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儿理解地笑了笑,她轻轻挽住英子的手,给予她一丝安慰。“京城路远,我知道的。看见你好,我就高兴了。”李宝儿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英子的关心和祝福,让英子感到一阵温暖。
母亲悄悄用衣角拭了拭眼角,忽然想起什么:“英子,快去把你家五叔喊来,今儿个都在咱们家吃晚饭!宝儿带了京城的好糕饼呢!”
英子应了声,小心包好礼物,快步往外走,走到门口又回头:“宝儿姐,今晚住我那儿吧?新褥子,软和着呢!”
暮色渐浓,家家户户升起炊烟。李宝儿看着妹妹远去的背影,听着父母在灶房忙碌的声响,心里那处空了许久的地方,渐渐被填满了。
母亲端出一盆热腾腾的炖菜,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宝儿,刘老先生前儿还问起你呢。明儿个去瞧瞧他?”
“明早去。”李宝儿微笑着接过碗,“师父可能还是老样子,嘴硬心软。”
父亲摆好筷子,忽然笑起来:“咱们宝儿出息了,还记得回家的路。”
桌上的炖菜冒着热气,模糊了每个人的笑脸。远方传来几声犬吠,更衬得小院里的团聚格外温暖。
李宝儿想,这就是银钱买不来的踏实。青石板路在雨后泛着湿润的光,蜿蜒伸向铜山镇深处。
李宝儿手里提着两坛自家酿制的高粱酒,酒坛的封口处用红布紧紧地系着,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晃动。她的鞋尖沾了些许泥点,但这并没有影响她轻快的步伐。
道路两旁的老槐树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它们早已知道李宝儿的归来,正用这种方式欢迎她。夜晚的月光洒在树叶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如梦如幻。
昨晚李宝儿和李英子聊了很久,从家长里短到人生理想,无话不谈。而萧承煜、李老四和秦桂梅则一直在带孩子玩耍,直到累了才上床睡觉。
刘老先生的药铺位于镇子的南头,黑瓦白墙,显得格外古朴。门楣上方悬挂着一块已经褪色的匾额,上面刻着“济世堂”三个大字,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但依然能够看出当年的风采。
还没等李宝儿推门,一股熟悉的草药香气就扑鼻而来。这股香气苦中带甘,仿佛将那些陈年的时光都揉碎了,飘散在空气之中。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堂屋的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老人静静地坐在堂中的一张老旧木椅上,戴着一副老花镜,正对着光仔细地拣选着面前的一堆药材。
他的白发如雪花般洁白,却被梳理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
突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老人的耳朵微微一动,但他的头并未抬起,只是从镜片上方飞快地瞟了一眼,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似乎对来者并不感到意外。
“还知道回来?”老人的声音低沉而缓慢,仿佛药碾子碾过晒干的根茎一般,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质感。
李宝儿走进堂屋,没有回应老人的话,只是默默地将手中的酒坛轻轻放在柜台上,然后自顾自地挽起袖子,走到药碾旁,熟练地接替了老人的工作。
药碾的碾轮与药槽相互摩擦,发出一种有节奏的“嘎吱嘎吱”声,在这安静的堂屋里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整个空间都被这声音填满了。
过了一会儿,刘老先生终于放下手中的药材,缓缓站起身来,他的目光扫过柜台上的那两坛酒,鼻子里轻轻地哼了一声:“又拿这个来糊弄我。””
“这酒可是我爹去年春天酿制的,一直埋在后山那棵梨树下,算起来都有整整四百天啦!”李宝儿一边说着,手下的动作却丝毫没有停顿,她熟练地打开酒坛,一股浓郁的酒香顿时扑鼻而来。
老人闻着这股香味,原本紧绷的脸上也渐渐露出了笑容。
他知道,这酒一定是经过了精心酿造,而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沉淀,味道肯定更加醇厚。
李宝儿给老人斟满了一杯酒,然后将酒杯递到老人面前,笑着说:“这可是您最爱的烈酒哦,劲儿可大着呢!”老人接过酒杯,放在鼻尖轻轻嗅了嗅,然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然而,老人并没有立刻喝酒,而是站起身来,走到一旁开始泡茶。
他拿出一个精致的紫砂壶,放入一些碧螺春茶叶,然后用开水冲泡。
瞬间,茶叶在热水中舒展开来,仿佛在水中翩翩起舞,而壶口冒出的热气则如同一层薄纱,轻轻笼罩着墙上的经络图。
老人泡好茶后,推过一杯给李宝儿,自己却并没有喝,而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盯着徒弟磨药的手法看。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开口说道:“你的手法有些生疏了啊。”
李宝儿听到师父的话,抬起头来,正好与师父的目光相对。
她看到师父眼底藏不住的笑意,心中顿时明白了师父的意思。
她也笑了起来,然后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递给师父,说道:“师父,这是给您带的。这是云岭的决明子,我听说对老花眼有好处呢。”
刘老先生接过,在掌心细细察看成色,终于露出今日第一个真心的笑容:“算你还有点良心。”
夕阳西斜时,师徒二人坐在后院石凳上分饮一坛酒。酒液灼喉,却暖身心。老先生说起镇上这些年的变化,谁家孩儿病了经他手治好,谁家老人前些日子去了。
李宝儿静静听着,不时为他斟满酒碗。
“在外头过得可好?”老人忽然问,目光望向远处苍翠的山峦。
李宝儿端着酒碗的手顿了顿:“都好。就是想念师父的教导,还有这铜山镇的风。”
老人点点头,不再多问。暮色渐浓时,他起身从屋内取出一本泛黄的手抄册子,封面上无一字,内里却密密麻麻记满了行医心得。
“拿去吧。”他说得随意,像递过一包普通的甘草,“我留着也没什么用了。”
李宝儿小心翼翼地接过那本册子,仿佛它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她能感觉到这本册子的重量,不仅仅是因为纸张的厚实,更因为其中承载着师父一生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