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刚拿起电话,高方良又一把夺过听筒摔在桌上,他感到权威受到了挑战,胸口剧烈起伏着:\"跟他废话什么!他戴志远不是觉得村里的地自己说了算?我就让他知道,这花溪镇谁说了算!\"
他在办公室里踱了两圈,忽然停住脚步,眼里闪过阴狠:\"桃花庵的普济师太不是支持萧明月吗?你让人去透个风,就说萧明月要搞桃花山的旅游开发,早晚要在桃花庵附近建旅游项目,到那时肯定会打扰桃花庵的清静——普济师太那脾气,能把桃胶膏的密方交给萧明月?\"
李萍眼睛一亮:\"普济师太肯定要护着那座桃花庵的清静,也会反对萧明月在桃花庵附近建旅游项目。她不同意,就不会把生产桃胶膏的配方交给萧明月,没有配方,她就生产不了桃胶膏。到时候不用咱们动手,自有好戏看。\"
\"不止这些。\"高方良冷笑一声,\"你安排人去趟明升公司,找几个平时对萧明月不满的老员工,就说她刚离婚就怀了孩子,指不定是谁的种,连自家男人都留不住,还想带着大家发财?她萧明月最要面子,把这水搅浑了,我看她怎么安心办厂。\"
李萍答应着正要走,高方良又补了句:\"让张老板去桃花山转悠几天,就说是考察地形,故意往野桃林里扔点垃圾,踩坏几棵树苗——萧明月不是宝贝那片林子吗?我就给她添点堵!\"
李萍就在高方良的办公室,按高方良的指示,把事情安排下去。
戴志远很快就收到了消息。乔磊说:\"志远书记,有人看见昨天那个张老板带着几个人往桃花山去了,手里还拎着麻袋,怕是没安好心!\"
戴志远把烟蒂摁灭在烟灰缸里:\"这帮人就会干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事,你去叫上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带上家伙去桃林盯着,别让他们瞎折腾。告诉萧明月一声,高方良有可能让人到桃花庵散布谣言,让她也有个准备。\"
乔磊刚出门,不一会明月就打来了电话:\"戴书记,果然如你所料,有人到桃花庵散布谣言,说我要在桃花庵附近建旅游项目,打扰桃花庵的清静。\"
\"你消息倒快。普济师太那边你去说,她既然让你生产桃胶膏,知道你是真心想办好事,就不会信他们的挑拨。你要注意有人可能到你公司散布谣言。\"
明月说:\"我刚把职工的工资和奖金提前发了,还准备提高工,人的福利,即使有人在这时候捣乱,工人也不会听的。对了,桃林那边麻烦你们多费心,我已经让康月娇去买了监控设备,今天就装上。\"
挂了电话,明月望着窗外的阳光,手轻轻覆在小腹上。肚子里的小家伙似乎感受到了她的情绪,轻轻踢了她一下。她嘴角扬起笑意,眼底却多了几分坚定——高方良想挡她的路,那她就偏要把这条路走得更宽。
让明月不理解的是,她只不过是在会上提一下要生产桃胶膏的事情,八还没见一撇,现在没有厂房,没有机器,连生产的批文都没有,怎么就出现这么多事情?她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盯着普济师太手里桃胶膏的秘方,大家都知道,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家都将注重保养,因此保健品的市场将会得到大发展。
可见在巨大利益面前,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张老板带着几个人,在桃林里转悠,这桃林实在是太美了,虽然是秋天,但桃树还是一片郁郁葱葱,树间夹杂着各种不知名的小花,花间还挂着各种野果。有的鲜艳,有的翠绿,有的橙黄,让人忍不住的想摘一个放在嘴里。味道真是各色各样,有的甜,有的酸,有的苦涩,有的辣嘴!张老板感叹,这真是一块宝山,他都不忍破坏这优美的环境,转了一圈,就带着一批人回去了。
戴志远听到派去的人汇报,感叹这张老板还真的不是和高方良一路的人。
戴志远和乔磊接到高方良的电话。让他俩去趟他的办公室。
志远一边开着车,一边对乔磊说:“高方良找我们,肯定还是为了承包山林的事。”
乔磊说:“找又有什么用,我们已经和明月签了合同。”
“那就等着他的暴风骤雨吧。”
“说实在的,我这村长干不干都无所谓,天天在家,也挣不到钱,别人出去打工,三四个月就能挣到我们一年的工资,再这样下去。我们将成为村里最穷的人。”
戴志远说:“所以我们要大力扶持明升公司,公司发展好了,不但对村里的乡亲有利,对我们村的经济也有好处。”
乔磊说:“有时候,我真的想找找明月,到她的公司去打工,村里的工作照做,又能挣点钱补贴家用。”
戴志远笑了:“我们虽然官不大,如果你到明月公司打工,让他安排你什么工作,是和乔三拐子,戴志胜他们一起干吗?还是安排你做管理,企业管理你懂吗?”
乔磊叹了一口气,戴志远接着说:“别想那么多了,先想办法对付高方良。”
两个人到了高方良的办公室,高方良还算客气,高方良也不傻,他知道,前门村就姓戴和姓乔两大家族人口多,而戴志远和乔磊是这两大家族的领头人,前门村的工作,离开这两个人,根本没法展开,所以高方良觉得自己的态度要好一些,面对面的不像在电话里,弄僵了大家都不好看。
高方良给两个人都倒了一杯茶,笑着说:“今天请二位来,主要还是讨论一下桃花山几个山头的承包问题。”戴志远和乔磊没想到高方良这么直接,两个人也不说话,只是看着高方良。
高方良说:“几天前,有人找到镇上,说出高价想承包桃花山的几座山头,主要搞养殖,我让农业办李萍主任带他去找你们,后来听说你们已经承包出去了,而且一包就是二十年,并且价钱非常低,前十年每年两万,老百姓颇有微词,并有人举报说你俩拿了萧明月的回扣。当然举报我是不相信,你们俩的为人我知道。所以才把你们两个人叫过来,了解一下情况。”
戴志远心想,就是要了解情况,也不用你这个镇党委书记出马,他眼睛一转,马上有了主意。
戴志远说道:“其实这几座山头,长满了野桃花树,我们村里一直想承包出去,哪怕不要钱,有人管理一下就行,可是就没人接手。”
戴志远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前一阵子传出了萧明月要办保健品公司,生产桃胶膏,马上就有人想包这几个山头,萧明月一听,也就找到我和乔村长,提出要承包,我马上召集村里两委研究,当时出两万块钱一年,她觉得有点高,后来萧明月在我们的劝说下,才交了钱签了合同。”
高方良说。:“志远书记,你不觉得这两万块钱承包出去,太便宜了吗?”
志远说:“高书记,说实话,我都感觉有点贵了,前天萧明月找到我和乔磊,说不想包了,要退钱,我说不可能的,合同都签了,白纸黑字的,想反悔,也等二十年后。”
高方良吃了一惊,忙问道:“萧明月为什么不想承包啊?”
戴志远说:“莫提了,萧明月家几代人都和桃花山的住持普济师太有交情,有次萧明月上山拜访普济师太,聊天中,有生产桃胶膏的想法,没想到普济师太竟然同意了,所以萧明月回来后,就把自己的想法和人说了,没想到就有人提出承包桃花山长着桃树的那几个山头,因为大家都知道,只要大规模生产桃胶膏,那就要用到大量的桃胶,大家都盯着那片野桃林,想赚点。”
高方良笑了笑说道:“现在大家都有经济头脑。”
乔磊不说话,就听着戴志远讲,他知道。戴志远肯定能把高方良绕进去。
戴志远接着说:“萧明月听到这个消息,才主动承包了那几个山头。”
高方良问:“那现在为什么不承包啊?”
戴志远说:“别提了,前几天,不知谁找到了普济师太。说萧明月不仅要生产桃胶膏。而且要开发桃花山景点,要在桃花庵附近建个度假村。普济师太马上通知萧明月,说她还是遵守历代住持的遗训,不再向明月提供桃胶膏的配方,明月一想,不生产桃胶膏,还要那些野桃树干嘛,于是就找我要毁约,把交的十万块钱要回去。”
高方良看着戴志远,想从戴志远的脸上找一点破绽,戴志远一贯是撒谎不脸红,不但一脸平静,而且是一脸真诚!
戴志远笑着说:“高书记,李主任那天不是带了一个人过去要承包那片山林吗,你再让李主任通知他,就说萧明月准备转包出去,宁愿贴一点,看他有没有意愿。”
高方良一听,萧明月已经不办桃胶膏厂了,谁还去包那片山林,狗不拉屎的地方,一投就是十来万,马上笑着说:“那个张老板我认识,后来也和我谈过,说那片山林不适合搞养殖,不打算承包了。”
乔磊这时候才明白戴志远的意思,叹了一口气,说道:“萧明月白白的花了十万块钱,以后不管她包不包,还要花六十万,一般人还真的受不了。”
高方良说:“合同都签了,不是受了受不了的问题,就得按合同约定的条款执行。”
志远笑着附和道:“就是,高书记说的对,我们就按高书记的指示去做,她萧明月想反悔,没门。”
两个人从高方良的办公室出来,乔磊对戴志远竖起了大拇指,说道:“我算服了你了,你这张嘴,真是活人都能给你说死,死人也能被你说活,高方良真的被你绕进去了。”
戴志远说:“他肯定相信,就是他派人找的普济师太,说明月要在桃花庵附近建度假村的,普济师太拒绝提供桃胶膏配方给明月,不是正合他的意!所以他才不怀疑我说的话。”
这时迎头碰上李萍,戴志远看着李萍那丰满的胸脯,娇好的面容,不禁想起前年李萍在自己家里和他翻云覆雨的情景,就笑着走上前,说道:“李主任,好久没到前门村去视察工作了,什么时候到前门村去,我招待你,我们家院子里的黄瓜,茄子,又粗又长,保证让你吃得舒服。”
戴志远的话,成年人都听得懂,何况久经情场的李萍,李萍面对戴志远的撩骚,脸不红心不跳的说:“戴书记,你回家可把那些茄子黄瓜收好了,我有时间过去,不要等我去的时候软了,那就不好吃了。”
乔磊听着戴志远和李萍的对话,真是一个敢撩,一个敢答,也算服了这两个人。
其实男人与女人之间,就那点事,一但想开了,放开了,都不算事!
戴志远被李萍的话逗得哈哈大笑,拍了拍乔磊的肩膀:\"听见没?李主任这是给咱们留着念想呢。\"
李萍瞥了他一眼,踩着高跟鞋扭身进了高方良办公室。
日子和流水一般,刘天琦被曹玉娟从医院接回来后,由爸妈待候着,曹玉娟在明月的公司上班,明月一直没让曹玉娟做什么具体的事情,也不让曹玉娟离开自己的身边,她知道,现在有人惦记着曹玉娟,她怕曹玉娟再经不住诱惑,或者再冲动犯错,再有两三个月,曹玉娟缓刑期满,明月就放心了。
明月现在手里还有两千万现金,一直没动,她想把欠杨久红和宋远山的钱还掉,但她又想盖厂房,投资建生产桃胶膏的工厂,她请包工头高老板算一下,盖厂房就要小两千万,因为生产保健品的厂房与普通的厂房不一样,要求特别严格,还要经过专业设计,再加上生产用的,机器设备,没有四五千万下不来。
王明举虽然说支持,县里要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政策,可是由于经济过热,国家控制投资,一时县里的政策出不了台。
戴志远有朋友在市建筑设计院,明月的厂房和食堂就是戴志远找人设计的,明月想不管怎么样,桃胶膏厂肯定要办的,现在找人先把厂房图纸设计出来再说,反正用地是现成的,就在原来厂房的西边盖,高老板也看过,盖厂房地方是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