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小时候其实很内向,后来在高中时结交了几个好朋友,才逐渐变得开朗起来。我一直很感激吕家那孩子,还有东北刘家的孩子,以及若水、静雯和向晚。
在飞扬高中求学阶段,他身边朋友不多,这些人对他来说意义非凡,他们的陪伴让飞扬受伤的心灵得到了抚慰。”
欧阳晚秋听着诸葛玲珑的讲述,泪水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声音颤抖地说道:“玲珑,别说了,别说了,这都是妈妈和爸爸的错啊。”
诸葛玲珑见状,赶忙轻轻搂住欧阳婉秋,安慰道:“不是的,妈,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只是想说说飞扬小时候的事。
您看,他现在看见这个玲珑大厦,真的像个成熟的小男人了。
他知道为我着想了,给我留下一些财产,就算将来他遇到什么事,我也知道他心里一直有我。”
此时,阳光洒在两人身上,仿佛时间都为这份深厚的情感而停留。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朱飞扬他们的考察之旅正式拉开帷幕,第一天,各个考察组便依照安排纷纷出发。
朱飞扬所在的这一组,由他和关礼带队,两台宽敞的商务大客车承载着众人的期待,向着溧水县驶去。
8 点 30 分,准时抵达溧水县县政府。
车辆缓缓停下,朱飞扬和关鲤率先下车。
只见丽水县的各级官员早已在一旁等候,当朱飞扬的身影出现时,现场顿时掌声雷动,那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仿佛要将对朱飞扬的欢迎与敬意尽情释放。
关鲤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暗暗的惊叹,没想到朱飞扬在这里如此深受众人爱戴。
作为县委书记的刘飞,满脸激动地快步走上前来,紧紧握住朱飞扬的手,那激动的神情溢于言表,让人见了都为之动容。
紧接着,县长王璐璐也走上前,与朱飞扬深深握手,她的眼眸中满是柔情与想念。
尽管昨晚他们才一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但此刻在工作场合再次相见,感觉又别有一番滋味。
朱飞扬看着眼前这些熟悉的面孔,曾经的部下们,心中感慨万千。
他依次与众人握手,回忆如潮水般涌来,不禁感叹这命运的奇妙轮回。
这时,一个身着浅色衬衫、30 多岁的年轻人,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一步跨上前。
朱飞扬一眼便认出了他,急忙也伸出双手紧紧握住对方,说道:“清波,好久不见啊!”
刘清波激动得热泪盈眶,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书记,我们又见面了!”
朱飞扬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着:“清波,我听说你在天目寨当党委书记,工作做得非常出色。
继续努力,再过段时间,来原江市帮我,怎么样?”
周围的人听到这句话,心中都明白,朱飞扬真的是刘清波的贵人。
如今的刘清波,在溧水县乃至整个天目镇,那可是备受敬重,谁见了都得给他几分面子。
王璐璐平日里就像他的干姐一般照顾他,而刘飞作为县委书记,对他更是有知遇之恩。
大家都深知“人走茶凉”这个道理,可朱飞扬走后,刘飞却对他留下的人都给予了妥善安置,照顾有加。
同时在场的还有组织部长、县委常委梁康,众人齐聚一堂,在会议室里就各项工作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讨论结束后,两台车缓缓启动,首先在丽水县市区以及经济开发区进行参观。
一路上,大家透过车窗,看到了丽水县蓬勃发展的景象,工厂里机器轰鸣,一片繁忙。随后,车辆驶向天目镇。
原来,李铁军早已提前到达天目镇进行安排。
当众人来到这里时,眼前的景象让人耳目一新,不禁眼前一亮。只见如今的天目镇,街道宽敞整洁,各种商铺、门市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商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曾经的小镇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彰显着这些年的努力与发展。
当四五十人的考察队伍缓缓行至田间地头,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便在眼前徐徐展开。
只见田地里种植着大片的中草药,绿意盎然,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天目镇的村民们或坐在田埂上,或站在一旁,有的悠然地吸着旱烟,那袅袅青烟从嘴边升腾而起;有的则夹着烟,脸上洋溢着幸福而满足的笑容。
这笑容真挚而淳朴,让考察队伍的众人真切地感受到,这才是最真实、最接地气的老百姓的生活。
此刻,眼尖的村民率先瞧见朱飞扬走来,瞬间激动地站起身来,大声喊道:“朱书记,你回来了!”
声音在田间回荡。
由于朱飞扬曾在天目镇任职五年,这五年间,他踏遍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山山水水、村村落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因此村民们几乎无人不认识他。
这一声呼喊,仿佛是一个信号,立刻有人跟着吆喝起来:“朱书记回来了!”
这声音如涟漪般迅速传开,一传十,十传百,不多一会儿,成百的村民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在村边。
长长的队伍将道路挤得水泄不通,大家都怀着崇敬与喜悦之情,想要见一见这位深受爱戴的朱书记。
考察队伍的众人目睹这一幕,心中无不感慨万千。
他们深刻地意识到,只要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做好事,老百姓便会将这份恩情铭记于心。
这一场景深深触动了他们,有人急忙掏出手机,定格下这珍贵的画面;有人则迅速拿出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眼前的一切,想要将这份感动与启示永远留存。
朱飞扬见状,脸上露出亲切的笑容,他从兜里掏出烟,但凡看到吸烟的村民,便走上前去一一为他们点上。
他的秘书俞峰也心领神会,早已准备好,适时地拿出几条烟,分给大家并帮忙点上。
这可是朱飞扬爷爷特意给他拿来的特供烟,村民们接过烟,轻吸一口,纷纷赞叹:“这烟真好抽啊!”
朱飞扬也像普通农民一样,自然而然地蹲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们唠起嗑来,亲切地询问着庄稼的收成、中草药的种植情况,探讨着乡村未来的发展。
在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往昔的岁月或许会被岁月的洪流冲淡,但朱飞扬为村民们所做的一切,却永远镌刻在他们心中。因为,他的付出值得这份爱戴与铭记。