,李昖之所以向大明遣使谢罪,不过是害怕官军罢了,朱载坖命令礼部和理藩院接待朝鲜使臣,朱载坖的态度是很坚决的,朝鲜必须放弃北他们所窃据的图们江边的领土,这是绝对不容商量的。
根据黑春等人的奏报,朝鲜在图们江南岸设立了六镇之后,并没有收手,他们继续沿图们江向上游扩张领土,现在已经在着手此事了,朝鲜人的扩张是围绕着位于图们江上游南岸、会宁镇辖域以西的茂山镇的设置为中心展开的。这点是朱载坖尤其不能容忍的,朱载坖命令内阁晓谕朝鲜,现在就将茂山放弃,否则的话官军绝对不会坐视的。
在朱载坖的命令,辽东官军还迅速越过图们江,查看便于驻扎的地方,同时朱载坖还要求女真人,尤其是王兀堂部要回到图们江以南,帮助官军在图们江以南站稳脚跟,先遏制住朝鲜人北进的步伐才是真的。
而内阁辅臣们也再次求见朱载坖,张居正等人的意见是很明确,大明可以通过外交甚至于武力恫吓的方式逼迫朝鲜停止北进,甚是将他们之前所占有的图们江以南的部分土地予以收回,这些都是可行的,但是朝廷不能直接对朝鲜用兵,这点是底线。
因为朝鲜乃是大明的藩属,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太祖的不征之国,倭国还是太祖的不征之国呢,朱载坖不一样揍了嘛,更重要的是朝鲜乃是大明树立起来的模范藩属,朝鲜对于大明世称恭顺,大明也对朝鲜施以字小之仁,用这种方式使得这些藩属们归心,朝鲜有错,大明可以加以训诫,但是绝对不能用兵,用兵就使得其他藩属会感到害怕,不再亲近大明了。
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掌理藩院事罗万化也说道:“陛下,朝鲜素称恭顺,较之诸夷不同。而国家礼遇其国,亦未尝以夷礼待之。”
张居正也支持朝鲜在靖难和大礼议这两件事情上都是藩属中第一个支持朝廷的,对于大明来说,朝鲜还是有用的,用兵绝不可行,而且现在朝廷在东北的主要对手是土蛮,首先是要收拾土蛮才对,在辅臣们的劝说之下,朱载坖也放弃了对朝鲜用兵的想法,对于朱载坖来说现在确实是要以收拾土蛮为主,而且朝鲜除了茂山的铁矿之外,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明特别关注的资源,而且朝鲜贫穷,朱载坖对于朝鲜也实在没什么兴趣。
但是朱载坖也指出,朝廷所侵占的大明土地,必须马上归还,否则的话朱载坖必不与朝鲜干休,辅臣们当然明白朱载坖的意思,当即表示会严斥朝鲜,命令朝鲜将所侵占的土地予以归还,朱载坖随后召见了五军都督府和参赞军务大臣,指令他们会同蓟辽总督和辽东镇等相关部门,在图们江南岸勘察地形,设立卫所,尤其是茂山,必须要予以控制,这里的露天铁矿对于大明是很重要的。
朱载坖的看法很简单,图们江、长白山都是大明的领土,而不是大明和朝鲜的界山、界河,这点朝鲜人要明白,大明也要加强在图们江南岸的军事存在,将图们江控制死。
除此之外,奉旨巡视盐政的太子朱翊釴也已经到了长芦盐场巡视了,作为现在朝廷在北方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的地位是十分之重要的,蓟辽、北直等地都要依赖长芦盐场的食盐,在朱载坖的支持下,长芦盐场开辟了大量的盐田,这十年以来产量迅速增加,已经成为北方最大的盐场,隐隐有和两淮盐场分庭抗礼的趋势了。
不过朱翊釴前来巡视的时候已经是冬季了,长芦盐场产盐的旺季是春季,因为此时这里海滩广阔,泥沙质底,适宜开辟盐田;同时,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的气候特点,为海水浓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力适中,加速海水蒸发;虽夏季气温更高,但夏季降水频繁且湿度大,反而不利于盐分浓缩。?冬天气温太低,盐田进入了休整状态。
当然其实冬季并不是不能不能制盐,长芦盐场的盐政官员们向朱翊釴介绍道,一旦气温下降,海水就结冰。海水结成的冰里很少有盐,基本上是纯水。去掉水分,就等于晒盐法中的水分蒸发,剩下浓缩了的卤水就可以制盐了。但是在冬季制盐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朝廷的煤矿优先向遵化铁厂还有各兵工厂供应煤炭,再加上冬季是用煤的高峰,百姓也需要大量的煤炭取暖,所以盐场是缺乏燃料的。
虽然盐场荡地的秸秆等也可以为盐场提供一些燃料,但是要在冬天大规模制盐的话,煤炭还是不可缺少的燃料,朝廷现在已经在大规模开采开滦煤矿了,但是主要是为遵化铁厂和朝廷的一系列兵工厂服务的,盐政衙门虽然也很重要,但是想要从煤矿获取煤炭,肯定是要朝廷来协调的。
朱翊釴于是当即派人去向开滦煤矿询问相关的情况,开滦煤矿很快就向朱翊釴奏报了相关的情况,因为朱载坖在开矿的时候就有明旨,开滦煤矿优先向军器监的相关工场提供煤炭,其余军民人等,都可以以平价从开滦煤矿购买煤炭,长芦盐场自然也可以,但是要照市价给钱。
朱翊釴于是协调长芦盐场和开滦煤矿,由开滦煤矿向长芦盐场提供煤炭,遵化铁厂向长芦盐场提供制盐工具,长芦盐场每年直接支给开滦煤矿和遵化铁厂食盐,同时从运司卖引所得中拨出一笔款项,作为购买煤炭和工具的成本,支给开滦煤矿和遵化铁厂,这样的话既不违背朱载坖当年的旨意,又能够保证长芦盐场在冬季也能够组织生产,同时朱翊釴还行文兵部,给长芦盐场调拨一部分皮袄等御寒的衣物被服,给冬季户外作业的灶工们保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