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的总理衙门是一座宏伟的八边形建筑,它的规模不是太大,但它叠层式的建筑方式,把主空间利用到了极致,足以容纳上万名官员在此集中办公。这座衙门的设计理念十分独特,将所有部门都被集中在一个屋檐下,其名称“总理衙门”的含义正是如此——集中办理帝国所有的事务。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总理衙门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政务大厅。它是法家为了提高办事效率而精心设计的建筑杰作。在这个庞大的建筑内部,不仅铺设有电话线,还在中心位置架设了电报天线。这意味着在总理衙门办公的帝国高官们,可以足不出户便掌握天下各地郡县的政务时时动态。
此外,参谋部也搬进了总理衙门集中办公。这样的安排不仅能够提高秦军的应变速度,还能让高层官员能时刻监控军队的动向,以防秦军出现意外情况。毕竟,法家和其他高级官员最为担忧的便是军中高级将领造反,或者高级将领未能严格约束军队,导致秦军犯下杀良冒功、滥杀无辜等恶行。
工业大秦所制造的每一项新事物,都会被优先应用于帝国的管理体系之中。如今,所有的官员们都深切地感受到了工业化带来的种种益处,这使得工业大秦的办公模式几乎已经趋近于近现代的水平。通过高效的信息传递和处理系统,帝国对于广袤国土范围内的各种事务都能够及时获取消息,并迅速做出相应的决策。
在大年初一这一天,总理衙门正式挂牌揭幕。不过,尽管衙门已经落成,但从初一到十五期间,它并没有开始正常办公。这并不意味着帝都的治安管理有所松懈。事实上,帝都里的治安部门在这段时间里依然坚守岗位,没有丝毫懈怠。
负责维护帝都安全的军队是金吾卫,他们肩负着保卫帝都安全的重任;而维持秩序的则是六扇门里的捕快,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确保帝都的社会秩序井然;此外,还有在街上巡逻的巡检,他们时刻保持警觉,保障市民的生活安宁,处理一些居民间的纠纷。
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帝都中,还隐藏着许多秘密机构。其中包括盖世太保的密探、军统计局的特工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秘密组织共同构成了一张严密的天罗地网,将帝都层层包裹起来,确保任何潜在的威胁都无所遁形。
从初二开始,朱雀大街上就热闹起来。戏班纷纷登台献艺,为居民带来一场场精彩的演出;各种小吃摊位琳琅满目,香气四溢,吸引着众多食客;玩杂耍的、变戏法的艺人也纷纷现身,展示着他们的绝技,引得路人驻足观看。
这些商贩们都想趁着过年的好时机,多赚一些钱,于是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希望能从帝都人的口袋里掏出更多的银子。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正月十五已过,帝都的居民又开始忙碌起来。他们热情高涨地投身于亲手建设自己家园的工作中,仿佛有无尽的精力和创造力需要宣泄。
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草原上竟下起了连绵细雨。这可是极为罕见的天气现象,引起了帝都居民的广泛关注和私下议论。有人说这是紫气东来的吉兆,预示着今年将会有好运降临。然而,总理衙门里的官员们却不敢掉以轻心,因为他们所掌握的信息远比普通人更加全面和及时。
果然,四月初,南方各地的地方官纷纷向总理衙门发来紧急电报求援。据当地农历官根据多年经验推测,今年南方的桃花汛可能会提前到来。这一消息让总理衙门的官员们如临大敌,他们深知桃花汛的威力和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
于是,总理衙门毫不犹豫地发出政令,要求南方各郡县立即组织人力、物力,全力以赴地应对可能到来的大洪水。具体措施包括:迅速修缮渠道、疏通河道、加固河堤,以及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修建简易的水泥石板房,以确保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六月,北方多地的电报局忙碌异常,一封封紧急电报如雪花般飞向帝都的总理衙门。这些电报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北方发生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地龙翻身”大地震!
这场地震虽然造成的人员伤亡相对较少,不足两万人,但它给北方地区带来的破坏却是毁灭性的。多处农田被毁坏,原本肥沃的土地变得面目全非,基础设施遭到毁坏,导致来年春天无法耕种。大量的家畜不是走失,就是在地震中不幸死亡,这使得北方的农业生产遭受了沉重打击。
眼看着今年北方的粮食丰收已经无望,各地的官员们心急如焚。他们纷纷发电报给总理衙门,请求帝都进行协调,组织物资进行救援。除了急需的食物和生活用品外,他们还特别强调需要运来新农具和粮种、菜种,以便尽快进行补种。
然而,由于地震发生得突然,总理衙门的各部门官员们还来不及完全协调好救灾物资的组织工作,就在这时,中原各地也传来了同样令人揪心的消息——大地震再次降临!“地龙翻身”的恐怖景象在中原地区不断上演,各地都向帝都发报求援救灾。
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首要任务就是维持社会的秩序。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应对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这也是为什么最早的华夏先民会建立国家的原因。汉人深知国家在这种时刻所肩负的责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们期待着国家能够迅速行动起来,组织力量进行有效的救援和重建。
工业大秦如今的生产能力可谓是达到了巅峰状态,然而,这也意味着它需要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组织协调救灾物资成为了当务之急。
总理衙门对于救灾流程已经相当熟悉,但如此大规模的灾害,却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想有效地组织起救灾工作,需要处理众多繁琐的手续。
首先,必须对受灾人数进行精确统计,以便合理分配救灾物资。
其次,药品和食物的运输、发放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救援工作的延误。
此外,灾区秩序的维护同样不容忽视,这需要各部门官员通力合作,确保救援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法家治国的理念在大秦深入人心,这意味着一旦出现问题,相关责任人必将受到严厉追究。如果因为组织不力而给帝国造成损失,那么罪责严重者甚至可能会被判处死刑。尽管大秦已经废除了砍头、腰斩、凌迟等残酷的刑罚,但死刑依然存在。即使最终不会被处死,责任人也极有可能会丢掉官罢职,仕途从此断送。
如今大秦对于官员的培养力度可谓是前所未有,新上任的官员们时刻准备着接替那些犯罪同僚的职位。如此一来,官员们所承受的压力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而今年刚刚开始,各种天灾便接踵而至。不是桃花汛泛滥成灾,就是地龙翻身引发地震,再不然就是干旱肆虐、蝗虫横行。这些天灾不仅给百姓们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也让灾区内谣言四起,人心惶惶。
那些装神弄鬼的骗子、小偷和强盗,仿佛嗅到了发财机会的野狗,纷纷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他们趁着社会秩序混乱之际,大肆行骗、盗窃、抢劫,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这些害群之马的所作所为,不仅让法家对他们深恶痛绝,其他学派也同样对他们恨之入骨。在这个关键时刻,“乱世用重典”的手段得到了官僚阶层的全体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